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世界上的第一个人,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创始人
2025-05-18 16:40:29
0

从科学的人类起源学说 —— 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世界上一切物种都是一个渐进演化变化的过程,并不存在所谓绝对意义上的 “第一个人”。

因为进化是一个持续且连续的过程,物种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演变,每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差异极其细微,难以明确界定哪一个个体就是 “第一个人” 。

不过,若一定要追溯人类可确定的最早祖先,现代科学通过人类基因组测序,借助线粒体 DNA 追踪,发现了非洲 “线粒体夏娃”。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 “能量工厂”,拥有自身的基因。

线粒体基因属于母系遗传,且在传递过程中变化极少。通过对世界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女性线粒体 DNA 进行调查,科学家确定现代人的线粒体来自约 10 - 15 万年前的一位女性,她被称为 “线粒体夏娃” 。

基因迁徙路线图研究表明,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一群早期智人在 20 万年前于非洲定居,其后代在大约 10 万年前向世界各地迁徙。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人的后代未能延续,而如今地球上 70 多亿人口,都可追溯到 “线粒体夏娃” 这一母系祖先。尽管在 “线粒体夏娃” 所处时代,并非只有她一位女性,但只有她的血脉流传至今 。

有人或许会疑惑,一个母亲如何繁衍出如此庞大数量的后代?

实际上,这并非是 “线粒体夏娃” 一人直接生育了成百上千个后代。

在至少 10 万年的延续过程中,她可能仅生育了一两位女儿,这些女儿又各自生育一两位后代,以此呈指数级增长。

当然,她也可能生育了更多女儿,只是部分女儿未能存活或延续后代。历经数万代的繁衍,在艰难的竞争中,许多母亲的后代消失了,最终仅剩下 36 位 “宗族母亲” 的后代,发展成为现代人类的各个族群 。

除了线粒体 DNA 追踪母系遗传,Y 染色体则用于追踪父系遗传。通过比较各个个体之间 Y 染色体序列的差异,科学家计算出现在所有人的 Y 染色体都来自大约 6 万年前的一名男性,他被称为 “Y 染色体亚当” 。

然而,“线粒体夏娃” 和 “Y 染色体亚当” 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当时地球上只有他们两人。

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同时生活着众多男男女女,只是其他人的线粒体基因和 Y 染色体基因未遗传到现在。这就如同用姓氏追溯家族起源,我们找到姓氏始祖,并不意味着家族的所有遗传都仅来自始祖夫妇,在家族演变过程中,融入了许多外家族的血缘 。

人类祖先的演化历程漫长而复杂。

从灵长类动物逐渐进化,经历了多个阶段。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出现过至少 15 个人种,如中国北京人这种直立人、匠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等。但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生存竞争中,除了智人,其他所有人种都灭绝了。非洲 “线粒体夏娃” 属于早期智人,是现代人类的正宗祖先 。

再往前追溯,人类祖先的形态逐渐脱离人形,变成各种古猿,如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森林古猿、埃及古猿、原上猿等。这些古猿中,有的是人类的祖先,有的则是黑猩猩等其他灵长类的祖先 。

继续回溯到白垩纪、侏罗纪时期,那时恐龙称霸地球,哺乳动物尚未充分发展。科学家发掘出一种类似老鼠的动物化石,它生活在 1.6 亿年前,在恐龙的霸权下顽强生存,被认为是最早的哺乳动物,也是人类可能的祖先,被命名为 “中华侏罗纪妈妈” 。

而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追溯到 40 亿年前,那时第一个原始细胞诞生。现代基因分析表明,世界上亿万种生物都起源于这个原始细胞,万物同源 。

在人类进化的研究中,“非洲起源论” 曾占据重要地位。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祖先是从非洲出走到世界各地,并独立演化成现代人类,“线粒体” 和 “Y 染色体” 是判断这一理论的主要依据。

但 2010 年德国科学家斯万特・帕博对 “尼安德特人” 进行 DNA 测序后,这一理论被打破。研究发现,除非洲南部人外,欧洲人、亚洲人、美洲人身体里都有大约 1 - 4% 的 DNA 序列来自尼安德特人。

同年,帕博测定的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 DNA 也存在于现代东亚地区后裔,特别是太平洋上居住的巴布亚人和新几内亚人中。

这表明在人类祖先走出非洲全球迁移的路线上,至少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人种之间的基因交流。2017 年在河南许昌发现的 “许昌人” 头骨化石分析显示,其可能是中国境内古老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后代。这一系列研究揭示,现代人类可能是融合的产物 。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不存在一个绝对意义上突然出现的 “第一个人”。

人类的出现是生物在漫长岁月中持续进化、迁徙、融合的结果。从最早的原始细胞,历经无数次的演化、变异,到不同人种的出现与灭绝,再到现代人类在全球的繁衍,这一过程充满了偶然性与必然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京举...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王婧涵)5月17日,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专家与产业界人士围...
斩获六所英国名校offer!专... 极目新闻通讯员 雷蕾 姚轩宇 在这个蝉鸣渐起的毕业季,武昌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传出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
中国膏方博物馆举办主题展览 以... 中新网聊城5月18日电  “膏方·未来:千年智慧的当代回响”主题展览日前在位于山东省东阿县的中国膏方...
梅县区举办首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5月17日,梅县区第一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梅县区第一职业学校举办,全区150支参赛队、200名青少年...
佛山龙塑取得带称重功能收卷装置...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龙塑工业塑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带称重...
长沙晨坚科技取得同轴减速电机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长沙晨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同轴减...
罗永浩低调现身百度杭州,是要进... 近日,一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显示知名人物罗永浩低调现身百度(杭州)分公司。画面中,罗永浩身着黑色...
AI有无直觉?张朝阳、张亚勤、... AI是否具备直觉?目前中美AI差距是什么?若晚生30年,会选择什么领域创业? 5月17日,2025搜...
民政部康复辅助器具重点实验室落... 5月17日,“民政部康复辅助器具重点实验室”在深圳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康复医学与运动科学深度融合迈入...
天问二号转入发射区,5月底出发... 5月18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
新疆夜空不明飞行物是什么?揭秘... 5月16日晚,新疆多地拍摄到一个发光移动的物体,引发全网关注。 5月18日,航天科普博主及星空摄影师...
西安青松光电申请视频处理相关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视...
华为、腾讯等发起新倡议!202... 5月16日,“智远·光启”2025数字科技大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AI驱动 智...
上海位居全球40城科技传播能力... 5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剑在上海科技节的科技传播理论分会上发布了《...
广东优力普物联科技取得PD供电...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优力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原创 世... 从科学的人类起源学说 —— 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世界上一切物种都是一个渐进演化变化的过程,并不存在所谓...
文科将消亡?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 5月17日,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在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新技术...
比摩纳哥还大!OpenAI拟建... OpenAI计划在阿联酋建设一个大型新数据中心,该中心最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 据《科创...
龚克:突出应用导向 打造天津智... 天津北方网讯:5月18日,在2025天开论坛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先进计算与...
期待更多民企科学家获评院士 近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一个细节引发关注:本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