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6年见分晓!5大巨头争夺千亿固态电池市场,宁德时代还能稳坐头把交椅吗?
创始人
2025-09-15 06:01:14
0

固态电池军备竞赛在新能源领域悄然打响。

上个月,某汽车制造商突然宣布将于2026年推出固态电池车型,紧接着,一家上市公司悄悄地将固态电池产能规划从GWh级别直接提升到10GWh级别——此类消息几乎每周都会出现。有人直呼这是下一代电池革命,也有人冷嘲热讽称这又是一场资本炒作。

然而,深入了解这一领域,你会发现固态电池并非空中楼阁。它承载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突破和安全升级的迫切需求,也蕴含着一条潜在的千亿级投资赛道。关键问题在于,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谁掌握着真正的王牌?谁最有可能撼动宁德时代的霸主地位?

固态电池为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要理解这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首先要弄清楚固态电池解决了哪些痛点。

走进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销售顾问面对顾客时,最头疼的问题永远是:续航够用吗?会不会自燃?这恰恰暴露了当前液态锂电池的两大弱点。

液态电池的结构并不复杂——电解液、隔膜、正负极,但电解液的易燃性和隔膜的脆弱性始终存在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液态体系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瓶颈。想让新能源汽车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使用液态电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固态电池的出现犹如一剂猛药。它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了液态电解液,直接带来了质的飞跃:安全性方面,固态电解质既不燃烧也不爆炸,即便电池被穿刺或挤压,起火概率微乎其微;能量密度方面,理论上能达到1000Wh/kg——要知道,目前液态电池的顶级水平也仅为300Wh/kg左右。

这种技术飞跃并非纸上谈兵。蔚来已宣布2026年推出固态电池车型,宝马也有类似规划。更重要的是,政策端的推动力度前所未有——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各地政府的补贴和土地支持也在密集出台。

券商的预测数据更是令人咋舌: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别,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这个增速,比当年锂电池从0到1的爆发期还要迅猛。

在这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赛道上,已聚集了一批重量级选手。他们有的具备行业巨头背景,有的跨界而来,有的则是专注于特定领域的黑马,但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战——成为固态电池时代的王者。

宁德时代:稳扎稳打的防御反击

作为液态电池时代的绝对霸主,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策略显得格外谨慎。它没有将所有筹码押注在单一技术路线上,而是同时布局半固态和全固态两条赛道。

半固态电池已开始小规模试水——阿维塔的某款车型搭载了宁德时代的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续航里程能够突破900公里。全固态电池方面,宁德时代投入巨资,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了硫化物、氧化物等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发。

宁德时代的优势显而易见:供应链话语权无人能及,从正极、负极到上游锂资源都能自主掌控;客户资源更是逆天,几乎所有主流车企都是它的合作伙伴。但船大难掉头的问题也很现实——既要维护液态电池的基本盘,又要拓展固态业务,内部资源分配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

赣锋锂业:上游巨头的垂直整合野心

如果说宁德时代是从下游向上游发展,那么赣锋锂业则是从上游向下游进军。作为国内锂资源龙头,赣锋锂业的逻辑很直接:既然我掌握着锂资源,那么制造固态电池就天然具备成本优势。

技术路线上,赣锋锂业押注金属锂负极 固态电解质的组合——金属锂相比石墨具有更高的理论容量,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更引人注目的是,赣锋锂业2023年宣布投资100亿元建设固态电池生产基地,产能规划直接达到15GWh。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很多初创公司的产能规划还在GWh级别以下徘徊。

赣锋锂业的底牌相当厚实:锂资源自给率高,成本比同行低20%以上;金属锂负极技术专利储备丰富,仅这一项就拥有数十项核心专利;量产进度也相对激进,预计2025年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

但短板也很明显——电池制造对于赣锋锂业来说是全新领域,缺乏整车电池配套经验,客户资源相对薄弱。更关键的是,金属锂负极的枝晶问题仍未完全解决,量产时的良品率控制将是一大考验。

国轩高科:技术激进派的全押策略

国轩高科在固态电池赛道上可谓孤注一掷,直接选择了全固态电池路线,技术方向锁定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这种材料的优点是稳定性好、与正负极材料兼容性强,缺点是离子电导率相对偏低。

国轩高科的动作确实够猛:2024年与某车企联合宣布,2026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续航目标直指1000公里;同时在合肥建设的全固态电池中试线产能已达1GWh,正在向5GWh规模冲刺。

技术储备是国轩高科的最大底牌——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研发,现在拥有上百项固态电池相关专利。与大众汽车的深度合作也让它能够获得来自整车端的第一手反馈数据。

但氧化物电解质的电导率问题可能导致充电速度偏慢,虽然实验室里能够实现快充,但量产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仍然是未知数。更现实的挑战是成本控制——目前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是液态电池的2-3倍,如何降本将直接决定其市场前景。

清陶能源:初创企业的量产先锋

在一众巨头的围追堵截中,清陶能源这家初创企业却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它最大的亮点在于量产进度——作为国内最早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的企业之一,清陶能源2023年就建成了1GWh的全固态电池产线,客户已经覆盖新能源车、储能等多个领域。

技术路线上,清陶能源选择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这种材料的离子电导率接近液态电解液,但对水分和空气极度敏感,对生产环境要求苛刻。为此,清陶能源专门建设了百级无尘车间,将生产环境的湿度控制在1%以下。

量产经验是清陶能源的核心竞争力,已拥有实际订单,为某商用车企业供货。技术团队实力也不容小觑,核心成员多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顶尖院校,在固态电解质领域深耕十几年。

但作为初创企业,清陶能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硫化物电解质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居高不下;资金压力较大,后续扩产需要持续的融资支撑。

卫蓝新能源: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突破

卫蓝新能源脱胎于中科院物理所,技术底蕴深厚。它采用的是半固态 全固态并行发展策略,当前主力产品是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属于半固态范畴——比全固态更容易量产,又比纯液态更安全。

落地速度是卫蓝新能源的突出优势:2022年就开始为某高端电动车品牌供货,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续航超过800公里。与下游车企的紧密合作让它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技术源于中科院的背景让卫蓝新能源在研发实力上具有天然优势,在固态电解质、硅基负极等关键技术领域拥有众多专利。商业化能力也相对突出,已经实现了从实验室到装车的完整跨越。

但半固态路线在长期来看可能缺乏想象力,难以与全固态的技术前景相比。同时,产能规模相对较小,2024年产能仅为2GWh,与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的宏大规划相比显得保守。

固态电池的技术前景虽然诱人,但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必须跨越成本和量产这两座大山。

成本问题首当其冲。目前固态电池的成本是液态电池的2-3倍,主要贵在材料和工艺两个方面。

材料端的挑战更为直接: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成本比液态电解液高出10倍以上,硫化物、氧化物等材料的合成工艺复杂,需要在极端条件下进行;金属锂负极的价格也远超石墨负极。

工艺端的要求同样苛刻:全固态电池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达到了极致,特别是硫化物电解质,生产车间必须做到超洁净,建设成本高昂。更要命的是,目前行业平均良品率不到70%,而液态电池已能稳定在95%以上。

各家企业都在寻找破解成本难题的钥匙:赣锋锂业依靠垂直整合降低原材料成本,清陶能源在优化硫化物电解质合成工艺上取得突破,材料成本已降低30%,宁德时代则依靠规模化采购分摊成本。但总的来说,固态电池要达到与液态电池相当的成本水平,还需要3-5年时间。

量产难题更加复杂。实验室里制造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并不困难,但大规模量产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却是巨大挑战。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的界面接触必须足够紧密,否则会产生电阻影响性能;金属锂负极的枝晶控制在量产环境中更加困难;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能否保证每块电池的品质一致,都是实实在在的技术难题。

在这场量产竞赛中,有经验的玩家占据明显优势:清陶能源已经跑通1GWh产线,卫蓝新能源也有装车案例积累,而宁德时代在规模化制造方面的能力更是行业标杆。

对于关注这个赛道的投资者而言,如何从众多候选者中识别出真正的潜力股?建议重点关注三个维度。

首先是技术硬实力的考量。固态电池的核心专利主要集中在固态电解质材料、负极技术、界面处理等几个关键领域。不妨关注各企业的专利数量,特别是发明专利的占比,以及这些专利的被引用情况——被引用次数多往往意味着技术认可度高。

比如赣锋锂业在金属锂负极领域的专利布局,清陶能源在硫化物电解质方面的技术积累,都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

其次是落地执行力的检验。PPT造电池终归是空中楼阁,真正有价值的是实际产线和客户验证。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指标:量产进度是停留在实验室样品阶段,还是已建成中试线甚至大规模产线?产能规划是GWh级还是10GWh级?客户验证方面,是与小车企合作试水,还是与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头深度绑定?是否有实际装车运行数据支撑?

宁德时代的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小批量装车,赣锋锂业的15GWh产线规划,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进展,比停留在概念阶段的企业更具投资价值。

最后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固态电池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和产业链协同。产业链协同方面,企业是否与上游材料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否与下游车企形成了深度绑定?资金储备方面,研发投入和扩产计划都需要充足的现金流支撑,企业的融资能力如何?

宁德时代、赣锋锂业这类既有资金实力又有产业链资源的企业,在持续竞争中的优势更加明显。

固态电池的确代表着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方向,但这绝非一蹴而就的概念炒作,而是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成熟的技术革命。

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每个参赛者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策略。宁德时代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稳扎稳打,赣锋锂业依托资源优势垂直整合,国轩高科技术激进全力冲刺,清陶能源和卫蓝新能源则在细分领域寻找突破口。

最终的胜负可能不会是赢家通吃,而是在不同细分市场形成多强并立的格局。半固态电池可能会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满足当前市场对续航和安全的迫切需求;全固态电池则会在技术成熟后,开启真正的电池革命时代。

2026年,当第一批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真正驶上街头,这场持续多年的技术竞赛才会迎来第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检验。到那时,谁能笑到最后,时间会给出答案。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九鼎投资跨界人形机器人,溢价2...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尹靖霏 主业困境下,九鼎投资(600053.SH...
聚优成势育集群 链式突围探新路 □ 本报记者 晏培娟 艾培 通讯员 孙一皓 9月5日,工信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
金熊猫搭台 多个影视项目落户成... 5部重点影视 ●真人AI科幻武侠电影《峨眉》 ●电视剧《木头人》《诉罪》《入局》 ●电影《揽月》 高...
不让中国先登月,美国有这个本事...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玉京】 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
张朝阳用时5小时18分横渡南澳... 9月14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以蛙泳方式挑战横渡南澳岛-饶平海湾,全程8.69...
抖音“城市点亮计划”多城联动,... 抖音生活服务推出的“城市点亮计划”IP,正以创新模式激活多地消费潜力。该计划聚焦江苏、山东、河北等省...
AI激发养老金融的潜能和瓶颈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养老金融作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支撑养老体系建设的关...
把论文写在浩瀚星河,他擦亮了中... 在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中,高水平空间红外探测技术是核心能力,也是西方长期封锁的关键领域。三...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赛道领航者,... 近期,新能源领域迎来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迈向量产验证阶段,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多家企业...
中集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集集团(00003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服贸会:首发首展众多 数智化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5年服贸会正在北京举行,本届展会数字化、智能化特色进一步显现。 20...
北京率先打造医疗中试基地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及发展,“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更是被写入《关于深...
原创 2... 固态电池军备竞赛在新能源领域悄然打响。 上个月,某汽车制造商突然宣布将于2026年推出固态电池车型,...
基蛋生物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基蛋生物(60338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赛果出炉!2025浦东机器人创... 人民网上海9月13日电 今天,由浦东新区总工会、区科经委、区人社局和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秦元热力公布“一种热电联产光伏...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陕西秦元热力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热电联产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系统”专利...
百万奖金花落谁家?50强巅峰对... 本次大赛由北海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及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
秒售罄!官网被挤崩!网友:根本... 9月12日晚8点 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启预售 用户抢购热度较高 还有众多用户前往苹果门店 在...
一特医疗公布“一种氢氧气液分离...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湖南一特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氢氧气液分离器”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
浙江杭州|故障定位“雷达” 提... 立秋以来,全国各地雷雨大风、短时暴雨等短临天气频发,电力保供迎来新挑战。在浙江杭州,国网杭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