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9月17日讯(通讯员 开丽 记者 万惠娟)2025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南京市气象局走进南京市上秦淮小学,举办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主场活动,为师生开启探索气象科学奥秘的奇妙之旅,搭建通往科学世界的新桥梁。
师生观看无人机表演
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康志明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龙卷、大风、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加强气象科普、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养与防灾减灾意识至关重要。本次科普月活动是传播气象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契机。在市科协指导下,南京气象局精心策划系列活动,包括气象观测设备现场制作展示、专家讲解、科普展板呈现、防灾减灾工具实物演示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同学们直观深入了解气象科学,实现“玩中学、学中玩”。
“校园红领巾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活动伊始,一架无人机在操场上空盘旋起舞,时而俯冲、时而攀升,精彩表演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专业飞手现场讲解无人机在气象观测中的应用,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技魅力。工作人员通过解读气象奥秘,点亮少年儿童科学梦想,激发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与兴趣,同时培养创新能力,推动气象灾害防御方法更广传播,助力提升全社会防御意识和能力。三年级学生还动手制作气象卫星手模,学生张子岳向记者介绍:“老师教我们做的是风云四号人造卫星模型,这部分是太阳能电板的休息区。”
南京市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姜有山科普气象知识
南京市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姜有山带来“天气密码”主题科普课。他以 “天气是怎么形成的?”“天气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观测天气现象?”等问题引发思考,还解释了风的形成原理:“太阳发光发热,照射地球后使不同地方空气产生温度差,温差让大气流动形成环流。”此外,他详细讲解台风、雷电、龙卷风来临时的正确躲避方法,并鼓励同学们:“大气科学里藏着无穷乐趣,勇敢探索就能解开秘密!”现场,同学们积极举手互动,眼中满是对气象科学的好奇与渴望。
活动尾声,南京市气象局与南京市上秦淮小学达成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校园红领巾科普教育基地”。据悉,该基地是南京市首个市级校园气象科普基地。
未来,南京气象局将在学校开设优质气象科普讲座,协助组建气象兴趣小组、培养“气象小达人”,并推荐学生参与中国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组织的各类科普活动,助力学校打造气象教育特色品牌,推动校园科技教育再上新台阶。活动最后,主办方寄语同学们:“科学是一种力量,梦想是一种光芒。愿这次活动,能在你们心里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未来在风雨中生根、发芽!”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