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昕昕
前言
还记得吗?曾经的苹果,是那个“只要发布会抬头看月亮,就有人排队送钱”的公司。
可2025年的今天,它终于“开卷”了。
iPhone 17系列一经亮相,就用堆料、降价、渠道下沉的组合拳,换来了一波爆款式的狂热。
标准版销量同比暴涨8倍,Pro销量翻三倍,这一刻,苹果用行动告诉世界:它不再端着了。
标准版的逆袭:从“阉割”到“完全体”
过去的标准版,总像是被故意削弱的“弟弟”,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衬托Pro的高端,可这一次,苹果罕见地放下了那把刀。
A19芯片、120Hz高刷、4800万主摄+长焦、256G起步,几乎是“全家桶”式的升级,而价格依旧停在5999元。
这是赤裸裸的诚意,是对用户的低头,更让人意外的是,中国市场的价格居然比港版更便宜,还同步入驻抖音商城,把销售渠道直接打通到腰部市场。
曾经高冷的苹果,如今亲自下场抢流量,它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卷出诚意”。
当然并不是所有产品都能赢得掌声,Pro的相机模组大改、芯片升级,可消费者已经“审美疲劳”;Air主打轻薄和自研芯片,试图摆脱对高通的依赖,却被吐槽“轻是轻了,但没电”。
更尴尬的是AI,去年高调宣布的Apple Intelligence本该是苹果的未来底牌,可如今在国行机型上依旧缺席。
Siri增强、写作助手、视觉识别统统没有,国产手机已经靠AI玩出花,苹果却还在“卡壳”,高端机卖点不足,Air像是实验品,反倒是标准版成了意外的最大赢家。
全球博弈:苹果不再神话,它只是家普通公司
更深的变化在账面上,苹果打破了多年坚持的全球统一定价,对中国市场做出前所未有的妥协:港版贵,国行便宜,甚至主动参与补贴。
供应链也在调整,更多产能转移到印度,本土还要砸6000亿美元投资,高端机的天价版本,则是在用少数用户的溢价去对冲市场下探的风险。
资本市场的冷淡反应,说明了问题,苹果仍是利润王者,但分析师们已经不再把它当成“定义未来”的公司,AI巨头们的光环正在转移,而苹果的股价却在发布会后下跌。
结语
这一次的iPhone 17系列,不是回归初心,更不是重塑未来,它是一场被迫的务实调整,是一份对现实的妥协,苹果学会了低头,看见地面,接受补贴,打起价格战。
它不再是那个高冷的神话,而是亲自走进了战场,它不再卖信仰,而是卖诚意;不再靠“高端”,而是靠“性价比”。
这不是返老还童,而是苹果终于下场参战,它的未来还能不能再定义一个时代?没人能给答案,但至少今天,它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愿意重新学习如何竞争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