原创 奇怪,神舟二十号乘组都进入空间站了,为何天舟八号还未撤离?
创始人
2025-05-12 20:01:56
0

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已经在空间站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神舟十九号的三位宇航员已经返回了地球

可先一步给他们送吃送喝送装备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怎么还老老实实对接在那儿,一点没挪窝的意思?

按我们以前的经验,新人上去前,送货的飞船差不多就该“功成身退”,给下次任务腾地方了。这回天舟八号“赖着不走”,究竟唱的是哪一出?

这事儿看着有点儿蹊跷,但背后藏着的,是咱中国航天后勤保障能力的大升级。别以为它只是送快递的,这艘“太空货船”的新功能和它赖着不走的原因,藏着空间站运行的最新秘密!

说起天舟货运飞船,这可是我们空间站的“独家”货船,放眼全球,它在同类里也绝对是顶尖的存在。

2017年天舟一号天宫二号第一次太空“握手”,天舟家族到现在已经走过8个年头,技术越来越炉火纯青。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上行的补给物资约6吨,主要用于保障神舟十九号、二十号两批航天员乘组,其中有四个新鲜果蔬包,两个冷藏耗材包,还有两个实验用品包,还有给宇航员的生日礼物。

这次我们的新鲜果蔬包从负11小时装船,到发射、一直到对接,能够实现24小时内到达。这就意味着中国太空补给能力已经比陆地货运还要强了。

就算我们在网络上购买商品,很少有东西能够保证当天到达,买食物要特别担心腐坏变质,偏远地区还不包邮。

天舟这种强大的运输力,保证了天舟八号这一趟送上去的物资,能管神舟十九号、神舟二十号这两拨航天员的需求。

神舟二十号乘组还在空间站忙活,生活和实验物资肯定还在不断消耗,天舟八号自然不能就这么撂挑子走人。

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目前世界上在轨支持能力最全乎的货运飞船。有些微小卫星想放到太空去工作,就得靠货运飞船先运到空间站,再从舱外放出去。

所以,天舟八号即使主要的物资都卸完了,它依然要作为空间站的一个功能延伸,收集空间站产生的垃圾,直到它的下一班岗——比如天舟九号,来了才能换班。

这次天舟八号可是带了不少有趣的"太空乘客"!最硬核的要数"月球砖头"。说科学家们专门用模拟月壤当原料,像烤面包似的烧制出这种特殊建材。现在这块砖头要经历真正的宇宙考验。

宇航员将在太空中测试它扛不扛得住极端温差、宇宙射线轰炸,还要看它在失重环境下够不够结实。

有意思的是,"月球砖头"还要分三年分批回家。第一批预计2025年底返回,之后每年回来一批,这样科学家就能比较它在太空待1年、2年、3年后分别有什么不同变化。

这种分期实验的设计,感觉就像给建筑材料做"太空体检",每次体检间隔时间不同,能更精准掌握材料在宇宙环境中的老化规律。

要是能通过考核,说不定以后咱们真能用月球土直接盖房子呢!中国这是在为了月球基地的建设做准备。

身为基建狂魔的华夏人,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就要在月亮上盖房子,修公路了。这次货运飞船还带了一群果蝇

别看这些小虫子不起眼,它们可是要替人类完成中国空间站首个"低磁场+微重力"双重环境实验。神舟二十号带着斑马鱼,它和果蝇都是方便观察的实验动物。

科学家们特别好奇,在近乎没有磁场又飘来飘去的环境里,这些小家伙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奇妙变化。说不定这些实验数据,将来能帮我们解开更多太空生存的秘密。

讲到这儿,估计有人会想,天舟飞船这么厉害,为啥不像有些国家的商业航天器那样,搞成可重复使用的呢?

毕竟,每次任务结束,这么大个家伙带着空间站的垃圾在大气层里烧掉,听着是有点儿可惜。但其实啊,这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任务需求和经济效益,综合下来做出的选择。

目前天舟这种“一次性使用,受控销毁”的模式,是处理空间站废弃物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它既清理了太空垃圾,又不把麻烦带回地面,简单又实用。

如果非要把天舟这么大的货船改成能回收的,那肯定要增加很多额外的设备,比如燃料、隔热层、回收系统等等,这些都会占地方,挤压本来就很宝贵的运货空间,降低效率。

对于我们空间站现在主要任务是送大量物资来说,这就不划算了。但这绝不代表中国航天就没想过重复使用。恰恰相反,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看得非常长远,布局非常巧妙。

我们还在持续改进现有的天舟系列,比如从天舟六号开始的新一批飞船,密封舱的装货能力还在提升,以后说不定送货频率都能降下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就连天舟自己,未来也考虑了模块化的设计,换个不同的货舱,就能送各种尺寸和类型的货物,比如空间站需要的大部件或者新的太阳翼

甚至,将来根据任务需要,也不是不能给天舟设计一个能回来的小舱,把一部分货物带回来,或者实现某种程度的重复使用。

中国航天走的,就是一条踏实、灵活、长远的路。不盲目追逐潮流,也不墨守成规。天舟八号这次的“超长待机”,就是这条路上的一个生动例子。

它告诉我们,每一次看似不太一样的操作背后,往往都是中国航天实力增强和策略智慧的表现。

至于“一次性”和“可回收”哪个好,那得看具体干啥活,不同时候用不同的技术,才能把事儿办得最漂亮。

在中国的星辰大海里,需要的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探索和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

天舟八号特殊“乘客”抵达中国空间站,将入住不同“房间”

央广网

2024-11-1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正式成立!上海交大又增新学院 5月11日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 成立仪式在闵行校区顺利举行 交大...
三星超薄旗舰S25 edge明... 【CNMO科技消息】三星已经宣布,将在5月13日发布新款超薄旗舰手机Galaxy S25 Edge。...
临渭区检察院举行检察业务2.0... 为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检察业务2.0系统案件在线归档工作水平,5月12日,临渭区检察院组织...
自塑形液体横空出世!大学生实验... 在科学探索的浩瀚宇宙中,奇迹往往藏匿于最不经意的瞬间。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一项突破性发现,便源...
18岁天才高中生独登顶刊,AI...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JZYH 【新智元导读】18岁天才高中生,利用AI竟发现了150万个隐...
原创 借... “比黄金更稀有的月球样品从中国抵达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9日以此为题报道说,近50年来首批被...
丹麦设计公司推出小型“太空住所... IT之家 5 月 12 日消息,据外媒 New Atlas 今日报道,丹麦哥本哈根的设计工作室 SA...
「天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 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旅程中,农药残留检测仪如同一道精准的关卡,默默守护着消费者的饮食健康,为农...
华为哈勃出手,再投两家企业 近期,华为旗下投资机构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哈勃投资”)动作频频,接连出...
原创 科...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方法,利用活体组织作为计算库来解决问题,并有可能预测天气等混沌系统。 日本的一位...
目前固态电池概念股中有12只个... 固态电池多重利好来袭。 早盘市场高开后震荡,创业板指盘中涨超2%,军工、机器人、高铁轨交、消费电子等...
对重大灾害隐患主动防治,我国地... 今天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025年全国极端气候事件总体呈多发态势,地质...
原创 奇... 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已经在空间站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神舟十九号的三位宇航员已经返回了地球。 可先一步给...
35mm大底镜头来袭!努比亚Z... 一、前言:4年深耕35mm焦段 最终赢得友商的追随 2022年,努比亚Z40 Pro在手机摄影领域首...
布勒莱宝申请蒸发镀膜装置及使用... 金融界2025年5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布勒莱宝光学设备(北京)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新疆首例基因编辑疾病模型羊培育... 5月9日,新疆农垦科学院华宇基地实验羊场里,一只戴着编号为“0945”黄色耳标的细毛羊羔格外引人注目...
三款“四川造”产品亮相中国品牌... “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三款产品,感受四川品牌新势力!”5月9日晚,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魅力天府品...
蜂巢能源申请电芯及电池包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电芯及...
八年烧光300亿,又一新能源巨... 哪吒汽车,要“起死回生”了? 员工欠薪、工厂停摆、供应商与经销商上门要债、APP断网车主售后无门等问...
联想智能云全景发布,以多维智能...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随着AI大模型掀起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云计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算力容器,而是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