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财务动荡和层出不穷的诉讼后,俄罗斯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之一“喀琅施塔得集团”(AO Kronstadt)正处于破产边缘。
8月25日,据《防务博客》报道,喀琅施塔得集团近几个月面临数十起债务索赔诉讼,自今年夏季初以来,被追讨的金额超过6亿卢布(约合700万美元)。其中最大金额的诉讼来自创新技术与材料公司(1.511亿卢布)和现代电信技术研究院(2.206亿卢布)。
截至5月,针对喀琅施塔得集团的索赔总额已达10亿卢布,凸显了这家“猎户座”无人机制造商所承受的巨大财务压力。业内人士透露,喀琅施塔得集团在过去两年一直深陷困境,问题可追溯至2022年主要股东“金融工业集团”退出。失去支撑后,喀琅施塔得集团的债务水平急速攀升。
美国和欧盟的制裁进一步加重了喀琅施塔得集团的压力,切断了关键的外国零部件供应,还推高了生产成本。与此同时,在供应链已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国家下达的大量订单又对生产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俄罗斯无人机平台公司总经理尼古拉·里亚辛指出,喀琅施塔得集团正走向全面崩溃。他表示:“公司正在走向破产,因此分包商们现在都急着提起诉讼,以便排在索赔队伍的前列”。
报道还指出,乌克兰对喀琅施塔得集团生产设施的袭击更是雪上加霜。作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中大量使用无人机的主要供应商,喀琅施塔得集团的制造工厂已成为乌军重点打击目标。在制裁、袭击和债务的三重夹击下,喀琅施塔得集团陷入了自成立以来最为危险的境地。
此案堪称俄罗斯国防工业在战争压力下普遍困境的缩影。克里姆宫在乌克兰战场上高度依赖无人系统来维持军事行动,而喀琅施塔得集团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旗下产品“猎户座”提供长航时监视和打击能力,使俄罗斯能用国产装备替代西方武装无人机。
虽然获得政府巨额投资,但这些挑战似乎难以克服。制裁切断了关键技术来源,分包商纷纷通过司法程序追讨债务,财务负担也已超出可持续范围。无论最终能否重组或被其他国防集团收购,但就目前而言,业内普遍认为喀琅施塔得集团正走向一条几乎不可避免的破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