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敏
9月9日,全国首架C909医疗机在郑州正式交付。这不仅为河南,也为全国医疗救援体系注入了更高效、更稳定的空中生命力量。河南是否有“空中120”服务?如何收费?针对相关问题,记者展开了深入走访。
“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时,构建高效、快速、覆盖广泛的医疗转运通道至关重要。”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航空医疗救援凭借速度快、效率高、几乎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独特优势,高度契合现代医疗救援体系的发展需求。
多年来,省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动直升机在医疗救护中的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参与航空医疗救援试点。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0余家医疗机构设有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多家大型医院联合通航公司开展了直升机转运服务。
2017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启动航空医疗救援服务,开辟空中绿色救援线路70余条,并与10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构建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体系,业务覆盖院间转运、院前急救、药品及器官转运等多项内容。目前该院已执行航空救援任务20余次,救治范围不仅辐射全省,更延伸至陕西、山西等邻省。
其中一次特殊的器官转运任务,让4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2023年6月28日,南阳市一名患者逝世后捐献器官,接收方均为郑大一附院患者。由于移植器官具有严格的缺血耐受上限,郑大一附院联合医速达航空医疗救援、河南省红十字会、南阳市红十字会、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等多家单位,通过直升机急速转运,仅用80分钟便将器官送达。该捐献者捐出的1个肝脏、2个肾脏和1个肺脏,成功挽救了4名患者的生命。
2018年,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也开通了航空医疗救援通道。“截至目前,已转运近200名患者。”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符会妮表示,无论是飞行架次、时长,还是转运患者数量,该院在全国同类医疗机构中均名列前茅。
50多岁的桐柏县人张先生,便是一名航空医疗救援的受益者。一年前,他突发主动脉夹层,生命垂危。一架救援直升机迅速将他从县医院转运至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紧急手术后成功脱险。
“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还能‘打飞的’捡回一条命!”回忆当时的情形,张先生至今仍激动不已。
“空中120”如何收费?记者了解到,目前航空医疗救援多由医院与通航公司合作运营,收费标准尚未统一。例如,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目前由医院承担飞行费用,对患者免费。
郑大一附院和省人民医院是C909医疗机的合作医疗机构,参与拟定固定翼飞机航空医疗转运ICU单元配置物品清单及预算,满足航空医疗救援需求。郑大一附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医院将通过“直升机+固定翼”协同模式,打造覆盖广泛、响应迅速、专业高效的全省航空医疗救援体系,为生命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