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T时报
人工智能正在对全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万物皆AI,在千行百业奔赴“AI大厦”之时,不要忘记这座“AI大厦”能建多高,取决于它的地基有多坚实。中国通信运营商正在打造一个AI时代的云网融合底座,而组成这一底座的全产业链,都必须坚实、可控、安全。
7月18日,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在上海召开,聚焦网络筑基、科技赋能、产业革新、消费升级、安全护航五大领域,与各界共探数字技术融合创新的新范式。在此次大会上,海光作为中国联通核心算力供应商,展示了双方在算网融合、政务云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深度协同成果。“海光与联通的合作已从技术适配迈入联合创新深水区。双方共同打造的‘虚拟化+云原生’双引擎基座以及新一代办公终端,正为通信行业国产化转型树立标杆范式。”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通信行业总经理高明在接受包括《IT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AI时代,通信运营商打造的云网数智融合新基建,都要从一颗“中国芯”开始。那么,“中国芯”如何推动通信行业自主可控的算力生态建设?
新底座“中国芯”融入“国产云”
近年来,联通内部应用全面向云端迁移,外部用户对云平台的全栈信创能力、生态兼容性及等保国密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标准,而这也正是运营商主导的“国产云”所面对的共同环境——“国产云”需要从“中国芯”开始,完成全链自主可控的生态建设。
海光自主研发了国内唯一全精度通用AI加速卡DPU,从多模终端到通算底座,从AI智算底座到开发套件,全面兼容市场主流生态、全图谱的产品,大幅降低国产替代进程中的迁移技术难度,节省时间、人力与资金成本,成为“中国芯”的重要力量之一。
由此,一场“国产云”与“中国芯”的重构便开启了。
从2019年开始,海光陆续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的“三朵云”合作,历经严格的测试与筛选,也配合运营商及相关政企用户,对其自有软件等进行相关适配与调优。“通信行业自身研发力量非常强,对新款芯片及相关产品的引入要求很高,在多年合作中,也推动海光产品有了很大提升。”高明对《IT时报》记者表示。
联通数科基于海光芯片自主研发的“虚拟化+云原生”双引擎云基座,构建起覆盖IaaS、PaaS、SaaS的纵深一体化产品体系。双方深度协同打造的国产云计算平台,不仅实现了“一云多芯”的混合部署与全栈信创一体化,更显著提升了系统吞吐量与网络转发性能,得益于联通云自研的CULinux内核与海光处理器的深度适配。此外,联通云还借助海光处理器的CSV安全虚拟化技术,构建起安全可信的云容器环境,满足国家及行业合规要求,筑牢业务数据安全防线。
通信行业是海光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如今,海光芯片在金融、科教、政府等全行业占据了较大份额。高明表示,这几年伴随信创和国际化替代的需求,海光已在通信行业站稳脚跟。
新基建 从“用起来”到“用得好”
国产化转型过程中,软硬件生态兼容性不足,迁移成本高等成为核心痛点,如何破局?
“国产化转型最大的困难是突破最初的生态,大家已经形成对国外产品的使用习惯和认可度。”高明认为,海光产品的高兼容性和高性价比是生态破局点。
高明也指出,从“用起来”到“用得好”是没有捷径的。“即便产品生态好,也要和用户的所有软件、合作伙伴的所有软件做数据调优,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积累。”
从云端到终端,海光以芯片为核心,构建起“云-网-数-智-边-端”一体化的业务矩阵,而这正契合通信运营商数智化转型的方向。海光以“性能+生态+安全”三位一体能力破局,既能为云端核心算力提供支撑,又能夯实终端应用基础,实现从云端到终端的全场景覆盖。
走进中国联通的营业厅、客服中心,业务高效稳定地运行着,办公环境实现了自主安全可控,这背后也是海光芯处理器打造的终端侧安全能力。
不止于终端场景,海光算力已延伸至人工智能等核心赛道。海光与中国电信天翼云联合推出基于CPU+DCU的智算一体机,注入主流大模型,就能实现一站式交付。智算一体机的底座整合了天翼云智能AI应用、云管平台及推理管理平台,搭配海光芯与基础软件栈而成。
一方面,海光芯与天翼云智能AI软件要深度协同,才能满足复杂业务需求;另一方面,DCU兼容主流AI框架推动业务快速上线,再加之全国产化方案为私有化部署提供全流程隐私防护。这两方面直击用户对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痛点,最终实现软硬一体化极速上线、稳定可靠运行及降本增效的效果。
在网络可视化、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海光均以性能、安全、生态能力提供核心算力,真正实现从云端到终端、从传统业务到新兴领域的全域覆盖。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通过“光合组织”、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海光推动了通信行业的产学研合作与新技术攻关。
在通信运营商算力自主化转型中,海光已携手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共同构建起覆盖全国IT云、CT云与公有云算力基座,支撑多场景业务应用矩阵,加速AI智算新底座、云网数智融合新底座的国产化替代,构建更具弹性、更安全可控的算网融合体系,助力通信行业云网数智融合,为AI时代打造坚实、可控、安全的新数字底座。
在这一长远的国产化征程中,海光逐渐建立起数据中心、桌面终端与AI智算等全产品图谱,随着生态动能的注入,“中国芯”也从“用起来”走向“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