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碳排放现状与零碳智慧园区的兴起(一)建筑碳排放的严峻形势
建筑行业在咱们生活中太常见了,但它也是碳排放的 “大户”。你知道吗?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2021》,2018 年我国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消耗的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了 45.8%,二氧化碳排放量更是占到全国碳排放的 50.6%。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差不多有 20 亿平方米,这就意味着碳排放还在不断增加,这对我国要在 2060 年前实现 “碳中和” 目标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所以,减少建筑行业的碳排放迫在眉睫。
(二)零碳智慧园区的发展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零碳智慧园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2022 年 1 月,《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发布,它给零碳智慧园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零碳智慧园区是建立在数字化赋能的智慧园区基础上的,数字化贯穿了它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可以说,零碳智慧园区就是智慧园区的 “升级版”,它的出现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
二、零碳智慧园区的能源转型之路(一)能源供给转型
园区要实现零碳,能源供给转型是关键一步。以前,园区供能大多依靠煤炭、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现在,我们要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零碳能源系统,像光伏、风电、水电这些清洁能源,不仅 环保,还能降低对火电的依赖,提高园区能源供应的清洁度。
《零碳园区源网荷侧新型储能商业模式研究.pdf》
《零碳园区创建的低碳节能技术应用研》
《国际减碳背景下我过零碳园区建设发展的关键任务.pdf》
页数太多,不在此一一展示,大家可以自行下载学习。
电能有很多优点,绿色、安全、环保又便捷。所以,在园区里构建以电力为主的能源消费体系,再配套上储能、充电桩等综合能源服务,能从整体上优化能源结构。比如,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我们可以推进 “以电代煤”“以电代气”,在物流交通环节推进 “以电代油”,这样就能从源头减少碳排放,让园区的能源使用更加绿色环保。
(二)能源综合管控
不过,风能、太阳能这些清洁能源虽然好,但它们有个缺点,就是不稳定,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一会儿有风有太阳,一会儿又没有了,这就导致园区很难保证能源供应的平衡和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综合能源系统就出现了。
综合能源系统就像是一个 “能源大管家”,它把电力系统的 “发 - 输 - 配 - 用 - 储” 这些环节整合起来,还覆盖了多种类型的分布式能源,打通了电、热、气等多种能源子系统。通过能源互补,它能让各种能源相互配合,实现多系统协调优化。这样一来,不仅能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还能提高能源的梯级利用效率,让能源使用更加合理,降低能源环节的碳排放,成为零碳智慧园区能源转型的关键所在。
三、智能配电在零碳园区转型中的作用(一)转型面临的问题
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以前的能源系统比较集中,现在可再生能源的加入,让能源组成变得越来越碎片化。由大量的光伏板、风机、储能电池等组成的配电网络,给传统配电网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
目前,从配电系统的中压到低压,从电力监控到电能治理,都缺乏精细化的管理系统。设备出了故障,很难快速找到问题所在;设备的健康状况也没办法提前预知、预判和预警,这就导致能源使用效率不高。而且园区的供配电设备分布得很分散,种类还多,接线也复杂,人工巡检和维修都特别困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这就大大增加了运维的人力成本。
(二)智能配电的优势
智能配电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利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它就像给园区的能源系统装上了一个 “智慧大脑”。
智能配电系统通过数字化产品,把园区里所有的配电设备都连接起来。这样,在数据采集层面,就能实时了解碳排放的情况,就像给园区的碳排放装上了 “实时监控器”,运维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运维效率。
它还能在数据监控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配电设备出现老化风险或故障风险前,就能提前预判和预警,让运维人员提前做好维护工作,实现主动运维。就好比给设备做 “体检”,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解决,确保配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智能配电还能基于采集到的数据,设计节能策略。现在已经有一些厉害的企业,通过自研的智能配电管理系统,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数据,采用削峰填谷的方式,帮助园区减少对市政电力的消耗,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
(三)智能配电的架构与组成
智能配电系统的架构是以工业互联网的 “云、管、边” 为基础的。它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及测量技术、云计算架构等前沿技术运用到园区和建筑供电的各个环节。通过部署各种智能化产品,采集大量的数据,实现对电力设施的全面信息感知。然后,借助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归集、挖掘和分析,最后通过智能边缘设备执行 AI 策略,解决园区和建筑供电中存在的各种难题,比如故障定位难、电气火灾防控难、供电维护工作量大、电能浪费严重等问题,实现供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标准的智能配电系统由多个功能单元组成。新能源接入单元负责把光伏发电和直流储能装置连接起来,还能支撑大功率直流充电柱;10kV 配电室单元和 0.4kV 配电室单元分别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进行监控保护;末端用电单元保障末端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动汽车充电桩单元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支持;全局电力监控就像一个 “总控制台”,以一次图的方式展示整个电力系统的参数,让用户对供电情况一目了然;综合能效管理则能实时显示园区的 PUE 值(这是衡量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在园区也能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各分项的用能情况,帮助园区更好地管理能源。
(四)智能配电的应用场景
低压负荷转供:停电的时候,智能配电系统可有用了。它的智能断路器会把线路里的电量数据、开关位置和告警信息上传到云端管控平台。系统能自动判断故障发生在负荷侧还是电源侧,如果是电源侧故障,而且负荷满足转供要求,它就会自动分断故障区电源侧的总进线开关,合上低压联络开关,实现不同中压电源区间的低压联络自动转供电;要是负荷侧故障,就自动断开故障分支回路开关,隔离故障,保障其他区域的正常供电。
三相不平衡治理:在园区里,充电桩的使用很频繁,容易出现三相不平衡的问题。智能配电系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实时采集各用电负荷电流的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最佳的分配方式,然后给智能断路器下达换相指令。智能断路器通过柔性分合闸控制,既能保证用电安全,又能让用户几乎感觉不到停电,停电时间不超过 10ms。
消防设施电源实时监控:消防设施的电源是否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智能配电系统通过检测开关状态、电压、电流、漏电、故障电弧、温度等参数,时刻判断消防设施的供电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就能确保消防设施能正常运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应急电源系统接入:当主供电电网出现故障时,备用柴油发电机或者独立的第 2 路市电就派上用场了。智能配电系统的智能断路器可以实现备用电源的自动切换,保证重要设备能继续正常运行,让园区在突发情况下也能维持基本运转。
光伏发电接入:在光伏发电方面,智能配电系统的智能开关能实现组件级的测量、计量、控制和保护,还能精准定位故障点。通过 AI 算法,它可以实时监控组件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比如短路、过温、电弧、过负荷或者逆功率等情况,就能及时起到隔离和保护作用。大功率逆变器把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智能网关则对逆变器系统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储能装置把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电池智能监测单元时刻关注储能电池系统的状态。
低压储能及充电桩规模化接入:通过直流配用电系统互联,智能配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的蓄电容量。在白天用电低谷的时候,让新能源汽车储存电能,满足日间的蓄电需求,进一步优化能源的使用。
(五)智能配电系统安全策略
智能配电系统的安全也很重要,它具备高级网络安全、可靠稳定传输以及完善的防止非法登录措施。这包括设备安全,确保设备本身运行稳定;控制安全,保证控制指令准确无误;网络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应用安全,保障各种应用程序正常运行;数据安全,保护数据不被泄露或篡改。只有这样,才能让智能配电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为园区的能源管理保驾护航。
四、智能配电助力零碳园区发展的展望
智能配电系统在零碳智慧园区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让园区的供配电设备实现了物联网化,真正做到了设备之间的万物互联,成为智慧建筑的重要基础架构。通过精准的故障定位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把事故处理模式转变为事故预防模式,大大提高了建筑供电的安全性。而且,它还能基于海量数据生成实时能量流,为园区的能源管理提供高效的手段,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从人工点检转变为物联网自动巡检,降低了各环节的电能浪费。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配电系统将为园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可靠、更有效的技术支持。相信在智能配电系统的助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零碳智慧园区出现,为我们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