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发布了生物育种领域的自主科学发现系统——“丰登·基因科学家”。
“‘丰登·基因科学家’是在种业大模型‘丰登’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的科研智能体,就像‘AI科学家’一样,能模拟分子生物学家自主开展作物基因功能研究。”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董楠卿表示,在其辅助下,科研人员在主粮作物中成功发现了数十个此前未被发现的基因功能,并获得实验证实。
据介绍,作物育种的核心是精准改造基因组以优化农艺性状。长期以来,基因功能研究只能依赖人类专家,经验积累周期长,研究效率难以提升。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和中国农业大学组成的联合团队在2024年发布了种业大语言模型“丰登”,助力生物育种提升从业者的研究和实践效率。现在,“丰登·基因科学家”进一步改变了生物育种领域的科研范式,在提高科研效率的同时,提升作物品质和缩短育种周期。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青年科学家杨帆介绍,“丰登·基因科学家”具备了三项核心科研能力:一是知识总结归纳,围绕“基因调控哪些性状”以及“性状关联哪些基因”等关键问题,自动整合全球作物研究领域98%以上的相关文献,构建“基因-性状-环境”关联图谱。二是“基因-性状”关联预测,突破传统推理方式,自主实现全基因组范围的关键基因筛选。三是实验推理与设计优化,模拟专家推理过程,自动完成从假设提出、实验设计到结果分析的完整科研流程。(记者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