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测试桩智能电位采集仪是阴极保护系统中用于电位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核心设备,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功能特点
高精度数据采集:采用高精度传感器,能实时采集管道的通电电位、断电电位、自然电位、交流干扰电位等数据,电位采样范围一般为0V-3.000V,采样误差小于 5mV,采样速度不小于10个/S。
多种工作模式:支持定时采集、连续采集、杂散电流监测等多种工作模式,可根据不同的监测需求进行设置。
无线远程传输:支持4G、NB-IoT、GPRS 等无线通讯方式,通讯协议为TCP/IP,自带通讯天线,增益≥3dB,能将采集数据实时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或云平台。
远程监控管理: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数据,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
故障预警:当阴极保护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异常时,能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用户及时处理。
数据分析:配套专业软件平台,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处理,生成报告与图表,助力用户精准评估阴极保护系统性能。
GPS定位:部分型号配备 GPS 定位芯片,能在客户端平台精确显示测试桩地理位置,方便管理与维护。
组成结构
数据采集端:负责实时采集阴极保护系统中的电位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数据处理端:对采集到的电位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如电位变化趋势、异常值等。
通信模块:支持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设备的远程监控。
电源系统:通常采用太阳能供电和电池储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设备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持续工作。
其他部件:部分采集仪还可能配备防雷板,防止雷击对内部元件的损害;以及定位模块,如GPS及雷达,负责测试点定位和向服务器传输阴保数据。
技术参数
绝缘电阻:智能电位采集仪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0MΩ,流经参比电极的阳极电流一般不超过 3μA。
工作温度范围:一般应满足 - 40℃-+80℃的温度范围。
数据上传完整率:数据上传完整率超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