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的程安奇(右一)
讲台上的程安奇
“无论是党员、团员还是少先队员,成长的过程都如同黄山松一样,从一棵小树苗开始,只有历经风吹雨打,才能茁壮成长......”在黄山脚下,一棵棵黄山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伴,用倔强的根系书写生命的奇迹。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程安奇犹如一株年轻的黄山松,将根扎进红领巾事业的沃土,以赤诚之心为“小树苗”撑起成长的天空。
一份赤诚献给红领巾
把少先队工作与德育工作融为一体是程安奇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在工作中的追寻。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时,这位刚满22岁的大队辅导员在办公室里对着《红领巾奖章激励机制实践探究》课题材料反复勾画。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案上,她的笔尖在“劳动实践章”“科技创新章”旁不断标注——要让小小的奖章成为照亮童心的星光。
深耕终见回响。2021年,程安奇被吸纳成为我省首批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洪科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一名成员,并连续两年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成员”。2023年,她参加省第十五次团代会并受到省领导接见。同年盛夏,她作为安徽省三名代表之一赴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培训,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全国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当共青团中央书记亲自将证书递到她手中时,程安奇回想起加入红领巾事业之初的赤诚与热情。2024年,她被吸纳成为我省第二批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孙文玲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同时担任黄山区少先队副总辅导员。如今,她还在该区少先队“青蓝工程”中担任“师傅”一角,带领全区年轻的少先队辅导员共同成长。
一面国旗下的“小题大做”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生命线,是少先队员开展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基本手段。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集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少先队活动,才能使少先队组织充满活力。然而,少先队活动没有现成的教材和固定的课堂,如何把活动搞得扎实、丰富多彩,并富有创造性,程安奇坚持从细微处入手,探索“小题大做”。
周一的甘棠小学校园总是沸腾的。把国旗下讲话变成“教育剧场”,是程安奇的“神来之笔”。程安奇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创新国旗下讲话的形式,用诗朗诵、小品、快板、情景剧表演等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一堂视听盛宴。每场演出都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想教育课,凝结着辅导员和队员们的智慧与汗水,通过把德育课程还给队员,程安奇让调皮的队员也能争做向上向善的好队员。
一片让树苗向阳生长的土壤
在甘棠小学,课间操检查卫生的不是教师,而是臂戴二道杠的中队长们。“程老师说,红领巾监督岗不是‘找茬’,是‘帮小树苗捉虫子’”。每周二,各班中队长化身早操卫生监督员,手捧记录本穿梭在校园里选出每周的“文明天使”。
在少先队工作中,“小干部”是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辅导员与队员之间的桥梁。在开展少先队工作时,程安奇将突破口放在培养、建设一支有魄力、责任心强的‘小干部’队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来组织、管理队员。从计划制订、到各项活动开展都放手让“小干部”们去干,让他们多动脑筋,发挥创造力,让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出色地、尽情地展示自己。“当然,辅导员要处理好放手与培养的关系,适当地加以指导、点拨、教育”。程安奇介绍,学校还打造了校园广播站、校园国旗队、校园红领巾讲解员等阵地,让队员们拥抱更加广阔的成长舞台。
不断的实践创新让少先队工作焕发生机活力。问程安奇为何对少先队工作总是充满激情,前不久刚刚获评“安徽省新时代青年先锋”的她指向校园里的松树:“你看那些树苗,我们能为它们做的,不只是为其成长引航、护航,更重要的是厚植土壤,帮助更多的树苗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记者谢婷婷,通讯员魏宝文、胡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