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开始抢人!一周挖走4名中国顶级人才,年薪赶超C罗
创始人
2025-07-03 16:42:00
0

“1亿美金一年?比C罗工资还高?”

AI这一新技术,成为了如今全球的最大“潮流”,而其人才更是“香饽饽”。

就在几天前,扎克伯格就特地挖走了8名AI工程师,其中足足有4为都是中国人。

而更令人震惊的,就是这些人的薪资——一年最少几千万,最高能达到1亿美元。

要知道,如今全球的AI顶尖人才,最少有4成都来自中国,但遗憾的是,以清北为例的顶尖高校中,这些人才的出国率却高达60%以上.....

4名华人AI人才被挖,最高薪资1亿美元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让全球科技企业意识到,未来的竞争不再仅仅依赖于硬件设施或市场规模,而是集中在那些能够推动技术迭代的顶尖人才身上。

尤其是在美国硅谷,这场争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5年7月,Meta公司从OpenAI成功挖走8位核心AI科学家,其中4位来自中国的顶尖高校,引发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这些科学家分别是毕树超、余家辉、任泓宇和赵晟佳,他们的学术背景和职业经历令人瞩目。

毕树超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之后在谷歌担任工程师,参与了YouTube短视频功能的开发工作,后来加入OpenAI,专注于多模态训练技术的研究。

这项技术使AI能够同时理解文字、图像和语音,是当前智能系统的重要突破方向。

余家辉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在谷歌负责Gemini多模态项目,并在OpenAI参与了GPT-4.1和GPT-4o等前沿模型的研发。

任泓宇和赵晟佳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均在斯坦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成为OpenAI的核心研究员,参与了多项关键算法和模型优化的工作。

这些科学家不仅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还在全球最前沿的AI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Meta此次挖角行动的背后,是其对人工智能战略的全面押注。据了解,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亲自制定了一份顶尖AI人才名单,并逐一与目标人选进行深入接触。

在一些情况下,他甚至邀请候选人前往其私人住所进行面对面会谈。为了吸引这些顶尖人才,Meta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

部分科学家的年薪加上期权和奖金等综合收入高达数千万美元,而签约金最高甚至达到1亿美元。

尽管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但与Meta在AI领域的整体投入相比,这部分支出仅是九牛一毛。

如今顶尖美企全部都在抢“AI人才”

2025年,Meta计划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600至650亿美元,包括建设新的数据中心和采购数十万张高性能GPU显卡。

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其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研发目标,即打造能够像人类一样自主学习和推理的智能系统。

这场人才争夺战不仅限于Meta与OpenAI之间。谷歌、Anthropic等其他科技巨头同样在积极招揽AI领域的顶尖人才。

与此同时,Meta自身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挑战。由于其Llama-4模型表现未达预期,一些研究员选择离开,部分人甚至将简历投向了谷歌等竞争对手。

反观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内高校在AI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院校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在全球学术排名中名列前茅。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40%的顶尖AI研究人员拥有中国国籍,这反映了中国在基础教育和科研训练上的强大实力。

尤其是在数学和物理等学科领域,中国学生的扎实基础为AI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显示出强大的学术影响力。

然而,尽管中国在人才培养上表现突出,留住顶尖人才却面临严峻挑战。

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为例,近年来的毕业生去向显示,超过60%的硕博毕业生选择赴美国深造或工作。这种现象在北大、浙大等顶尖高校中同样普遍。

究其原因,海外科技企业在薪酬待遇、科研环境和项目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吸引力。

中国拥有近一半的人才,但留住却是挑战

以Meta此次挖角的四位华人科学家为例,他们在美国获得的不仅是高额薪资,还有全球领先的计算资源、开放的科研氛围以及直接参与前沿项目的机会。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在薪酬和激励机制上与国际巨头存在较大差距。

尽管一些国内企业,如Deepseek,正在快速崛起并试图构建自主的AI技术体系,但整体而言,国内在基础研究和高端人才吸引方面的竞争力仍有待提升。

此外,国内企业在AI领域的布局更多集中在应用层面,如智能客服、自动驾驶和图像识别等,而在底层算法和基础模型的原创性研究上,与美国企业的差距仍然明显。

顶尖AI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许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中国科学家,最终选择留在美国继续职业生涯,这使得国内AI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一定制约。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也近年来加大了对AI领域的投入。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和扶持人才回流的,例如提供科研经费支持、优化创业环境等。

企业层面,一些公司开始提高对高端人才的薪资待遇,并尝试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科研平台。然而,这些努力的成效仍需时间验证。

全球AI人才的争夺战反映了技术竞争的本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过去,科技企业的竞争更多围绕产品功能和市场占有率展开,而如今,核心技术人才的归属成为决定企业乃至国家技术实力的关键因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肉食塑造人类”假说有了新证据 这项新研究为理解人类如何通过适应高能量、高蛋白的肉食,获得体型和认知能力上的优势提供了重要的分子遗传...
原创 顶... 现在的手机都喜欢贴牌相机,以前是华为带起来的,华为的徕卡真的很火,后来华为被断货,小米和徕卡合作,雷...
一码多能凸显城市服务理念 眼下,一码多能的“沿街商铺码”正在上海奉贤区逐步推广。一个二维码,实现了商铺数据归集、信息共享、服务...
OpenAI 奥尔特曼批评 M...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面对 Meta 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近期挖角 AI 人才的行动,Open...
四维智联赴港:营收超四成来自四... 与四维图新的千丝万缕联系,外加滴滴、腾讯等投资方,让做智驾生意的四维智联被寄予厚望。根据近日四维智联...
独家视频丨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 北京时间2025年7月3日17时3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
凯泉泵业取得大流量双吸泵加真空... 金融界2025年7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京东宣布建成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 京东完成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全域布局 智能仓群规模领跑亚洲电商物流 2025年7月2日,京东物流正式...
固态电池从手工迈向中试,头部厂...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雅文 北京报道 固态电池的突破性进展有多少含金量? ...
AI实时翻译温州话获初步突破,... 针对“AI实时翻译能否破译温州话”这一问题,结合当前技术进展和实际案例,分析如下: 🧠 一、温州话的...
如何精确观测微液滴的瞬态行为?... 液滴与超疏水表面的碰撞与反弹现象,是流体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材料科学、生物医疗、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
AI+自主研发,全球科技文献数... 7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与东壁科技数...
光伏机器人应用友好联盟:202... 一、全球光伏行业发展与运维挑战 全球光伏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突破600GW,...
把科学带回家|食肉牛龙的手有多... 撰文 | 乌其多 再拿暴龙的小短手当梗的,罚你把《史前星球》看十遍! 《史前星球》里雄性萨氏食肉牛龙...
关于硅谷AI大战的现状,这篇文... 近日,Dylan Patel参加了Matthew Berman的播客访谈节目,对目前“硅谷AI大战”...
“宇宙考古:时空探索”展览在中...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张焕迪 萧子恒)“宇宙考古:时空探索”展览7月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将...
智能家居渗透率超20% 芝华仕... 北京商报讯(记者 翟枫瑞)7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终端市场时了解到,消费者对于智能化家居的需求度正...
AI智能体数量大爆炸 也许消失... 从有概念出现开始,短短的两三年内智能体已经泛滥成灾了。 马克·扎克伯格曾预测,未来人类将生活在一个有...
上海奉贤推广一码多能的沿街商铺... 眼下,一码多能的“沿街商铺码”正在上海奉贤区逐步推广。一个二维码,实现了商铺数据归集、信息共享、服务...
亿斯特阀门取得多联气动阀组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亿斯特阀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多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