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四大痛点尚需破解
创始人
2025-08-05 22:22:07
0

转自:北京青年报

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充满了未来感

北京联讯科技的全套设备打通线上线下服务

老年人正在体验搭载智慧养老照护系统的护理床

外骨骼机器人助力腿脚不便的老人行走,手功能康复训练一体机精准引导患者恢复抓握能力,智能养老机器人可用AI语音交互缓解独居老人的孤独感……一大批充满智慧的养老机器人产品日前亮相首届北京智能康养机器人应用大赛,不仅勾勒出未来智慧养老的生动图景,也昭示了行业发展方向。正如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五花八门的养老机器人也搭载了AI大脑,试图用更全面的功能、更温馨周到的服务去解放人力、提供关怀。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多家企业发现,目前我国智能康养机器人尚处于起步阶段,包括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智能化所依赖的数据基础不足等痛点亟待破解,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通产品到家的最后一环。

痛点一:数字鸿沟

老年人如何跨越鸿沟养成使用习惯?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养老机器人产品,如何让老年人能够上手使用是关键。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院长吕泽平感触良多。他表示,养老机器人的交互设计是核心问题。部分智能产品基于正常人的使用逻辑来开发,未充分考虑老年群体认知功能下降的复杂性,老年人普遍存在感知觉退化,比如听力、视觉、触觉、本体感觉障碍,导致老人与设备交互困难。许多机器人操作复杂、屏幕过小、反馈机制不友好,加剧了老年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数字鸿沟”。

用户端,老年人对智能机器人的接受度有限,思维和使用习惯需要培养。北京联讯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新表示,推广中发现,部分老人基于省电习惯会关闭设备。北京海百川科技有限公司CEO孙博也坦言,在情感陪护机器人试验阶段,部分老人对冰冷设备、金属外观、复杂屏幕存在抵触情绪,或缘于害怕或缺乏信任而不敢接触。“因此我们尝试赋予机器人真人形象、触感和皮肤,提升交互真实感。”

养老机器人也会在养老机构中使用,作为亦庄养老照料中心的“金牌护理员”,闫智翔坦言,如果新设备真的能提升交互效率,同时保证安全,护理员会主动推荐老人使用,从而逐步建立起老人的信任感。

痛点二:需求匹配

需求多样如何避免“闭门造车”?

康养场景的核心是“与人打交道”。现实中,老人的生理特征、情感需求、生活习惯千差万别,这让“造什么样的机器人”“怎么让机器人有用”成为企业需要思考的关键命题。北青报记者发现,目前跨界进入养老领域的科技企业团队普遍年轻,对老人实际需求、想法、生活习惯了解不足。如何深入老人群体,精准把握需求是关键。

吕泽平表示,现实中,老年人个体情况差异大,个性化需求繁杂,如腰疼患者与膝关节障碍者需求便大相径庭。但目前一些智慧产品功能冗余,集合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实际上老人按照自己需求、常用的可能仅需一小部分,而多种功能的叠加造成机器人体积笨重、成本高昂。“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或许其中集合了成百上千种功能,但老人常用的可能只有5种。未来或许可以开发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更加个性化的产品。”

作为护理员,闫智翔也有自己的观察:“养老机器人每年都在更新迭代,有些机器人技术很先进,但其实部分功能是为‘想象中的老人’设计的。以我所在的养老机构为例,入住老人大多高龄,认知、听力、行动能力等生理功能普遍下降,但是如今市面上的一些养老机器人需要老人给它发出指令才能有下一步操作,但失能失智老年人很难顺利完成这个过程。如果机器人只能等着被指令,那它的功能就只能停留在理论上。”

痛点三:数据匮乏

如何夯实应用场景的数据基础?

要让养老机器人更加智慧,海量的数据是关键。北青报记者采访发现,数据问题是企业在研发阶段面临的一大难题。真实世界中应用数据的匮乏确实令企业感到掣肘。“目前全国有许多行业领先的科技企业已经能够采集到海量的数据库,串联起了整个数据生态,但对于起步阶段的康养机器人企业来说,深入养老院、社区这些具体场景中采集的数据十分有限。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将一些头部企业的公共服务数据进行脱敏后开源共享,打破企业间的数据壁垒,帮助我们这些垂直赛道的企业完善软件,也有助于降低全行业的研发成本,加速技术迭代。”孙博说。

人形机器人的数据获取方式也有其特殊性。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算法专家纪俊杰也提到,不同于大模型可以找到现成的数据库去灌输、训练,具身智能所依赖的数据主要来自机器人的运行数据以及人去操作机器人所产生的数据,目前也只能通过人员带着机器进入到特定的场景中去运行、采集数据,但目前团队进入老年人家中或者养老院等场景的机会不多。

此外,与数据相关的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也是不少老年人及其子女所关心的重点,需要科技企业为养老机器人加固“安全锁”。

痛点四:价格高昂

成本居高不下如何提高可及性?

一位参与体验的老人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的养老机器人普遍比较“粗犷”,体形偏大,放在家里不仅占地方,而且功能相对单一。关键是价格昂贵,比如一些智能护理床,其实更适合养老院或者医疗机构,很难走入普通家庭。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现场参赛的机器人中,一些机器人以及智能配件,便宜的几千元、一万出头,但大部分机器人产品价格以万计,一些科技含量更高的机器人售价高达几十万元,高昂的价格正是养老机器人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最大挑战。

一位团队负责人透露,从成本结构来看,当前康养机器人的硬件成本仍处于高位,例如单只机械臂成本约5万元,双机械臂配置则达10万元,若叠加防水等特殊功能,单只机械臂成本可升至50万元,全套设备成本轻松突破百万元。这一价格水平远超普通家庭的消费能力,因此短期内市场放量仍依赖机构端需求。此外,老年人需求多样,个性化、定制化生产与规模化量产也是一对矛盾,亟待破解。

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永涛坦言,目前许多养老机器人产品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许多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研发成本、人员成本、材料成本都不低,尤其是想做得长远,企业不会贸然地降低自己的标准。未来若需求扩大实现量产,相信成本会很快降低。”

文并摄/本报记者 蒋若静

责任编辑:冯莉(EN01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米2025 ChinaJoy... 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盛大启幕,为期四天...
江苏南通:从卫星到海底电缆,高... 2025年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汤姆猫:公司确立了“AI+IP... 证券日报网讯 汤姆猫8月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在AI业务上,公司确立了“AI+IP+A...
华民股份1亿元跨界投资机器人:... 华民股份在光伏业务连续三年亏损的困境下,正式宣布进军机器人赛道。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投资不超过1...
复星旅文携手阿里云,打造文旅A...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携手阿里云,于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计划,旨在通过全栈AI技术推动文旅产业的智能化革...
希诺智能医学取得翻转驱动组件专...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希诺智能医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翻转驱动...
浙江首单!数字金融新样本落地杭... 近日,浙江省首单数据资产融资租赁业务项目在杭州落地,浙江浔象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设备设施+数据...
侵吞巨额科研经费!一高校书记被... 本文转自【人民网】; 大搞学术腐败;与他人串供,伪造、转移证据;违规决策,侵害群众利益;利用职务便利...
2025 年 7 款小米录音转... 其实呢,选录音转文字软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好不好用”“够不够用”“稳不稳定”。今天咱们就把2025...
赛道Hyper | 高德地图A...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8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高德地图宣布完成全面AI化改造,推出被其定义为“全...
德兰明海取得电量检测电路和储能...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养老机器人四大痛点尚需破解 转自:北京青年报 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充满了未来感 北京联讯科技的全套设备打通线上线下服务 老年人...
200多家企业已参展!高交会亚... 中国科技领域展会的“奥林匹克” 优质展位已然告急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经...
苏州帕特伟精密机械取得粗加工转...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帕特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粗...
OpenMind要做人形机器人... 许多公司专注于制造机器人,或开发帮助机器人移动、抓取物体或与周围世界互动的硬件组件。而OpenMin...
研究发现全新物态“量子液晶” 新华社华盛顿8月4日电 由美国罗格斯大学牵头的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量子液晶”的全新物质状态,这将有助...
北京延庆集中查办一批医疗器械经...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延庆区执法人员在对辖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专项检查中...
赛道Hyper | 星际之门扩...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7月下旬,OpenAI与甲骨文宣布合作开发额外4.5GW的“星际之门”数据中...
原创 大... 2025年7月1日,位于智利的ATLAS系统(小行星撞地预警系统)捕捉到了一个暗淡移动的光点,起初,...
100万行代码、跨界逆袭……他... 让机器“一点就通” 工人能轻松操作和控制设备 把设备连上网 远程监控数据、预测故障 让工厂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