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说| 固态电池产业链公司股价大涨,是画饼么?
创始人
2025-05-23 10:01:35
0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界面新闻编辑 | 陈菲遐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国轩高科(002074.SZ)官宣建成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了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在内的6项新产品让市场再度关注固态电池行业。

A股市场上,金羽龙(002882.SZ)两天两板,“带头大哥”国轩高科成交超33亿元强势涨停, “终极电池”固态电池成为市场备受关注的焦点。

被资本市场热炒的固态电池到底是什么?准固态电池又为何物?

2030年才能落地

固态电池是如今锂电池的终极版。

由于固态电池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锂电池的三大关键指标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寿命,因此被视为下一代动力锂电池。固态电池和锂电池最大的区别是固态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原有的液态电解质和隔膜被固态电解质所取代,整个电池也由原先的四大主材(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减少至三大主材(正极、负极和固态电解质)。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固态电解质后,锂离子电池的材料体系发生改变,无需使用嵌锂的石墨负极,直接使用锂作为负极,能明显减少负极材料的用量,不仅电池的能量密度明显提高,而且可以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固态锂电池电解质不同于液态锂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热稳定性显著提升,由此提升了固态锂电池的高温环境适应性,减少辅助散热机构冗余,简化系统设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

固态电池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宽的工作区间。目前主流的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约为300Wh/kg,但实际上出于技术限制和安全性考虑,目前市场上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仅能实现约230Wh/kg。相比之下,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在理论上可以达到700Wh/kg,是液态电池的2倍。

由锂离子电池蜕变为固态电池需要不断升级,距离真正商业化为时尚早。从技术来看,目前固态电池还处于研制阶段,诸多技术仍未攻克,例如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远低于液态,这使得电池内阻明显增大、电池循环性变差、倍率性能变差等,影响实际使用效率;从成本看,因为技术难点未突破,产业链尚未建立,成本较高。此外,电芯等生产设备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从应用落地来看,固态电池或将最先应用于对能量密度、安全性能要求较高,对价格敏感性较低的高端电子产品,例如对高性能电池需求度较高的无人机等,再产业化逐步落地之后向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池领域渗透。

从产业进程来看,固态电池预计最快也要到2030年才能真正走向商业化。宁德时代(300750.SZ)也曾透露,全固态电池还在开发中,预计2030年后实现商品化,而比亚迪(002594.SZ)则表示其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的时间点为2027年。

从全球来看,欧洲和美国分别提出了《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2035+》以及《锂电池20212030 国家蓝图》,两国落地都在2030年之后,而固态电池研发布局和产业发展起步最早、技术和专利全球领先的日本在2023年宣布下一代全固态电池材料基础技术评估和开发计划,拟在2023-2027年全面提高全固态锂电池性能,促进电池及材料开发,加快商业化进程。

过渡性产品:准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此次发布的产品主要为准固态电池,而其仅仅是过渡性产品。固态电池包括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相较半固态电池更复杂)和全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类似,准固态电池中隔膜及电解液(小于5%)都被保留,电解质主体为固态(如聚合物、氧化物或硫化物基材料),仅在电极与电解质界面处存在微量液体润湿层,更接近全固态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技术相对简单的半固态电池还未实现商业化。半固态电池是通过减少电池内部液态电解质(仍需要少量有机溶剂浸渍,有机液体电解质质量占比低于10%)的含量以提升电池的能量及安全性的技术路线被整个产业链所接受。从生产工艺来看,半固态电池制造流程和设备变化幅度不大,仅注液等工艺需要变更。而根据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宝星透露,前期有一些车企已经把1000公里的半固态电池推向了市场,但是良品率可能只有45%,这对于企业来说,不可能商业化落地。

而且固态电池目前的技术,连材料都还未确定。固态电解质材料是固态电池的核心部件,其进展直接影响全固态电池的发展进程。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主要有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三大类。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组由许多不同的材料组成,所有材料都以锂和氧为主要成分,以及各种其他元素;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基团由许多不同的材料组成,所有材料都以锂和硫为主要成分,以及其他元素或卤化物。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组目前以聚环氧乙烷(PEO)为主。不同类型电解质各有特点,也各位弊端,全市场还未找到最终答案。

2030年固态电池商业化也仅仅才是开始。根据 EVTank 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 年)》预计,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为3.3GWh,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吉瓦时,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

个股方面,赣锋锂业(002460.SZ)在固态电池领域已形成从材料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布局,涵盖硫化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及电池系统等核心环节,其技术路线包括硅基负极和锂金属负极双轨并行,全球首款500Wh/kg级产品也实现小批量量产;国轩高科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支持1000km续航,全固态电池进入中试阶段并计划小批量装车;有研新材(600206.SH)作为固态电解质核心材料供应商,受益于产业化初期需求爆发,是国内唯一布局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三大电解质体系的企业,供货宁德时代、松下等主要电池厂商。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界面新闻编辑 | 陈菲遐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国轩高科(002074.SZ)官宣建成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了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在内的6项新产品让市场再度关注固态电池行业。

A股市场上,金羽龙(002882.SZ)两天两板,“带头大哥”国轩高科成交超33亿元强势涨停, “终极电池”固态电池成为市场备受关注的焦点。

被资本市场热炒的固态电池到底是什么?准固态电池又为何物?

2030年才能落地

固态电池是如今锂电池的终极版。

由于固态电池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锂电池的三大关键指标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寿命,因此被视为下一代动力锂电池。固态电池和锂电池最大的区别是固态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原有的液态电解质和隔膜被固态电解质所取代,整个电池也由原先的四大主材(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减少至三大主材(正极、负极和固态电解质)。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固态电解质后,锂离子电池的材料体系发生改变,无需使用嵌锂的石墨负极,直接使用锂作为负极,能明显减少负极材料的用量,不仅电池的能量密度明显提高,而且可以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固态锂电池电解质不同于液态锂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热稳定性显著提升,由此提升了固态锂电池的高温环境适应性,减少辅助散热机构冗余,简化系统设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

固态电池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宽的工作区间。目前主流的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约为300Wh/kg,但实际上出于技术限制和安全性考虑,目前市场上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仅能实现约230Wh/kg。相比之下,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在理论上可以达到700Wh/kg,是液态电池的2倍。

由锂离子电池蜕变为固态电池需要不断升级,距离真正商业化为时尚早。从技术来看,目前固态电池还处于研制阶段,诸多技术仍未攻克,例如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远低于液态,这使得电池内阻明显增大、电池循环性变差、倍率性能变差等,影响实际使用效率;从成本看,因为技术难点未突破,产业链尚未建立,成本较高。此外,电芯等生产设备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从应用落地来看,固态电池或将最先应用于对能量密度、安全性能要求较高,对价格敏感性较低的高端电子产品,例如对高性能电池需求度较高的无人机等,再产业化逐步落地之后向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池领域渗透。

从产业进程来看,固态电池预计最快也要到2030年才能真正走向商业化。宁德时代(300750.SZ)也曾透露,全固态电池还在开发中,预计2030年后实现商品化,而比亚迪(002594.SZ)则表示其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的时间点为2027年。

从全球来看,欧洲和美国分别提出了《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2035+》以及《锂电池20212030 国家蓝图》,两国落地都在2030年之后,而固态电池研发布局和产业发展起步最早、技术和专利全球领先的日本在2023年宣布下一代全固态电池材料基础技术评估和开发计划,拟在2023-2027年全面提高全固态锂电池性能,促进电池及材料开发,加快商业化进程。

过渡性产品:准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此次发布的产品主要为准固态电池,而其仅仅是过渡性产品。固态电池包括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相较半固态电池更复杂)和全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类似,准固态电池中隔膜及电解液(小于5%)都被保留,电解质主体为固态(如聚合物、氧化物或硫化物基材料),仅在电极与电解质界面处存在微量液体润湿层,更接近全固态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技术相对简单的半固态电池还未实现商业化。半固态电池是通过减少电池内部液态电解质(仍需要少量有机溶剂浸渍,有机液体电解质质量占比低于10%)的含量以提升电池的能量及安全性的技术路线被整个产业链所接受。从生产工艺来看,半固态电池制造流程和设备变化幅度不大,仅注液等工艺需要变更。而根据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宝星透露,前期有一些车企已经把1000公里的半固态电池推向了市场,但是良品率可能只有45%,这对于企业来说,不可能商业化落地。

而且固态电池目前的技术,连材料都还未确定。固态电解质材料是固态电池的核心部件,其进展直接影响全固态电池的发展进程。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主要有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三大类。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组由许多不同的材料组成,所有材料都以锂和氧为主要成分,以及各种其他元素;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基团由许多不同的材料组成,所有材料都以锂和硫为主要成分,以及其他元素或卤化物。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组目前以聚环氧乙烷(PEO)为主。不同类型电解质各有特点,也各位弊端,全市场还未找到最终答案。

2030年固态电池商业化也仅仅才是开始。根据 EVTank 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 年)》预计,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为3.3GWh,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吉瓦时,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

个股方面,赣锋锂业(002460.SZ)在固态电池领域已形成从材料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布局,涵盖硫化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及电池系统等核心环节,其技术路线包括硅基负极和锂金属负极双轨并行,全球首款500Wh/kg级产品也实现小批量量产;国轩高科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支持1000km续航,全固态电池进入中试阶段并计划小批量装车;有研新材(600206.SH)作为固态电解质核心材料供应商,受益于产业化初期需求爆发,是国内唯一布局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三大电解质体系的企业,供货宁德时代、松下等主要电池厂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铜仁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首例机器... 本以为开颅要花3小时,大动干戈让人遭大罪!没想到医生叫来“机器人”,只花30分钟就找到了病根。近日,...
数字孪生和3D可视化有什么区别... 分享大纲: 1、数字孪生与3D可视化概念界定 2、核心差异对比:数字孪生VS 3D可视化 3、...
渝见科技 赋能成长:首家新东方... 5月22日,由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沙坪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新东方文旅集...
广东将举办全球首个“全尺寸类人... 5月22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广东展团主展厅内,广东广播电视台、深圳广播...
原创 非... 「 鸿蒙电脑根本不是为了颠覆传统PC的市场格局,而是要将电脑带向更阔远的未来。」 千呼万唤,鸿...
手机品牌霸榜“全球品牌中国线上... IT时报记者 孙妍 近日,首个《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正式发布。3C数码品牌表现亮眼,榜单显...
苹果用户福音、性价比王者,华为... 2025年5月19日,华为在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华为WATCH FIT ...
AI赋能八桂 智汇潮涌东盟 “短短两天的广西之行,给我带来许多惊喜。了解了很多信息,结交了朋友,还跟广西具体业务的分管领导无缝对...
张乐飞:技术驱动 大家好,我是《独具匠心》的作者张乐飞。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我深信不疑的话题——技术驱动产品创新。...
Windows记事本不再“简单... 5月23日消息,曾是简单方便快捷象征的记事本,如今也不再“简单”,有了越来越多的AI功能。 其实微软...
“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是其强大韧... 人民网迪拜5月22日电 (记者管克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延绵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从哲学、科学...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 今天(5月22日)16时49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
明略科技×Dify:共建企业级... 2025-05-23 15:40:38 作者:狼叫兽 今日,明略科技宣布正式成为开源大语言模型(L...
以上海地区为例,社区服务小程序... 在数字化时代,社区服务类应用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管理的效率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它不仅能够及时发布通...
从汽车到芯片,承认“小米能成”... 踏入汽车行业之后,小米和雷军似乎总是会被误解——这家公司靠的不是技术,而是营销。 但事实是,福特汽车...
最新发现!中国科大神奇隐形眼镜...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刘一枫)5月23日,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
上海医日健集团智能运维系统实时... 在智慧医疗蓬勃发展的当下,上海医日健集团凭借其卓越的创新能力与强大的技术实力,构建起先进的智能运维系...
互联网一对一项目演练,提升团队... 本次项目演练以互联网一对一模式展开,旨在提升团队协作与技能水平,通过实践路径的探索,我们注重培养团队...
首批图像传回,“好奇号”初探火... 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科技媒体 scitechdaily 昨日(5 月 22 日)发布博文...
超越苹果?雷军135亿元豪赌玄... 5月22日晚,小米迎来成立1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场主题为“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的盛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