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日电(赵冬奥 杨港归)7月1日上午,伴随大型运输车辆缓缓驶入,肩负重任的国产大型双护盾硬岩掘进机TBM——“江汉领航号”最后一批核心部件顺利抵达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境内的引江补汉工程太平溪1号平洞段施工现场。标志着这台国产最大直径敞开式硬岩掘进机的所有核心部件已全部到位,正式进入紧张的洞内组装调试阶段。
“江汉领航号”最后一批核心部件顺利抵达引江补汉工程太平溪1号平洞段施工现场。朱园园 摄
“江汉领航号”TBM是引江补汉工程首台进行洞内组装的硬岩掘进机。自6月10日首批部件运抵现场以来,组装工作已有序展开。6月28日凌晨,其巨大的刀盘核心部件已率先运入1号平洞内,行驶一公里后抵达组装洞。
由于1号平洞外场地仅50米长,在206县道与山体夹峙形成的这片狭小区域无法满足整机组装需求,因此创新性地选择在洞内完成组装。
“江汉领航号”最后一批核心部件顺利抵达引江补汉工程太平溪1号平洞段施工现场。朱园园 摄
“江汉领航号”TBM开挖直径达11.93米,整机长度约180米,重量达3000吨,由主驱动、刀盘、盾体、拱架拼装机等部件构成,主要用于引江补汉工程主输水隧洞的开挖。
引江补汉太平溪段地质条件复杂,输水隧洞的掘进面临硬岩、断层、涌水等多重挑战。“江汉领航号”TBM正是为此量身打造的施工“利器”。
据中国水电八局特级专家刘宏介绍,其配备的高强度滚刀是硬岩克星,先进的双护盾结构能极大提升施工安全性,还搭载了智能导向系统、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和实时刀具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全程智能化施工,是如期完成输水隧洞掘进任务的核心装备。
“江汉领航号”最后一批核心部件顺利抵达引江补汉工程太平溪1号平洞段施工现场。朱园园 摄
技术团队采用“分段组装与步进”的创新策略来应对洞内有限空间的挑战。整机组装将分三段实施。项目负责人介绍,当前正在进行首段(包含步进机构和主驱动)的安装工作,预计将于7月上旬完成首段组装。
首段组装完成后,将移入步进洞,腾退出的空间即可启动后续部件的组装。这种“组装-步进-再组装”的循环模式,有效实现了有限空间内的高效周转。按计划,全部组件的运输将在两个月内完成。
“‘江汉领航号’TBM的顺利到位和开启洞内组装,不仅将打通一条输水隧洞,更是在打通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和超级工程建设能力提升的‘新通道’。”引江补汉工程太平溪段的中国水电八局引江补汉项目TBM负责人舒晔介绍,接下来采取24小时轮班作业方式,确保用62天时间完成该设备的洞内组装调试以及始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最快于今年8月底正式从1号平洞始发。
待整机组装调试完成,这台“地下蛟龙”将以月进尺360米的速度,向18.5公里长的主输水隧洞进发,开启为期约53个月的岩层掘进征程。
据了解,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从三峡水库引水至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旨在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并为引汉济渭工程创造条件。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引水量可达39亿立方米,将显著增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保障能力,对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