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我国神舟飞船有待命飞船,天舟货运飞船也有了?还能这样做?
的确,看到这样的消息有点令人惊讶,我国居然开启了“双待命飞船”的措施时代了,这也是我国首次采取的这样的模式,真的是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同时具备应急状态,全面待命中,这也再次凸显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上的变化。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一步一步看看。
史上首次!天舟飞船待命中
的确,在我国天舟货运飞船发射前,我国主要就是神舟飞船待命,就如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其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就在地面发射场之中,执行待命救援任务,这里说的待命救援任务是保持这种状态,随时待命之中。
如果遇到了紧急情况,出现了太空大事情,我国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需要地面支持待命救援任务,这个时候我国就会采取措施,进行执行地面待命飞船发射。
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地面船箭组合体拿出来,发射,然后将会航天员带回地球,这一措施是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是以航天员为中心的措施,而且在全球范围之中,也只有中国有这样的待命飞船,其他国家都没有。
此前国际空间站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国也公开说明了,如果我国遇到了,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这些都凸显了我国航天领域不一样的策略,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也不是骄傲的事情,别人可重复飞船也可以,但的确这是我国航天之中最为特色的,也应该为航天竖一根大拇指,这不,万万没有想到,我国天舟货运飞船也出现了这样的航天策略了。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杨胜在进行天舟九号介绍的时候,天舟货运飞船除了首次带货6.5吨,天舟九号还实现了一个首次,就是首次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这是什么意思?
那其实就是我国天舟货运飞船也具备待命,随时发射的情况,我国天舟货运飞船跟神舟飞船一样,已经开启了采用组批生产的模式,统筹多艘货运飞船的研制工作,就如在确保上一艘天舟八号按计划执行发射任务的同时,提前完成了天舟九号的全部研制工作,这种全新工作模式,在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中尚属首次。
这也说明什么?那就是我国天舟九号发射之后,其天舟十号(暂名)也已经完成出厂准备,具备了发射条件。
所以,相当于天舟十号也是在发射场之中待命,随时可以发射,这就是我国采取的措施,史上首次,看到没?
我国如今已经实现了神舟飞船,货运飞船“双待命”的模式,这就是航天上的再次改变,是不是很强了?的确是很强。
神舟二十号乘组10月返回
对于中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任务来说,预计该乘组在执行大约6个月的任务周期之下,将在10月返回地球,而待命救援飞船也会执行“待命到10月”。
当然,在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之前,我国神舟二十一号乘组会率先进入到空间站之中,因为我国要在太空之中执行在轨任务交换,这个时候会出现6人同飞的情况,一般在交接时间在1周左右,然后就返回地球了。
所以,10月下旬,我国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又会进入到我国空间站的新一轮任务周期。
当然,说到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其实我国很早就已经确定了,选定了,航天员在训练之中,但是我国并没有公布具体的详细名单,需要进行保密,这也是我国每次乘组说明前一样的模式,一般在发射任务前数小时才会进行公布,大家拭目以待吧。
这其实也说明了,我国神舟二十一号任务的基本准备也全面完成了,就在等到时间节点的到来,这就是基本情况。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会有女航天员吗?
对于我国女航天员来说,其实人数并不多,其总计就只有3位。
神舟十九号乘组王浩泽肯定是没有机会的,才返回回来,不会那么快执行任务。
而王亚平,刘洋这两位女航天员在今年也亮相了,依照我国此前的说明,在年初就公布了其乘组选定,在进行训练,那说明了只要亮相了,就不太可能执行任务了。
所以,其实对于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来说,唯一还有可能执行任务的女航天员,就是香港女航天员。
这一位香港女航天员是属于第四批次的,然而呢?
这一次也可以基本排除了,因为在7月的时候,我国已经对外说明了,其香港女航天员最快需要明年才会执行任务,也就是说在神舟二十二号,神舟二十三号任务上,才有可能看到香港女航天员,这算是一个确定性的事情。
所以,大家是不太可能看到女航天员执行任务了,至少在神舟二十一号乘组上是不太可能遇到的,在明年才有可能看到,这就是基本情况。
不得不说,我国女航天员还是有点少,要是未来多来点女航天员,或许在任务上还会发生不一样的转变,因为女航天员执行任务的优势,优点还是不少,比如:
第一、女航天员在承担太空航天任务之下,其某些方面更加感觉敏锐、心思细腻,考虑问题周全,以及处理问题更注意方式方法,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较强,这可以在任务执行过程之中,具有明显的协调作用,这是女航天员比较细心的一面。
第二、男女航天员一起执行太空任务,可以在工作之中实现互补的模式,可使双方配合顺畅,积极主动,错误率少,毕竟从性格上来讲,那就是男女航天员基本上都不是一样的,在处理事情上也是明显有差异化的,所以,这是天生自带的,不是什么都可以替代。
第三,对于太空科学来说,特别是在生命科学上,其男女航天员的研究肯定是需要满足各个方面的共同研究才行,这样才可以使得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成果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所以,曾经大家看到女航天员执行任务少,而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培训女航天员执行任务,说明了其女航天员的占比在不断扩大之中。
所以,期待我国未来可以看到更多的女航天员执行任务,如果每一个乘组都可以看到,那么我国女航天员的圈层也会更多,这样也可以推动我国航天领域的不一样的变化过程,不一样的点,或许在各种研究之中创造不一样的研究成果,这就是基本情况。
只不过,如今可能看到一位女航天员执行任务都很少,但随着中国空间站的不断扩大,升级等等,未来更多的航天员同步执行任务之下,大家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任务执行,同步飞行的航天员更多,这个时候或许可以更加容易看到女航天员。
并且我国还在推动国外合作,此前与欧洲进行合作培训,就有女航天员,本来最初可以看到欧洲女航天员飞上中国空间站的希望,结果呢?欧洲不跟中国进行载人合作了,这事情也就搞一段了,等看看未来还有没有机会,这就是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