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连日来,我市各地开展“大学生文明实践暑期行”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以文明实践为纽带,让大学生走进我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实践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快看,机器人站起来啦!”7月25日下午,广德市祠山街道暑托班教室里传来阵阵惊叹与欢笑。在“机器人总动员”课堂上,滁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暑期文明实践队员李坤通过编程指令,让原本静置的机器人缓缓站立,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
“输入这段代码,它就会‘听懂’指令,和你握手哦。”李坤一边操作演示,一边耐心讲解编程原理,孩子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机械臂的每一个动作。随着孩子们齐声喊出指令,机器人不仅站了起来、稳步走动,还转身与小朋友握手、拥抱,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这是滁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智绘星光”暑期文明实践队
开展的特色活动现场
实践队员们依托专业优势
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带领孩子们开启奇妙的科技探索之旅
用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架起科技与童心之间的桥梁
让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青少年成长的细微处
从“机器人会不会梦见电子羊?”的懵懂提问,到围绕AI原理的踊跃互动,孩子们的思维火花在实践课堂中被悄然点燃。“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我知道,科学探索的种子已经悄悄播下。”实践队员程正波深有感触地说,这正是暑期文明实践中“科技赋能成长”的生动体现。
“智绘星光”暑期文明实践队是滁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学生为主体组建,队员们带着专业知识走进基层,通过科技启蒙赋能乡村基础教育,用“AI”力量弥补数字鸿沟,让文明实践的温暖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此次暑期文明实践活动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为核心,除“机器人总动员”外,队员们还向孩子们展示了豆包、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软件的功能,演示了可灵AI、即梦AI等图像生成类工具的奇妙效果,系统讲解了少儿编程基础知识,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同时,实践队还结合基层需求,开展课程辅导、心理疏导、普通话推广等志愿服务,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手工制作活动,全方位助力青少年成长。
来源|文明宣城综合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