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智能体: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等发布软件开发智能体标准
据媒体报道,从中国信通院获悉,中国信通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兴云数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科大讯飞、腾讯、阿里、华为等二十余家头部企业共同编制的《面向软件工程智能体的技术和应用要求 第1部分:开发智能体》(标准编号AIIA/T 0219-2025)近日发布。该标准围绕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两大维度,提出了开发智能体的能力建设和应用要求。
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发布的报告预测,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约5年增长420亿美元),2024~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8%。
开源证券表示,持续坚定看好2025年AI Agent产业崛起趋势,政策催化下巨头产业落地加速。
A股上市公司方面
东土科技:公司实现国内首个由AI驱动具身机器人的方案,与此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研发下一代鸿道系统,通过VLA模型与鸿道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目标实现“VLA模型+数字孪生”闭环,公司预计2030年支持百万级智能体协同网络。
值得买:公司推出了AI智能体(AI Agent)购物助手“小值”。“小值”是“什么值得买”基于消费大模型研发的Agent产品,能通过对话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基于全网实时消费经验、价格信息进行快速总结,提供口碑总结、商品对比、商品推荐、全网比价等服务。
科大国创:公司基于知识计算根技术和高可信软件核心技术,构建行业大模型底座,打造智能体、智能可信研发、智能数据检索三大平台
2、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持续加速
机构指出,2025年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持续加速。凭借高能量密度、卓越安全性及宽温域适应性等核心优势,固态电池不仅能够逐步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更有望开拓低空、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
固态电池为具备商业化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欧美等全球厂商正致力于开发大规模生产技术,加速车用固态电池性能验证。兴业证券认为,从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视角来看,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材料展现出显著的投资价值。作为固态电池领域0到1的革命性新材料,固态电解质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其成本在固态电池整体成本结构中占比高,是构建新一代电池体系的关键核心。
兴业证券指出,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定义,解决了行业界定模糊、测试方法缺失等问题。全固态电池行业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固态电池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对技术研发、产业生态和市场秩序将产生深远影响。未来2年固态电池产业将进入材料竞争格局确立的重要阶段,建议重点关注行业格局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A股上市公司中
新宙邦:公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研究投入多年,截至目前,新宙邦(含子公司)固态电解质/半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申请累计超过30件。公司的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立全体系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测试及生产平台,并已实现吨级量产和销售。
德尔股份:公司开发的固态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同时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产品,能量密度目标设定为400Wh/kg。总体上,公司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倍率等性能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以及不同的技术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相应的方案。
联泓新科:公司建立了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平台,并与固态电池龙头企业北京卫蓝合资成立了联泓卫蓝(江苏)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关键功能材料的开发,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固态电解质分散剂、硅碳负极粘结剂等新型电池关键功能材料,部分产品通过了下游客户试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