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神舟二十号新画面曝光,为何舱外航天服上有蔡旭哲、叶光富名字?
创始人
2025-05-19 10:40:43
0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又勤劳工作一周了,这时间还是挺快的。

当然,在新一轮任务之下,也创造了不少的成果出现,同时,在这一次任务成果的新视频画面之下。

不少人也看到了我国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进行舱外航天服区域整理,而有一个亮点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在舱外航天服上居然出现了叶光富,蔡旭哲的名字。

为什么舱外航天服上有蔡旭哲、叶光富的名字?

其实出现这两位航天员的名字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因为两位航天员都参与过中国空间站任务,而且都还成为了指令长的。

其蔡旭哲是神舟十九号乘组指令长,而蔡旭哲也是神舟十八号指令长。

这两位指令长此前也身穿中国舱外航天服进行任务执行的,就是我们说的太空出舱任务,所以,在舱外航天服上进行签名,这很正常。

除了这两位之外, 也还有更多的航天员在舱外航天服上不同的区域签字,这是具有标志性的太空事件了。

所以,大家看到舱外航天服有他们两人的名字,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后续如果看到了新的画面再来给大家说明一下,此前也给大家说过,我国女航天员都在上面有签名。

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我国空间站具有历史性的点,未来无法带回地球,有点可惜了,不然也可以放在我国博物馆内,然后进行纪念一下。

的确,我国舱外航天服如果使用到无法使用的情况之下,就会放入到天舟货运飞船之中,然后将其推向送入大气层之中,跟货运飞船一样,直接燃烧掉,不会带回地球。

未来是否在航天实力再次发生转变之下,并且将其带回来,只有看看未来航天要求了,因为我国新一代的飞船,火箭都在研究之中,可以坐更多的航天员,上行,下行更多的东西,如果在满足条件之下,或许真的会有这一天,这值得期待。

当然,说到这里,我国航天员被使用那么多次了,到底它的“临界点”在哪里,不可能我国空间站的舱外航天服会一直使用吧?

在全球范围之中,可以说都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舱外航天服可以一直使用,这是必然的,都是具有设计寿命的,包括我国也是如此,主要看如何进行维护,使用情况等多方面来进行衡量。

而恰好我国就是在执行在轨维护,升级等,使得其空间站的舱外航天服寿命不断提升,这一点是值得大赞的。

因为不像第一代舱外航天服那么简单,后续的新一代更加可能提升其使用节点。

这是第二代——其舱外航天服到底可以用多久?

这么多名字,使用的航天员人数的确不少,那舱外航天服到底可以用多久?其实在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之后,我国就明确指出了,舱外航天服的使用界限可以说是“没有”。

因为从使用的情况来看,我国舱外航天服已经远超设计的指标,所以,你要说它能够用多久?还真的不好说。

按照设计的指标来讲,我国舱外航天服是“3年15次”寿命指标。在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三次出舱之后,其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

所以,其实我国舱外航天服已经确保了其任务的执行,并且还是完美的状态,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也就是针对在轨进行舱外航天服的维护,带来的一些变化,我国舱外航天服秉承着集约高效的原则,延寿的目的是最大化发挥舱外服在轨应用效能,节约工程成本。

而在每一次出舱任务执行之下,进行了寿命的评估,并且进行了整个舱外航天服的维护,升级等,使得其使用时间越来越长。

所以,确保了舱外航天服在使用的情况之下,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而且,在强大的维护之下,我国也使得它在确保单次出舱活动时间上,也是延长至8小时以上了,并且活动关节的寿命提升10余倍,这就是不一样的点。

这可能也让很多人想到了,我国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创造太空出舱任务的记录,那就是单次出舱创造了9个多小时的世界纪录,就是这样来的。

此前也还是让不少人捏了一把冷汗,那就是我国舱外航天服以前说8个多小时,结果这一下出现了9个多小时,有这么强吗?

这不,还真的可以延长,后续如果在有特定的任务之下,我国航天员乘组还可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神舟二十号乘组也有出舱安排

在我国神舟二十号乘组之中,的确也有关于太空出舱的任务安排,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并且我国也是多次进行了任务指出,主要是此前我国空间站遭遇了太空微粒的撞击,在撞击之后,其太阳翼还受到了影响,过后航天员乘组进行零时的任务策略改变,最终实现了对其修复。

只不过此前也给大家说了,那就是虽然太空微粒撞击了空间站,但没有影响到整个空间站的运行,所以,修复是为了长期运行做准备。

而神舟二十号乘组只是为了进行太空加防,进一步的升级我国空间站安全系数,让其未来再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之下,可以直接避免其撞击带来损伤。

所以,这样做是好事情,也期待我国能够早点实现空间站的整体全面升级。

但相对来说,要全面升级完成,这个时间还有点早,因为我国空间站的舱体很大。

而且未来还要计划升级,从三舱位变成六舱位,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更大空间站所受到太空微粒的影响必然也会加大,那肯定要进一步升级保护。

那么,这什么时候是全面结束?这的确不清楚,只有看未来的具体情况了,短期之中肯定执行太空出舱加防是少不了的。

并且出舱的时候,风险程度也相当的高,还要进行加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进度的变化肯定也会存在很多变故性问题,这就是基本的情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同位素... 5月16日,我国核技术应用领域迎来重大里程碑时刻——首批商用堆产碳-14同位素产品从中核集团旗下中国...
华为机器人生态链加速成型:超级... 行业风口:人形机器人开启智能革命新纪元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终极载体之一,人形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实...
首款完全国产化鸿蒙电脑今日发布... 5月19日,事件催化下人工智能主题值得关注。盘面上,芯海科技领涨2.22%,中邮科技上涨1.97%,...
上海三菱电梯申请导轨调整装置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导轨调整装...
全球机器人视触融合挑战赛揭榜,... 今天,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顶级会议 ICRA 2025 在亚特兰大正式拉开帷幕。 不久前,机器人...
原创 荣... 不久前,荣耀宣布荣耀400系列新品发布会定档5月28日晚上7点半!而且还揭晓了荣耀数字手机全球代言人...
隐姓埋名53年!“夏蓉”身份揭... 你知道“夏蓉”是谁吗? 当然,也有重名的可能性,但本文所说的夏蓉,绝不是你身边的那个“夏蓉”。 你不...
国内有机光电迎历史时刻 全球首条650×550m㎡有机光伏(OPV)模组量产线“星河一号”成功流片下线。(受访单位供图) 【...
跨国学员一日探“智”记:解码A...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爬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楼飞檐,四楼的走廊里已响起不同语言的交谈声。5月12日,...
沈阳首启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 转自:沈阳日报 5月18日清晨,一架标有“航产一号”的中型无人机从沈阳中心血站起飞,将首批血液恒温箱...
黄仁勋演讲现场用中文高喊大家好... 5月19日消息,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将在明天正式开幕,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天发表了主题演讲。 演...
首次汇聚一堂 118件代表性恐...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了“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明星恐龙的开...
GTA6延期冲击主机市场 2025-05-19 09:20:18 作者:狼叫兽 GTA6的发售被视作游戏行业难得一见的重要...
第三台骨科机器人顺利开机,济南... 2025年5月16日,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济南关节外科医院隆重举行“宽岳HIRO关节置换手...
兄弟中国贵州能源展秀创新,标识... 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在这场盛会中...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
荣耀GT评测:高性能性价比之选... 在1500元档手机市场,消费者往往面临两难选择:要性能就得牺牲续航,要屏幕就得妥协影像。而荣耀GT的...
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启动——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3家基础电信运营商近日共同启动我国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
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王树... 封面新闻记者 蔡世奇 吴雨佳 5月17日,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齐...
当半吨重的失控碎片砸向地球 Kosmos 482的回程是一次充满不确定性的重返之旅,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人类对太空环境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