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如何告别打补丁?内生安全指明新路径
创始人
2025-11-23 11:01:44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吴军 实习生 冀艺星

11月22日,在第九届“强网论坛”主论坛上,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围绕“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已难以应对“未知的未知”威胁,呼吁推动从“附加式防御”向“内生式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构建具备结构韧性与功能确定性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

传统安全范式面临“打鼹鼠”困境

邬江兴指出,尽管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已超过50年,但目前主流的防御方式仍停留在“封门堵漏、亡羊补牢”的被动模式。

他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打鼹鼠”游戏——攻击者不断从“未知的未知”漏洞中冒出,防御者只能疲于应对。随着数字系统复杂度不断提升,空天地海一体化、人机物深度融合,攻击面急剧扩大,传统基于“已知威胁”的防御体系已难以应对系统性、内生性的安全挑战。

他强调,必须从系统论层面重构安全架构,打破“补丁越打越多、风险越防越高”的恶性循环。

“内生安全”构筑数字免疫系统

面对日益泛化的安全威胁,邬江兴提出了“内生安全”这一理念。

他指出,安全不应是事后附加的“补丁”,而应成为系统设计与构造中“与生俱来”的属性。通过构建动态异构冗余架构,系统能够在即使存在未知漏洞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整体功能的稳定与可信。这种构造性安全机制,不仅能够将“未知的未知”威胁转化为“已知的未知”问题,更能在不依赖先验知识的前提下,实现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的一体化表达。

他强调,理想的内生安全构造应实现“道高一尺,魔无法高一尺,更不可能高一丈”,从而在架构层面形成对攻击者的不对称优势,为数字生态提供“钢筋混凝土般”的底层保障。

本届“强网论坛”作为汇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的高层次对话平台,为推动我国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思想引擎。

邬江兴的分享为现场专家与行业代表提供了全新思路。在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唯有从底层架构入手,推动安全范式从“被动防御”走向“主动免疫”,才能在全球数字治理体系中构筑起坚实可靠的中国方案。

来源:顶端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打卡中国】“机器人总... 机器人进球 国际在线河南消息(记者 万庆丽):当机器人灵活地上下楼梯、精准地踢球射门,还能与你对弈一...
为什么新旗舰发布,“自研”从不... 我差不多写了20年的手机话题,从上古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开始,到苹果,三星,然后再到现在这个同质化跟风极...
网络安全如何告别打补丁?内生安...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吴军 实习生 冀艺星 11月22日,在第九届“强网论坛”主论坛上,国家数字交换系统...
航天艾草扎根合肥长丰陶楼镇 科... 2025年11月22日,搭载神舟系列飞船历经太空“历练”的航天艾草种子,在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古城社区...
苹果要换CEO,谁来接替库克? 众所周知,苹果作为一家科技巨头,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比如产品变化和人事变动等等。 而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