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去欧洲,主要是参加巴黎的古典相机交易活动,也可以叫“古典相机博览会”,每年的六月第一个周末举办,今年是第61届。
在这次博览会上,摆出来的主要是胶片相机和古典摄影器材,大部分已经不具备了使用价值,进入了收藏、把玩领域。也就是增值、趣味和文化展示阶段。
有人问我现在收藏相机有什么特点?你看到了什么趋势吗?
回来思索,我觉得世界相机收藏已经有所改变,悄悄的进入了3:0版。
如果把早年收藏相机按数量统计视为1:0版,看的是数量;把后来的按品牌或国家相机收藏视为2:0版,看的是专题;那么现在的相机收藏开始进入3:0版,看点是金融性、趣味性和文化性。
在这次博览会上最受关注的相机依然是徕卡相机、微型相机(间谍)和高古(古典)相机。代表了相机收藏的三重属性:一是保值与增值功能;二是趣味与新奇功能;三是文化挖掘与深度交流功能。
一、徕卡相机收藏为什么被称为“金融收藏”
其实徕卡相机的“金融”属性,在十年前就开始了。
数码相机兴起后,胶片相机似乎猝不及防,很快就全线溃退了,原来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牌相机,仿佛一夜之间断了气数,不再被人喜欢,各个厂家纷纷停产不说,二手市场也是日渐价跌。然而过了十余年,这一现象被悄然改变,一些传统的胶片相机被人重新拾起,一些经典相机的价格也悄然复苏。
这其中最明显、起落最大的当数徕卡,先是一些实用机型,如M3、M6重新被人装进摄影包里,同时也唤醒一些新人的加入,使用一族的最先推动,促使徕卡收藏型相机开始走俏,相机店里的藏品徕卡被人席卷,而拍卖场上的经典徕卡和稀缺徕卡,价格开始暴涨,并持续了十多年。
特别是徕卡稀缺相机在2024年上海利东与2025年的徕卡公司拍卖会上的表现,让人直呼“看不懂”。徕卡的强势已经非收藏家所左右,而是成了企业家或者投资商的目标,似乎是用来投资的金融产品,所以现在的徕卡相机拍卖成交价格很多收藏人士表示看不懂和不相信,但每次拍卖之后又在追新高,创纪录。究竟谁是幕后推手,已经远远超出了相机收藏家的认知与把控。
徕卡相机表现出的“金融”和投资性质,这也是徕卡除了做为商品相机所具有的独特性,比如它独特的文化,高端相机的代表,独有的,并从一而终的文化属性,还有就是简单产品中又是纷繁出现的独特稀少品种,这都给追随者提供了高价购买的借口与情绪价值。
这也就让徕卡具有了相机领域的王者地位和存在理由,成为相机收藏的“黄金白银”,跨越了纯粹的相机收藏价值,而是投资的目标或目的。
但我个人觉得,一般人的徕卡收藏,是比较尴尬和缺乏持久趣味的,太高端的稀缺品搞不到,经济上也无法承受,而普通徕卡相机就那么多品种,几十台而已(这里所说的是徕卡旁轴,而非单反),几乎是所有人都熟悉的,没有神秘新鲜感和好奇的趣味了。
徕卡收藏其实是最简单的收藏,很快就入门,但是往下,很少有人还能走得动。
二、微型相机收藏为什么被称为“趣味收藏”
微型相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小巧的相机,这里面有一部分是“间谍”用相机,另外一些相机纯粹是玩品相机,并不是给人用来大量拍照使用的。
我知道国内专门收藏微型相机的有好几位,但我看到的藏品还不多,规模都不大。这次在法国,看到很多摊位都有卖微型相机,有的甚至有几十种摆开来,不仅有卖的多,买家也多,这说明欧洲的微型相机收藏还是很受欢迎,也是很有市场的。
我觉得有这样几个原因:
1、微型相机并不等于就是“间谍”相机,但是很多间谍相机制作的就很“微型”,这就给人最大的好奇和趣味,也就增强了收藏者的兴趣。
2、微型相机有很大的范围,也有很多品种与数量,收藏的门槛不高,但是进入喉可是无休无止的,不断的有发现和增加范围,也就是说越玩越有趣,这个收藏专题是个大收藏专题。
3、微型相机的历史跨越时间很长,在100多年前就诞生了,而它的品种与价值也是高低贵贱,我在市场上看到一款腰带相机,卖家说要6万欧元,而这也不是微型相机里最贵的。
4、微型相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不占用空间,随意可以摆放在书柜里,甚至可以装框挂在墙上,对于现代都市人的收藏少了空间忧虑,又能很容易的在家庭或工作室展示出来。
5、微型相机做为“间谍”相机的一种,又是有着万般的变化,据说原来克格勃用过F21就有二十多种变化使用机型,因间谍相机而产生的伪装物和衍生器材更是五花八门,妙趣横生。
微型相机的历史长、品种多,而至今也没有绝对权威的书籍进行收录和研究,所以这个领域现在还有很多空缺需要填补,而收藏把玩的人也开始增多,也是相机收藏一个新的热点。
三、古典相机收藏为什么被称为“文化收藏”
照相机的历史,比起其它具有“古玩”意义的收藏品来说,是非常年轻和历史短暂的。
摄影术发明被确认才一百八十多年,而摄影器材能涵盖的范围也就两百多年(相关的),所以说“古典”相机,有时又无法具体断代,究竟什么叫“古典”,哪一年开始的相机叫“古典”?一直是有争议和难以信服的论断。
既然没有明细的论点与断代,这里暂且把一百多年前的作坊相机,未进入工业化大量生产的相机叫做“古典”相机吧。
我们都知道,摄影术是由法国人达盖尔发明,而他的同时期还有英国人尼埃普斯(拍摄人类第一张照片),也是这一成果的参与者或者是前驱人。而在那个时代,摄影器材以及照相机主要是在法国与英国,这项伟大的发明问世后,法国政府买断并放弃了专利权,一下子被很多生产作坊以及研制学者所青睐,纷纷上项目,研发照相机。在一百多年前,先后有上千家的制作相机和摄影器材的作坊诞生。
这一时期,也是摄影器材大放异彩的时候,各种想法、各种脑开、各种探索,五花八门的产品,是摄影器材最不受局限性和没有思维禁锢的时代,所以这一时期不仅是摄影术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摄影器材最繁华的时代。
我曾看过几本早期摄影器材的书籍,也参观过几位国内收藏古典相机的大佬,不能说没有见识,但是到了法国,到了专业的古典相机店,到了古典相机博览会,所见所闻,还是大开眼界,出乎意料,原来还有这么多没有见过的奇形怪异摄影器材,还有过这么多奇思妙想的时期。
在摄影的发展史上,前人做过了多少探索和努力,真的该向他们致敬。
但由于古典摄影器材主要在法国与英国,那时又是作坊生产,产量小,流通不畅,并没有走出欧洲,奔向世界有多少,主要还是留存在欧洲和法国。外界接触的少,研究的也少,所以在古典相机上能够讲清,把各个节点上相机都搞明白,需要不断的研究与学习,要走出去交流和见识。
所以在相机收藏领域,最难的是古典(或者高古)相机,这需要知识匹配,也需要深度挖掘,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就相机收藏的广度与厚度而言,古典相机,或者是高古相机,就是相机收藏文化的顶层,是相机收藏的最高阶段了。
真正的收藏,无论是哪个领域与种类,把玩的不仅仅是金钱或趣味,最后还是要归于文化。在文化上能展得开,收得来,最后完成一个学科的研究与探索。
所以古典相机将是未来相机的新热门,也将是最有文化吸引力的相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