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蒋彧淼 通讯员 朱亚忠
本报讯 “这个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延迟问题,用模块化改造就能解决!”近日,在位于嘉兴国家高新区的浙江汇捷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浙江青年工匠”王珂手持平板电脑,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向企业技术人员拆解方案。
这场“技术问诊”,正是秀洲区“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的生动缩影。连日来,浙江微控智造有限公司的“浙江工匠”沈伟与“浙江青年工匠”王珂带领团队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此次行动主要通过实地考察、技术交流、案例剖析等多种方式,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设备运行及数字化管理展开了深度“诊断”。
针对企业提出的生产效率瓶颈和智能化改造需求,拥有20多年精密制造领域经验的沈伟提出了“工艺标准化+智能监控”的优化方案,从原材料检测到成品出库全流程植入数据节点。他表示:“高质发展既要依托技术创新,也要重视基础工艺的精细化打磨,只有‘软硬结合’,才能让智能化真正落地生根。”
面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断层“梗阻”,王珂现场手绘改造示意图:“从核心设备加装智能模块切入,三个月就能打通数据链路,成本直降三成。”“模块兼容性怎么解决?”企业技术员追问。王珂立刻调出手机案例库:“这是之前同类改造的适配清单,照此推进保准可行。”
座谈会上,沈伟带来的精益管理手册被争相传看。“工匠精神从不是闭门造车。”他翻到团队协作案例强调,“去年攻克精密轴承难题,靠的就是老带新、强带弱的‘师徒战队’。”这话让技术骨干小陈豁然开朗:“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团队协作才能让创新持续发力。”
拿着满满三页纸的整改建议,浙江汇捷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经理薛飞感慨不已:“工匠们带来的不只是技术方案,更是打破思维定式的‘金钥匙’。原来数字化转型不用‘大拆大建’,找对切入点就能‘小步快跑’。”他当场宣布成立专项攻坚组,全力落实改造方案。
眼下,浙江正加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劳模工匠作为产业升级的“主力军”,以“创新争先、实干兴企”的姿态活跃在助企一线。据悉,今年初以来,秀洲区已有百余名工匠深入千家企业开展技术帮扶。“制造业升级就像爬楼梯,既要冲劲也要稳劲,我们就是帮企业找最省力牢靠的登梯方法。”沈伟的话道出了工匠群体的初心。
“‘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不仅是工匠精神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更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鲜活实践。”秀洲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全区进一步扩大专项行动覆盖面,鼓励更多劳模工匠深入企业一线,让更多“技术火花”加速转化为“产业硕果”,为全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