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与实干的交响乐章中,中联重科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宣告一个中国装备制造巨头的梦想与担当。近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吉利星座04组卫星,其中一颗尤为引人注目——“中联重科号”卫星,它如同一位使者,将中联重科的足迹从坚实的大地延伸至遥远的太空。
这颗卫星不仅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首颗企业冠名卫星,更是中联重科科技创新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它象征着中联重科从南极冰川的科考站,到超级工程的建设现场,再到“一带一路”的全球布局,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以“大国重器”书写着中国制造的辉煌篇章。
回望过去,1992年,一群怀揣“产业报国”梦想的科研人员,将科技的种子播撒在广阔的天地间。三十余载风雨兼程,中联重科始终坚守初心,将“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作为行动指南。从南极的冰雪世界到雅鲁藏布江的滔滔江水,从国内的超级工程到国际的广阔舞台,中联重科的产品无处不在,展现着中国制造的坚韧与智慧。
这份责任与情怀,深深烙印在中联人的心中。在去年的央视春晚长沙分会场上,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的壮观景象令人震撼,数十台机械组成的强大阵容,与《星辰大海》的旋律相得益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那一声声“我们造的!”不仅是中联人对自身事业的自豪,更是对家乡、对国家的深情告白。
“中联重科号”卫星的发射,不仅是对过去辉煌历程的致敬,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展望。它标志着中联重科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颗卫星如同中联重科在太空中的眼睛,将助力企业实现全球服务的精准触达,无论是遥远的极地、荒凉的沙漠,还是高耸的高原,中联重科的服务都将如影随形。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佼佼者,中联重科始终将创新视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依托8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中联重科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7800件,主导制修订了570余项行业标准。从国内首台超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到全球最长的碳纤维臂架泵车,再到全球最大的全地面起重机和高空作业平台,中联重科以一系列“世界之最”和“世界首创”,不断刷新着行业的记录,引领着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潮流。
未来,中联重科将继续以智慧产业城为核心,打造更多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依托海外研发制造基地和业务航空港,构建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同时,企业还将积极探索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卫星通信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服务,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