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R到机器人,vivo的“快跑”与“慢攻”
创始人
2025-08-25 20:20:24
0

文丨壹观察 宿艺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多年前,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通宵体验虚拟现实空间后留下的这句著名论断,正在被重新验证。

当前离人们最近的一个未来,极有可能是智能头显。IDC预计,2025年智能头显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其中全球市场出货量增幅将达26%,中国市场增幅有望达到107%。在软硬件、AI、交互技术快速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智能头显正在逼近一个历史性拐点,或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

回顾历史,个人电脑的出现、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变,已经两次改变全球科技格局,而即将到来的空间计算时代,其竞争的激烈与惨烈程度必将远超当年。

未来学家库兹韦尔认为,2045年会成为智能大爆发的“奇点时刻”。从时间和现状来看,中国科技厂商仍有机会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冲刺赛中,跳出“尾随创新”的传统角色设定,通过锚定正确的入场时机、姿态与路径,在空间计算争夺战中赢得先机。

在此背景下,vivo基于对用户需求与技术趋势的把握,在品牌成立30周年之际发布混合现实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展示了自身科技战略的阶段性成果。作为智能头显中的最尖端品类,这款产品既是vivo所选择的一条更高起跑线,也可以看作中国科技厂商在全球空间计算竞争中的一次主动出击。

观其势:MR是vivo通往未来的关键“棋眼”

我们始终围绕人的需求,以人为核心。”在近日举办的vivo会客厅圆桌会议上,当被问及vivo做MR的动机时,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给出了这一回答。

随后他进一步补充:“我们致力于通过手机AI、影像和MR能力,短期满足用户对大屏沉浸感的需求,长远作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攻克家庭这一非结构化场景下的‘感知-决策’难题,搭建未来家庭机器人走入千家万户的桥梁。”

不难理解。过去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大规模普及,就是因为连接了通信、社交、娱乐、办公等日常场景,落在了足够广泛与高频的用户需求上。如今,在眺望未来或将迸发的无数科技浪花时,vivo仍然坚持以最广泛用户的高频需求为导向,方才对准“家庭机器人”这个确定性锚点。

vivo洞察到,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规模将突破4亿,在社会加速老龄化的进程中,每个家庭日均近3小时的家务劳动将成为越发显著的负担。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市场快速升温,有望作为承接老龄化社会与家庭高频需求的核心品类。

然而,与工业/商业机器人所面对的结构化环境不同,家庭机器人所面对的是完全非结构化的复杂场景,家居环境、任务目标,乃至家庭成员当下的情绪,每个部分都充满着不可预设的变化,要求机器人必须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与适应能力、语义理解能力和动态决策能力。

如何翻越这块机器人应用开发“智能高地”? vivo的思路很清晰,先做好MR,再以MR的能力跨越鸿沟,突破家庭机器人“大脑+眼睛”的技术命门

MR是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胡柏山在圆桌对话中强调。依托MR研发实现的环境理解与感知突破,能帮助机器人在家庭这种高度复杂的空间里,以毫米级精度完成实时扫描和建模;通过MR建立的多模态识别与交互能力,能让机器人真正理解人类的表情、动作与语义,从而进行感知与回应;而在MR经验的推动下,机器人也将获得多任务处理与行为学习能力,由此更好跨越复杂任务执行的门槛。

环境、交互、任务三大鸿沟,都在指向同一个前提:不做好MR,家庭机器人征服“非结构化场景”将成空谈

从MR行业现状来看,vivo确实也拥有抢占优势身位的机会。

一方面,全球MR市场仍处在格局未固化的初期阶段,可实现轻松穿戴和无感交互的“技术奇点”、找到高频应用刚需的“场景奇点”、价格逼近大众用户尝鲜门槛的“价格奇点”还未完全到来,谁能优先做到让MR设备自然又好用,谁就能抢先构建桥头堡。

另一方面,目前场上的头部玩家各有短板,比如苹果应用生态封闭,而以Meta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对硬件产品的把控又略显吃力。相较之下,vivo具备从用户洞察、工业设计能力、供应链整合到开放性内容生态的综合优势,完全可以为之一战。

更重要的是,尽管在外界看来,MR头显是极具跨时代意义、重塑未来生活方式的技术形态,但在vivo的视野里,它却并非智能手机的直接替代。

vivo认为,MR、机器人与智能手机未来将会形成共生关系,手机将成为随身大脑、MR是数字分身、机器人作为物理替身。三者协同运作,共同满足用户感知、认知与行动的“需求三角”,合力支撑未来的智能生活

这才是vivo所奔向的空间计算时代全景。

也因此,从MR到家用机器人,成为下一个10年vivo认定的正确的事,而vivo Vision既是vivo面向下一个10年选择的新起跑线,更是其布局未来生态的关键落子,可以链接现有的手机生态,又能切入下一代平台的竞争,可以说是一条兼具前瞻性与稳健性的战略路径。

结硬寨:基于现有能力搭建下一个技术高地

早有传闻,vivo在MR领域蛰伏许久。胡柏山也在圆桌对话中透露,vivo目前的开发的状态已经花了五年时间

直至此次混合现实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在vivo会客厅活动现场的vivo蓝科技空间站亮相,开放近距离体验,业界才终于得以窥见其作为第一梯队的技术储备深度。

具体而言,vivo Vision具备“全球超轻量级”的重量表现,机身仅398g,远低于苹果Vision Pro的600g,佩戴舒适度直接领先半个身位;延时压缩至仅13ms,几乎贴近人体无感水准,能带来虚实高度同步的沉浸体验;同时,作为行业内唯二支持“眼动+手势控制”的头显,vivo Vision还悄然在多模态交互方面确立了领先地位。

硬件层面,实现了手机与MR头显的无缝联动,让vivo X200 Ultra拍摄的空间影像能够无感同步到vivo Vision,首次打通从“高质量创作”到“高保真沉浸式回看”的完整空间影像生态链

软件层面,不仅对内打通vivo手机应用商店的内容库及账号资产,让vivo手机端的常用应用无需额外适配即可在Vision上安装使用,还对外打破智能头显的“设备孤岛”角色,推动多终端的内容兼容,让空间交互延展到更开放丰富的场景。

用攻壳游戏创始人聂俊的话来说,vivo的“杀手锏”其实就在于此,“既能打造硬件生态的多样性,又能孵化内容生态的想象力。”

胡柏山则进一步补充道,vivo的能力在于用户洞察、场景识别包括黄金标准的定义;技术端,vivo在影像能力、AI大模型等MR关键技术领域也有深厚储备。

最明显的一点,是vivo储备多年的蓝科技正好可以复用在vivo Vision中,正如混合现实的核心在于影像渲染与空间计算,而这恰恰落在了vivo最擅长的影像领域。这种技术复利优势,不仅是vivo在影像领域深耕多年结出的另一种“果”,也说明了vivo Vision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水到渠成”,是vivo“长期技术投入+用户导向”的再次兑现。

再从品牌基因来看,vivo始终愿意做正确的事,并且坚持把事情做正确,这就意味着vivo敢在确定的方向“投下重注”。今年3月vivo也已宣布成立机器人Lab,专注技术研发,积蓄产学研三方探索合作经验,一步步聚沙成塔。

更重要的是,MR和机器人产业极其考验企业的“战略定力”和“战术耐力”,而vivo本就以长期主义著称,时间越长,vivo的长赛道技术优势就越突出。

“未来,家庭机器人是vivo要做的,可能是五年甚至十年、十五年,MR在这里找到了未来机器人结合的方向。”胡柏山表示,身处这条长赛道,vivo选择渐进突围、沿途下蛋,打造“技术-产品-场景”的正反馈闭环:通过MR产品,迭代验证空间计算技术, 10到15年推出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家用机器人

在《壹观察》看来,vivo之所以具备这种“看十年”的战略定力,有底气、有魄力,也有实力去搭建下一个技术高地,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始终聚焦“能力圈”成长,坚持做擅长的事,并在不断进阶叠加的过程中形成“凸性效应”。

就像对于机器人来说,“大脑+眼睛”负责构建认知-决策中枢,“小脑+肢体”关乎行为行动,vivo聚焦“大脑+眼睛”,而“小脑+肢体”就交给产业链上更擅长的合作伙伴。

“我们把资源聚焦在我们能够做到极致的地方,剩下的是怎么把整个产业链一起来做,我们要让产业共荣,这是我们底子里的文化价值观所决定的。”胡柏山强调。

这种技术能力圈自然延伸和放大,和强行抢占风口、生造技术能力不同,更扎实、更稳健、更容易积攒势能,也是vivo能够抢跑时代的重要支点。

守正致远:和用户、和产业并肩同行

在宏观的领域和技术方向选择上,vivo常常沿着自身“能力圈”稳步外延,落到微观的产品层面,vivo则始终坚持从“用户真正需要什么”出发。

当前,MR行业仍处于爆发前夜。对于用户而言,足够好用、足够有用,是MR必须穿越的两重门,而从vivo Vision混合现实头显探索版的呈现看,vivo有能力,也已经在加速穿越这两大障碍。

首先是“足够好用”。

此前,市面主流头显多在600g上下,压脸、前倾、闷热、不便长时间使用等痛点十分突出。因此在vivo Vision的研发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工业设计与解构叠堆优化实现了极致轻薄化,另一方面还基于vivo Vision 人因实验室里庞大的中国人头数据库,专业面部扫描、血液仪实时监测面罩压力分布等方式,定制出更贴合国人面部轮廓的佩戴系统,解决了类似苹果Vision Pro 由于不匹配中国人面孔特性而造成的漏光等负面体验。

胡柏山表示,与15年前功能机转智能机时必须要做大部分工业体系切换的处境不同,现在vivo Vision很多关键硬件在过去工业体系里面已经完成了,不需要再增加一些供应链,这也是vivo作为厂商来说很大的底气。

其次是“足够有用”。

在过去,MR在消费场景的开发明显滞后,长期被贴上“极客玩具”的标签。vivo Vision的做法是重新解构产品体验,基于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内容开发。

比如在观影场景下,vivo Vision可以通过180度视频、巨幕观影、空间照片/视频的回看,让影像不再被限制在扁平的屏幕里,而是几乎“环绕在身边”,打造更强临场感;游戏场景中,vivo Vision的定制MR游戏、无需外接设备的VR游戏、桌游手游的巨幕投屏将共同带来更丰富的超现实体验;在工作场景里,空间多任务、沉浸式环境主题和VST透视等能力,可以把阅读、会议、创作等办公自然迁移进虚拟空间,让智能头显成为真正能提升生产力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vivo Vision还在拥抱开放标准、追求多元开发路径,鼓励更多开发者创意落地,通过牵头打造“开放性”的产业合力,极力推动MR国产内容生态共荣。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给vivo做出了一个预判:“vivo会从一个基于硬件出发的生产研发企业,慢慢会走向根据人的需求构建基于硬件和载体的生态。“

当前看来,vivo确实是中国最值得期待的科技厂商之一。在迈向空间计算时代的全新起跑线上,其展示了一种中国厂商的入场姿态:应时而动、有备而来、守正创新,脚下的每一步都指向真实用户与现实问题。

在《壹观察》看来,vivo更是一家有梦想、有担当的企业,当其他厂商在收缩产品线、收缩海外市场、收缩投入,甚至重新走回“跟随苹果”路线之时,vivo还是坚定地想做出更好的产品、更多的终端品类,去探索体验和场景的新边界。

30年笃行,让vivo保持着对时代脉搏的敏感。这一次,vivo既清晰识别出MR在家用机器人及空间计算时代的战略入口属性,敢于在格局未定时先行占位,又并非贸然孤注一掷,而是先通过手机与MR的双向协同,及时回应用户对新交互的现实需求,顺势为中国厂商的未来生态构建预埋伏笔。

混合现实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更像是一篇精彩的序章。它昭示着未来已来,也将加速中国MR产业的爆发,助力行业探明技术与场景的正解路径,为中国科技在全球空间计算竞赛中抢占未来制高点,注入极具引领意义的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凯雪运输制冷取得具有凹槽的翅片...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郑州凯雪运输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将发放,卫星... 近期,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的步伐显著加快,特别是在7月下旬以来,一系列重要进展引人瞩目。中国星网GW星...
央卫视迎新潮!新主播集体亮相,... 主编温静导读:多家电视台先后“上新”新闻主播,这些新鲜面孔的出现,为电视新闻的声画呈现带来新的可能,...
中国空间站完成空间生命科学在轨... 今年7月15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携带23项科学实验物资上行中国空间站,开展在轨实验。1个多月来,各项...
2025数博会|亮点抢鲜看! 8月28日至30日,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
群核科技发布空间大模型,或解决... 8月25日,群核科技在首届技术开放日(TechDay)上正式发布其空间大模型最新成果:新一代空间语言...
中国移动携产业伙伴发布多项云智... “山西的煤,要变成算力的火。”8月22日上午,这句话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的会场里像火花一样蹦出来,...
元宇宙板块8月25日涨1.34... 证券之星消息,8月25日元宇宙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34%,中文在线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88...
厉害了!“沧州造”无人机刷新国... 8月22日,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科创园内,华鹰电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华鹰应急无人机,历经...
不止于技术突破:华为湖北实践如...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8月20日,宜昌长江之畔的华为中国行2025・湖北新质生产力创新峰会,像是一场...
专家学者共探生物工程前沿科技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化新网) 中化新网讯 8月6日至8日,第二届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学术会...
加速数字人民币多场景应用 交通... 对于百姓而言,数字金融是什么模样? 在上海市民的生活里,数字人民币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词语,而是融入日常...
国产新技术打破传统单细胞测序局...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8月22日,由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基因组多维解析技术全国重...
从MR到机器人,vivo的“快... 文丨壹观察 宿艺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多年前,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通宵体验虚拟现实空间后...
千余封家书“空降”金陵中学军训... 8月24日晚,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一年级军训基地的夜空下,一场酝酿多日的“惊喜”悄然抵达。一千余封承载着...
中国低轨卫星组网提速,卫星互联... 近期,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领域迎来了显著加速。从7月底至8月中旬,中国星网GW星座在短短二十余天内,成...
华为Mate 80系列首发麒麟... 据huaweicentral报道,华为已为Mate 80系列的发布做好了准备,除了新功能外,新机预计...
Circles携手OpenAI... 全球电信巨头Circles与人工智能先锋OpenAI携手,共同开创电信领域的新纪元。双方宣布建立一项...
“星舰”取消24日第十次试飞,... 【环球网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当地时间24日傍晚宣布取消原计划当日进行的“星舰”...
余承东宣布鸿蒙5终端设备数突破... 快科技8月25日消息,今天下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宣布搭载HarmonyOS 5(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