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机器人应用推广项目”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全国105家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代表齐聚一堂。朝阳市中心医院作为辽西地区入选单位,同时也是全国少数获此殊荣的地市级三甲医院代表之一,被授予“高端医疗装备神经外科手术导航机器人推广应用项目单位”。这一授牌标志着医院在神经外科导航机器人手术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同时填补了辽西地区在此尖端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区域患者带来普惠性利好。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副主任范广明作为嘉宾代表出席仪式,现场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指出,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科技产业变革驱动下,我国医学装备产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神经外科作为高度依赖科技与设备融合的前沿学科,神经外科手术导航机器人凭借其三维影像导航、机械臂精准定位和人工智能算法辅助,可实现亚毫米级的手术精度,大幅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此次两部委联合推广项目,旨在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培训和资源整合,推动该技术在全国的普及应用,缩小区域医疗差距。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副书记贾旺强调,“医工协同 联动共赢”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推广将显著提升脑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疾病等复杂手术的治疗,惠及更多患者。
朝阳市中心医院的获评,是其雄厚神经外科实力与积极应用前沿技术的集中体现。作为辽西地区该领域的佼佼者,医院引入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不足一年时间,便已完成逾百例机器人辅助手术,展现了极高的技术成熟度和临床应用效率。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机器人辅助活检、脑干出血精准穿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术中导航、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等一系列高难度、高风险术式,技术实力在辽西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朝阳市中心医院在机器人应用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尤为令人关注。在传统认为死亡率极高的脑干出血救治领域,医院借助手术机器人,已成功开展多例脑干出血精准穿刺手术。机器人能精准避开关键血管和神经核团,将穿刺误差控制在0.5mm以内,显著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对于颅内病变,尤其是多发病变的活检,医院采用机器人导航技术,仅需一个数毫米直径的颅骨钻孔和2.5mm活检针,即可安全、精准地获取病理组织,极大减轻了患者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变了以往依赖开颅手术的局面。
朝阳市中心医院不仅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更积极承担起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责任。在学术交流层面,医院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连续八年举办微侵袭神经外科大会,搭建前沿技术与临床经验共享平台,建立“传帮带”长效机制,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培训了大批神经外科骨干医生,有力推动了区域神经外科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
此次国家级项目单位的授牌,是对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尖端技术应用能力与区域引领地位的权威肯定。从“大刀阔斧开颅”到“机器人精准微创”,神经外科的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医疗格局。更重要的是,这一认可意味着辽西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准、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医疗可及性与服务质量,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坚实的辽西力量。
范广明专家团队出诊信息:周一到周五门诊三楼外科诊区五号诊室。
图文作者:宣传科 神经外二科
图文编审: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