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使用AI可能让人越来越笨?来自一项最新研究的结论
创始人
2025-07-02 13:01:29
0

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对写作会有哪些影响?近日,一项对照研究表明,在不使用人工智能等工具的情况下,大脑的创作效果更好。该研究还进一步指出,如果用户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工具,他们可能会获得表面上的“流利”,但无法内化知识或产生对知识的归属感。

电影《人工智能》(2001)剧照。

编译丨申璐

频繁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可能会让人越来越笨?这一怀疑也许并非没有根据。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和韦尔斯利学院的研究者们合作开展了一项新研究,题为“ChatGPT上的你的大脑:使用AI助手进行论文写作时认知债务的积累”。该研究发现,使用AI的用户在神经、语言和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始终不佳。

这是一项为期数月的对照研究。54名被招募的用户被分成三组,并被要求在不同条件下撰写论文,一组使用大型语言模型 (LLM,Large language model),一组使用谷歌 (Google)搜索,还有一组只使用他们的大脑。每位用户使用指定工具进行写作,并通过脑电图记录他们的脑电活动。在后续环节中,这些用户还被要求交换工具,交叉测试。最后,他们的论文将由人类和人工智能同时进行评判。

该研究的部分结论引发了诸多讨论。其中一项发现是,在不使用人工智能等工具的情况下,大脑的创作效果更好,“创造性构思过程中的内部注意力和语义处理”在既不使用谷歌也不使用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工具的用户中最高。最好的作品来自只使用大脑的那组,他们的文本在表达和词汇方面最为独特。

该研究还考察了用户们具体如何看待他们的作品。其中,近90%的大型语言模型用户对自己的作品没有归属感,而使用谷歌搜索和纯人脑写作的用户中只有10%的人反映了这一问题。尽管对自己作品的归属感难以量化,但问卷表明,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的用户在写作过程中投入最少,他们获得的对作品的所有权也相应最少。当被要求反思所用工具、所写内容以及原因时,研究发现“只使用大脑的小组中的大多数参与者更关注并更关心他们所写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而其他小组则只关注‘如何写’这个部分”。

这一结果并不出乎意料。研究成员对使用大型语言模型这组用户的描述相对悲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专注于重复使用工具的输出,因此专注于复制和粘贴内容,而不是融入自己的原创想法并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进行重新编辑。这至少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劳动确实赋予了创作以尊严。

不同对照组对各自作品所有权的判断。

随着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人们日益将自己的思维和记忆过程转移到这些工具上,但科学家们明确表示,这并非人工智能的先例,而是始于搜索引擎。该研究继续探讨了“谷歌效应”,并指出大型语言模型的广泛使用只会加剧这个趋势。“因为我们知道信息只需快速搜索即可获得,所以我们没有动力去记住任何具体的东西,而是牢牢记住如何以及在哪里找到它。”

该研究最引发公众担忧的一个结论是,使用ChatGPT等工具的负面影响可能不会完全消失。当频繁使用这类工具的用户被要求切换到纯大脑写作时,他们仍然背负着“认知债务”:该组用户虽然受益于工具效率,但他们的记忆痕迹较弱、自我监控能力下降,写作内容呈现碎片化。这一结论指向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议题,即人工智能工具虽然有助于提升学习表现,但可能会无意中阻碍深度认知处理、记忆力以及对书面材料的真正参与。如果用户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工具,他们可能会获得表面上的“流利”,但无法内化知识或产生对知识的归属感。

部分支持人工智能的人仍然看重“效率”的提升。但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由于使用ChatGPT等工具写作时理论上花费的时间更少,用户反而更容易花更长时间投入其中,结果延长了原本完成这一任务所需的时间。这也从另一个维度提醒我们重思什么是“效率”,当用户不再关心流程或最终产品,甚至记不清自己做了什么时,摆在面前的似乎是一个更残酷的权衡。

参考链接:

1.Your Brain on ChatGPT: Accumulation of Cognitive Debt when Using an AI Assistant for Essay Writing Task

https://arxiv.org/abs/2506.08872

2.AI will make you a dumber writer, says science.

https://lithub.com/ai-will-make-you-a-dumber-writer-says-science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罗马仕发文否认“倒闭”传言,记... 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深圳报道 7月3日晚,据界面新闻报道称,罗马仕内部已经陆续通知员工全面停工停产,...
长四丙火箭成功发射,将试验二十... 2025年7月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四丙火箭点火起飞。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提供 7月3...
700开头,15位数的电话号码...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通知,将部署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是指受快递、外卖、网约车...
外媒:中国科技强势“突围”,“... 国际在线专稿:从DeepSeek横空出世到Manus海外爆火,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惊艳全球。近日,多...
南科大自研人形机器人“南科盘古... 在南科大机器人研究院的实验室中,一款名为“南科盘古”的人形机器人正以其独特的亲和力与人类互动,它礼貌...
破局传统养老!全国首套AI多模... 用一颗小小的芯片,就能让老人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爱和温暖! 7月2日凌晨,在江苏盐城悦达仁逸康养中心,当...
原创 逼...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2-3个月,iPhone 17系列就将正式发布,关于iPhone 17系列的背面渲...
美媒:亚马逊机器人数量接近人类...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日报道,科技巨头亚马逊的工作设施中,机器人...
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落地厦门 6月30日,金砖国家“智慧海关”示范中心网正式上线,此举标志着设立在厦门的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第一阶...
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3.92万亿... 7月3日,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3.9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龙岗绘就“物联网+”百景图 宏电全楼智能操控显示屏。 深圳商报记者 马小晗 文/图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正从概...
虚拟仿真重塑教育与实践的未来图...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教育与实践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虚拟仿真技术凭借其沉浸式、交互性和可重复性的优势,...
雷军回应“大定有水分”:SU7...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7月2日晚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返场直播回应“大定有水...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 7月2日,记者从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将...
BetterYeah AI获亿... 近日,企业级人工智能智能体开发领域的佼佼者BetterYeah AI宣布,公司已成功完成B轮融资,融...
外滩大会AI科创赛正式启动:聚... 7月3日消息,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科技智能创新赛(简称“外滩大会AI科创赛”)正式...
深职大氢启未来团队携手环华氢能...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戴明)近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氢启未...
700XXXXXXXXXX来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明确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由应用平台提供方、...
雷军称纽北广告牌空出来一个抢一... 站长之家(ChinaZ.com)7月3日 消息:小米董事长雷军开启返场直播,在直播过程中,他着重谈到...
“场景化设计+IP化运营”,数...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2日在北京开幕。大会为期4天,将围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数字安全、数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