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元级便携音乐播放器市场正被中高端“小尾巴”解码耳放逐步挤压的当下,飞傲旗下子品牌翡声推出的JM21曾凭借高性价比策略突围——在亲民定价基础上,其超薄轻巧的机身设计、流畅的交互逻辑,以及契合大众偏好的调校风格,成功说服不少消费者在预算有限时优先选择独立的音乐播放器,而非为手机搭配外接设备。
随后定位更高的飞傲M21登场,与JM21相似的命名、同款高通骁龙680处理器、4.7英寸屏幕,甚至相近的机身尺寸,都难免让人产生疑惑:M21是否只是JM21的“换壳”版本?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对M21各方面的体验,来看看它到底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还是从更深层次提升体验的“基因重铸”?
飞傲M21规格表
颜色:钛金色、深蓝色
尺寸:约68mm×121mm×17mm
重量:约193g
主控:高通骁龙680
系统:Android 13
DAC芯片:CS43198×4
屏幕:4.7英寸(750×1334)全贴合屏幕
电池容量:4000mAh
电源:支持PD2.0和PD3.0 PPS快充
续航:单端15h、平衡12.5h
运行内存:4GB
机身内存/可用内存:64GB/约52GB
存储卡扩展:标准TF卡槽、支持2TB
耳机输出接口:单端3.5mm PO/LO/SPDIF+平衡4.4mm PO/LO
USB接口:Type-C USB3.0×1(充电/数据传输)+Type-C POWER IN×1(充电/独立供电接口)
蓝牙版本:5.0
蓝牙发射:AAC、SBC、aptX、aptX HD、LDAC、LHDC
蓝牙接收:SBC、AAC、LDAC
耳机输出功率1:L+R≥950mW+950mW(32Ω/THD+N<1%/平衡/大耳模式)
耳机输出功率2:L+R≥185mW+185mW(300Ω/THD+N<1%/平衡/大耳模式)
耳机输出功率3:L+R≥405mW+405mW(32Ω/THD+N<1%/单端/大耳模式)
耳机输出功率4:L+R≥45mW+45mW(300Ω/THD+N<1%/单端/大耳模式)
耳机输出功率5:L+R≥720mW+720mW(32Ω/THD+N<1%/平衡/高增益)
耳机输出功率6:L+R≥290mW+290mW(32Ω/THD+N<1%/单端/高增益)
信噪比:≥126dB(A计权)
底噪:<1.6μV(A计权)
输出阻抗:<1Ω
THD+N:<0.0003%(1kHz/-4dB@32Ω)
参考价格:1999元
熟悉飞傲各条产品线的用户应该知道,其型号命名遵循明确的规则:字母代表产品系列,首位数字代表产品代数,次位数字则标示产品定位。按照这一规则,M21作为M系列便携音乐播放器中的第二代入门级产品,是M11系列的迭代之作。此前,M系列第二代产品仅有M23,如今M21的加入,标志着飞傲率先完成该系列定位相对较低的两款产品的更新换代,而据官方透露的规划,定位更高的M25、M27预计将于2025年内发布,届时M系列将完成从入门到旗舰的全价位产品换代。
与JM21的13mm超薄机身相比,M21虽然厚度仅增加4mm,但直观上看起来明显还是“厚实”了些。不过相近的长宽尺寸与不到200g的重量,让M21依然保持了不错的便携性,整机形态酷似小屏手机,单手握持与操作都十分轻松。由于采用了同样尺寸的屏幕,所以M21带给我的正面观感和JM21类似——息屏状态下纯黑前面板的一体化视觉效果不错,亮屏后三边窄边框、底边稍宽的布局也维持了相近的屏占比。而“增厚”也不是坏事,M21的视觉效果更显扎实稳重,特别是在做工、材质等方面同步升级之后,它在外观方面带给用户的感觉相比JM21提档明显。
M21采用全铝合金机身,经过精细喷砂工艺处理,不仅触感细腻,金属光泽也更显高级。棱线分明的切割过渡让机身轮廓更具立体感,视觉层次丰富。背部所用的AG磨砂玻璃后盖与边框同色,通过表面类肤的柔润触感与金属机身形成鲜明对比,既提升了握持舒适度,又避免了全金属机身可能带来的冰冷感。机身边缘采用圆润倒角设计,握持时很舒适。目前M21提供了深蓝色和钛金色两种配色,前者的按键没有采用机身同色设计,而是钛金色,所以我更偏爱后者,因为整体性更强。仅从外观工艺的全面提升来看,M21的定价虽然比JM21高出800元,但在质感层面已值回一部分票价了。
背部除了FIIO Logo之外,还有我们熟悉的Hi-Res Audio和Hi-Res Wireless Audio两个小金标,代表M21通过了相关认证,在有线与无线使用时均支持高解析音频播放。值得注意的是,背部一侧靠下位置设有3个金属触点,这在我所接触过的便携音乐播放器中还没有见过,它是干什么用的?先卖个关子,咱们后面再说。
M21的4.7英寸屏幕有着750×1334的分辨率,像素密度达到326PPI,这确保了实际显示中图标与文字的清晰度,即使是近距离观看,它们的边缘也无明显像素锯齿。它的屏幕自带疏油涂层,能大幅减少指纹残留,保持操作时的顺滑感。作为日常使用Android手机的用户,M21对于该系统交互逻辑的适配让我很容易上手——侧滑返回、上滑回主界面等手势动作无须适应便能流畅操作,同时在播放界面的交互,打开、关闭应用时的快速响应,也让M21的触屏操作感受和Android手机无异。
在保持与手机一致的触屏交互体验基础上,M21通过更丰富的实体按键凸显其作为便携音乐播放器的专业性。在常规的电源开关、音量控制的基础上,M21的实体键还承担着音乐播放控制以及特有功能的快速切换。机身右侧是上一曲键、播放/暂停键和下一曲键的独立三键组合,左侧则是电源键、音量加减键和多功能键。其中电源键、多功能按键与右侧的3个独立按键一样,采用圆形设计,表面有同心圆纹理,音量加减键则是一体式长条形结构,表面处理采用哑光工艺。按键实操手感反馈力度均匀,伴随清脆的“咔嗒”声,质感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M21两侧的按键皆嵌入内凹区域,这种设计一方面保证了边框的平整性,另一方面更容易定位,方便盲操作。此外,机身左侧还配备两个实用的滑动开关——台机模式开关与HOLD锁屏开关,前者可一键切换至推力更大的输出模式,后者则能防止误触屏幕。
在同价位便携音频播放器中,M21的接口配置算得上“全能型选手”。机身顶部接口布局紧凑,包括3.5mm单端接口与4.4mm平衡接口。其中3.5mm接口支持耳机输出、线路输出与同轴输出功能复用,而4.4mm接口同样具备耳机与线路输出双重模式,灵活适配多种音频设备。
机身底部的双USB-C接口设计更是一大亮点。一黑一红的配色区分明显,黑色接口兼顾USB解码与日常充电功能,橙色接口则作为独立充电/供电接口。这一接口配置与同系列定位更高的M23保持一致,可见飞傲并未因为M21定位相对较低,而在核心的音频输出能力上降级,值得称道。
在USB-C接口旁边还设置有TF卡扩展插槽,采用无卡托的直插式设计,能够支持最大2TB容量的TF卡扩展。虽然M21内置64GB存储空间,但实际可用容量约为52GB,因此可扩展TF卡的设计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音乐存储解决方案。
飞傲在M21上实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功能——磁带模式。熟悉飞傲的读者应该知道,其近年来陆续推出了不少复古产品,包括磁带机、CD机、收音机和黑胶唱机,已构建起相应的产品系列矩阵。而这次在M21上,飞傲将复古基因与现代的便携音乐播放器进行整合,通过专属定制的磁带风格保护壳,打造出软硬件联动的体验。
这款保护壳不是单纯的外观模仿,而是在内部集成电路模块,与前面提到的M21背部的3个金属触点精准对接。当用户像安装磁带般翻开保护壳翻盖,将播放器放入时,触点与磁吸接头连接瞬间便会触发系统自动切换至定制化磁带UI——专辑封面变成磁带界面,磁带头的齿孔也转动起来。
此时,用户通过保护壳顶部的多个实体按键进行操作,按键设计、布局也和磁带机相似,操作时机械质感的“咔嗒”声带来一股物理交互的真实感。配合预设的复古音效EQ,从视觉、触觉到听觉全面复刻Walkman时代的经典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屏幕在还原磁带机质感的同时,还能实时显示编码格式、采样率等信息,实现怀旧风格与实用功能的平衡。
保护壳的细节设计很考究,采用高韧性PC和高透PC材质的组合,整体质感与M21呼应。翻盖的磁吸开合设计,操作时的手感不错。同时两侧还有稍稍凹进去的卡位结构,让开启时的体验更轻松。背部双圆孔设计便于手指顶推机身,取出操作流畅自然。这款磁带风格保护壳为官方选配配件,原价149元,购买M21时加购仅需100元。
除了这款特色保护壳,M21还标配了硅胶保护套,同时提供皮质保护套供用户选择。
如果说M21的外在质感层面相比JM21的提升已经值回一半价差的话,那么M21内部元器件的全面升级,则是另一半价格差异的关键所在。
图/飞傲官网
在核心的DAC配置方面,M21采用4颗Cirrus Logic CS43198芯片组成矩阵架构,构建了全平衡八通道差分输出电路。这一设计不仅显著提升了动态范围表现和总谐波失真控制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多DAC协同工作机制,大幅优化了大动态信号下的声道分离度。在解码性能上,无论是本地播放还是作为USB DAC使用,M21均支持最高384kHz/32bit PCM及DSD256格式;当作为USB Audio设备应用时,更可支持高达768kHz/32bit PCM及DSD512格式的解码能力。
图/飞傲官网
耳放部分采用前后2级分离式电路设计:前级由2颗OPA1692高精度运放完成电压放大,后级通过2颗SGM8262-2独立扩流电路提升电流输出能力。这里就得说说M21的台机模式,当用户将电源接入其2个USB-C接口中任意一个时,打开侧边D.MODE开关,便能打开台机模式,此时屏幕右上角会出现台机模式图标。在该模式下,USB口直接给M21供电,不对它的电池充电(不过当电池电量低于15%时,即便开启台机模式,电源接入USB-C口也会强制给电池充电),也不消耗电池电量,实现对电池的隔离与保护。
与台机模式搭配的是大耳模式。当支持PD 2.0/3.0的电源适配器连接到M21红色的POWER IN接口后,原本只有高、中、低的增益选项,会多出一个“大耳模式”,打开它后M21会自动切换至高压供电,实现21Vpp(300Ω)的峰值驱动电压,使得其4.4mm平衡口下的输出功率可达950mW(32Ω),对比高增益下750mW(32Ω)的输出功率,提升幅度相当大。
图/飞傲官网
M21采用分区式架构设计,将数字模块与模拟模块进行物理隔离,并配备独立屏蔽罩,有效抑制数字电路对音频信号的干扰,同时优化散热效率。在供电设计上,设备采用数字与模拟电路分路供电方案,其中模拟部分进一步细分为DAC、耳放等多路独立供电系统。音频电路采用高精度薄膜电阻与低温漂移电容,关键电路节点配置十余颗低阻抗大容量钽电容,确保信号传输品质。此外,M21搭载飞傲定制的小型化有源晶振,经过严格的飞秒级筛选,保证时钟信号的精确性与工作稳定性。
在无线音频传输方面,M21搭载基于蓝牙5.0标准的蓝牙芯片,支持双向蓝牙传输功能。蓝牙发射可支持SBC、AAC、aptX、aptX-HD、LHDC及LDAC等主流高清编解码协议,确保音频信号以更高的质量传输至蓝牙耳机或音箱。蓝牙接收则支持SBC、AAC与LDAC三种格式,能与主流手机、平板等设备实现高效连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无线聆听需求。
M21内置电池容量为4000mAh,使用3.5mm接口听音乐最高续航可达15小时,4.4mm平衡口下则是12.5小时。它的POWER IN接口支持20W PD快充技术,能够快速补充电量。
M21采用高通骁龙680作为主控,搭配4GB内存,用在基于Android 13深度定制的系统上,不论是音频播放相关的App,还是其他类型的应用,使用体验丝滑流畅,不输手机。M21具备安卓模式、纯音模式、AirPlay、USB DAC模式和蓝牙接收模式在内的5种工作模式,可满足用户在多种应用场景下,搭配不同设备使用的需要。
系统界面的下拉菜单集成了众多音频相关设置选项,包括工作模式、增益、均衡器、数字滤波器模式和两个接口输出选择等,用户无须频繁进入深层设置菜单即可完成主要功能的设置或切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均衡器,不仅包含多种预设音效,还支持专业的全局10段PEQ调节,让用户能够根据个人喜好与耳机特性,对声音进行精细化调整。
试听部分,我选择FH19作为入耳式耳机代表,并加入森海塞尔HD600头戴式耳机考验它的大耳模式。
搭配FH19试听,接入4.4mm口,用中低增益即可。M21能很好地展现耳机推挽式双动圈在低频上的优势,鼓皮振动的起落干脆利落,回弹速度兼具力度与控制,毫无多余共振,量感也在水准之上。中频展现出绵密质感,歌者声音细节纤毫毕现却无刺激感,齿音控制得当,有着恰到好处的润泽感。歌者的位置微凸于伴奏背景,层次分明,契合流行乐表达。高频泛音丰富,延伸至极高频时仍保持细腻,无毛刺感。
接入PD电源,将HD600插入4.4mm口,打开大耳模式,120级下40~50的音量便足以让它在不同音乐中发出适听声压。这套组合下耳机的声场舒展开阔,大编制音乐场景下的空间感清晰可辨,各声部交织时分离度不错,虽无夸张解析,却拥有较好的整体协调性。我很喜欢它的人声表达,人声结像立体,细节丰富却不刻意凸显,男声醇厚、女声温润,有着一股老派Hi-Fi的韵味。低频扎实不发虚、高频稳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大场面下低频的凝聚度相比台放还是有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M21内部发热控制得不错。在熄屏状态、开启台机模式和大耳模式下试听半小时,通过热成像仪观察,M21的机身前后以及两侧边框的最高温度仅在33℃左右。不过亮屏状态下升温会比较快,15分钟后正面底部最高温度会冲到40℃以上。
结束对M21的体验后,我们现在可以回答大家对于它和JM21关系的疑问了——M21并不是JM21简单的高配复刻。若将JM21视作千元价位的实用之选,M21多出的预算投入则可以全方位转化为体验的提升。从质感升级的机身材质、更具格调的设计细节,到规格更高的元器件配置与媲美台式设备的输出性能,M21更像是中高端技术下沉的产物,通过越级实力拔高了2000元以内便携音乐播放器的体验标准。而飞傲赋予M21的复古基因也成为其在市场中独树一帜的特色。磁带模式不仅致敬了Walkman时代的经典,更在功能之外增添了情感共鸣。在2000元内的便携音乐播放器市场中,M21凭借均衡的音频素质、多元场景的功能适配与丰富的拓展潜力,展现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对于希望以不多的预算,用一台机器便能满足多种应用需求的消费者而言,M21无疑是兼顾音质表现与使用体验的安心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