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鉴”亩均英雄②|合肥经开区:以“存量”换“增量”
创始人
2025-08-23 14:20:33
0

在合肥经开区紫云路南侧,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智造基地,车身车间14万平方米的巨大空间里,1200台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流水线上每隔2分钟就有一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

难以想象,三年前这里还堆满生锈的钢材,闲置的土地“牵手”大众汽车后,成片建成高标准智能化厂房,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零增地”落户。近年来,合肥经开区积极融入产业发展大局,做活土地文章,以“存量空间”换“增量发展”,亩均效益稳步提升。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52.1万元/亩,年均增长14.5%。连续三年规上工业企业总营业收入、亩均营业收入、职工人数、全员劳动生产率4项指标位居合肥市第1。

“亩均尺”量出发展新空间

当安徽汽车产业蓬勃兴起之时,合肥经开区便面临核心课题:在土地资源紧约束下,如何支撑首位产业腾飞?答案写在合肥经开区紫云路南、宿松路西的工业区块里。

此前,这里是安徽江淮汽车乘用车生产基地,因市场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厂房闲置、土地未建,整体利用效率不高。为实现大众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推动首位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动能,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创转升”办公室积极对接大众公司及江淮集团,全程推进双方合作谈判,引介新项目选址;跨部门从规划、经济、城管等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门机构,紧盯低效企业所需,安排专人从事原低效土地处置等工作。通过政府主动服务、国有平台公司收购盘活、片区整体规划、“改造+新建”模式等措施,合肥经开区利用大众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共盘活1400余亩存量用地和闲置资产,亩均税收由原先的4.18万元/亩提升至245万元/亩,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可以说,创新实施‘土地创转升’计划纲领是大众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经开区“创转升”(创新转型升级)发展行动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立足解决低效用地、低端产能、低效企业等难题,实行产业优胜劣汰,激励和引导企业“亩均论英雄”。管委会下设办公室,集中精力实施改革攻坚,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有了“正向激励”还远远不够,“亩均论英雄”改革仍需“反向倒逼”企业发力转型升级。合肥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对区内所有“占地工业企业”引进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每年实行绩效评价。将全区内300多家工业用地企业分为ABC三类差别化管理(A类企业引领发展、鼓励B类企业改造提升、倒逼C类企业提质转型)。同时,不断迭代评价办法,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给予额外加分,形成综合企业亩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创新能力的科学评级,全面体现“亩均、创新、绿色”的高质量发展理念。

抓产业规划落地、抓企业效能提升、抓低效土地盘活……“合力”推动低效空间转换,合肥经开区亩均效益稳步提升,释放出惊人能量。“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由17.7万元提升至37.4万元,年均增长15.9%;亩均营业收入由427万元提升至1053万元,年均增长19.8%;亩均利润由16万元提升至31万元,年均增长13.8%。其中,大众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腾挪术”激活产业生态链

在大众汽车产业园周边,大众电池包、西德科座椅、延锋驾驶舱及前端模块总成等项目已入驻园区,园区内汽车产业链上核心供应商的厂房星罗棋布,形成合肥经开区独有的“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围绕战新产业链增链补链延链,充分发挥平台公司运营载体作用,加大对低效用地的收购或通过市场嫁接转让,推动低效土地腾笼换鸟。区属国企海恒集团通过收购方式共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约2620亩。

“大众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主要包括工厂、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其中,核心零部件产业园用地总面积675亩,系海恒集团通过分割转让方式出资收购原江淮汽车名下2965亩低效用地中的未建部分。”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恒集团还收购了原熔盛机械、景智电子等低效土地,为大众安徽预留二期生产基地打造产业链,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完善后期上市配套服务功能。

面对发展空间不足、产业能级不强、配套设施不全的挑战,合肥经开区以“片区—单元—项目”成片化整合资源促进要素集约,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研究制定了紫云路南侧片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衔接上位规划将该片区划分为五个更新单元。其中JK-09-B更新单元,总面积约125.61公顷(零新建),以更新改造、拆除重建并举的更新方式,差异化精准盘活老旧厂房。重点更新以大众安徽为平台,带动周边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功能和布局,提升高端生活品质、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完善整体片区的产城融合度。

2016年以来,合肥经开区充分发挥盘活土地的作用,成功引入了哈工大机器人、大众安徽等多个优质项目,加快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的正向流动,产业空间焕新升级。战新产业集群化取得突破,目前已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三大战新产业和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终端、快速消费品、公共安全六大主导产业的“3+6”产业体系,战新产业跃升创新前沿。大众安徽项目达产后,将形成36万辆实际产能,年销售收入约580亿元,年缴纳税收约32.8亿元,核心供应商园区将形成年产值约187亿元,年缴纳税收约2.5亿元,有效推动合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从闲置厂区到智能工厂的蝶变,合肥大众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印证了“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现实力量。这不仅是土地产出效率的质变,更是一个区域在有限空间内突破发展瓶颈的战略智慧,以创新机制唤醒沉睡资源,方能打开产业跃升的“无限元”。(安徽经济报记者 郑宇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宇宙新纪录!天文学家捕获史上最... 近日,科技界传来了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据报道,一个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在2025...
精彩亮相!邯郸无人机企业亮相第... (来源: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8月22日,第33 届广州博览会在中国进出口...
自主飞行巡逻!冰城公安建成全市... 日前,哈尔滨市公安局创新构建“人巡+车巡+机巡”智慧警务新模式,在防洪纪念塔街面警务站建成全市首个无...
微短剧出海,“长优”才能“长红... 中国微短剧出海有多火?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超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APP,比去年同期...
天元智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天元智能(60327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中国电信廊坊分公司 构建企业安... (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萌 通讯员 刘文成)8月18日,中国电信廊坊分公...
机器人迎来商业化拐点 产业发展...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具身智能机器人已从研发元年、量产元年迈入商用元年。”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
原创 升...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漫漫征途中,航天技术的演进与无畏的探索精神相辅相成,引领着我们跨越星辰大海,不断拓展...
专访华为冯军伟:湖北数智化转型...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初秋的宜昌,长江奔流不息,正如数智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势头。8月20日,华为中...
企业微信启动近3年来最大规模更... 企业微信5.0来了。 这或许是近3年来,企业微信最大规模的一次更新。 2022年2月企业微信4.0发...
原创 2... 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2000-4000元价位段成为众多用户换机时的重点关注区间。这个档位不仅能够...
这场三晋文化盛宴,等你来打卡 8月21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太原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7万平方米展出空间、七大专题展馆...
原创 量... 咱今天来聊聊一个特别神奇的事儿,就是量子纠缠现象能不能用来搞星际通信,解决那老长老远距离的信息传递难...
“最好的研发在客户车间” 证券时报记者 康殷 凌晨的实验室,天赐材料界面研究工程师陈工紧盯着监测屏上跳动的曲线——这是他连续第...
谷歌的前CEO施密特和中国人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 谷歌的前CEO施密特和中国人聊天时,一直认为中国的大模型落后美国2~...
月球“晚年”为何还有火山喷发?...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的起源演化备受关注。科学界普遍认...
石化机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石化机械(00085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遇鉴”亩均英雄②|合肥经开区... 在合肥经开区紫云路南侧,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智造基地,车身车间14万平方米的巨大空间里,120...
触乐怪话:软索任史无前例掌机大...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去年9月,我在当时的一篇怪话提到,...
青海首个慢病管理人工智能检测系... 中新网西宁8月23日电 (张雪萍 孙睿)记者22日从台州援青茫崖工作组获悉,青海首个慢病管理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