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一刀砍掉两“大公司病”
创始人
2025-04-30 06:40:37
0

小红书一刀砍掉两“大公司病”。

今天(4 月 24 日),“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词条一度被抬到微博热搜第一,随后小红书发布全员信,从 5 月 1 日起取消大小周,且不再新增现金或期权竞业,原有现金及期权竞业全部释放——至此,小红书终于将双休还给员工,还一并取消外界诟病已久的大厂竞业。

事实上,早在四年前,腾讯天美、快手、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便相继宣布取消大小周模式(即大厂员工周末分单双休,“大周”一周上班 5 天,“小周”一周上班 6 天),如今小红书妥协跟进,本质上是多重压力下的综合考量。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涌现的时代红利成就了一批现象级企业,当大家高歌猛进圈市场份额时,不管哪个方向短时间都会涌现大量创业者,热钱也会急速涌入,进而出现“百团大战”这样惨烈的竞争格局。

这背后,从资本的角度看,赛道第一名希望迅速进行资本清场的动作,让后来者在这个环境里没有办法迅速跟进,倒逼明星项目拿到溢出的资金后,迫切希望通过人效堆叠、通过员工的肉身垒起业务抢跑的进度,尤其面对产品、技术、运营乃至商业模式的贴身肉搏,只能一再压榨团队时间投入来换取喘息的空间——这也使得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在高速成长期,从技术、产品到开发、运营的投入总体处于溢出状态。

另一方面,一个不容忽视的压力或许来自监管意志——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不准加班”一度成为企业践行“反内卷”的具体举措。

等于说,大小周模式更像上一阶段互联网企业野蛮生长遗留下的“荼毒”——效率至上冷漠碾碎了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底层是被“烧钱暴力美学”遮盖的个体牺牲。

对此,一位行业人士分析,“本质上还是成本与收益的综合考量。在狂奔的年代,加班可以跑的比别人更快,加班带来的收益盖过了成本的投入;然而,互联网下半场,单纯的时间堆叠对业务产生的边际收益越来越低,突破也越来越不易,甚至难以盖过全员加班的成本,趋利的管理层审慎考虑后决定取消大小周,还能落个好口碑。”

一刀砍下去,去除两大顽疾

当下,小红书可能不再囿于一家具体公司,而成了一种时代情绪——移动互联网产品超量曝光与造富浪潮涌过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多少纸面财富未来及变现的大厂新贵怅然若失,当小红书成为屈指可数仍能(通过上市)完成阶级跃迁的(互联网)标的时,大厂高 P 自然会在高薪魅惑下前赴后继成为小红书前行的“燃料”——就像最初腾讯、字节拔地而起时那般贪婪地攫取着人才。

值得玩味的是,不止一位猎头/HR 向虎嗅表示,小红书正成为圈内有名的人才“黑洞”。“这两年永远缺人,不管有没有机会,很多大厂外流的求职者都会先给它投份简历试试” ——与此同时,还异化出另一个现象:不少裁掉的人又回到小红书成为离职博主继续生产内容,卷出一条大厂离职赛道,也算是二次参与小红书生长内循环了。

恰恰是一轮轮员工的肉身接力,激发了小红书近两年用户数据的爆发——2023 年初,小红书官方口径 MAU(月活跃用户数)达 2.6 亿,DAU(日活跃用户数)刚破 1 亿;而 2024 年初小红书向投资人分享的年度数据显示:2023 全年 MAU 达 3.12 亿,是去年中国增长最快的大型社交媒体平台。

光环笼罩下的小红书,顺势在2023年便悄咪咪裹上了盈利的“裘皮”——据知情人士消息称,小红书 2023 年营收 37 亿美元,较 2022 年的 20 亿美元增长85%;净利润 5 亿美元、大幅超越年初预期的 5000 万美元,较 2022 年(亏损 2 亿美元)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今日的小红书更像是昔日字节跳动的镜照——当企业高歌猛进发展到下一阶段,高流动率成为企业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如何保持企业文化、保证组织良性生长成为维持员工凝聚力与向心力不容忽视的议题。

除此之外,大厂还有一个长期被外界诟病的杀招:竞业扩大化。

通俗来讲,竞业协议原本是公司通过限制员工跳槽竞争对手,来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一种法律手段——竞业限制期限内(不得超过2年)企业需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一般为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 12 个月平均工资的 30%,且不得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员工违反竞业协议,需将竞业补偿金全部返还,并赔偿两倍的近12个月的平均薪资。

起初,这项法律制度只被用于公司的“两高一密”人员——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必须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然而,近年来,竞业限制扩大化正在互联网大厂成为常态,除了高管、技术人员外,实习生、劳务派遣、兼职、外包等人员也未能幸免被要求签竞业协议——恶性竞业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不乏年轻求职者因为跳槽被原公司发起竞业限制,进而索取数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的天价赔偿。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熊晖等以“竞业限制”为案由,对“无讼案例数据库”中 2015 年- 2019 年的 556 份判决书作为实证分析样本研究发现,在以“负有保密义务的其他人员”身份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人员中,77% 是用人单位中最普遍的基层岗位员工,甚至包括保安、保洁、前台等普通劳动者。

竞业协议在具体实施场景中异化成企业剥削和控制员工的手段,面对无限扩张的竞业禁止范围、公司单方面确定的违约金数额,个体在某些情境下一度会沦为公司博弈的“牺牲品”——从这个角度去重新审视大厂的竞业协议,到底是一种离职福利还是“卖身契”呢?

在这点上,小红书是最为明确提出取消竞业的互联网公司——其在今天的全员信称:“我们希望点亮一盏小灯,向环境发出不一样的信号——不再通过竞业限制个体流动,仅要求同学履行信息保密和不招揽义务,与大家建立更长期的关系。”

取消大小周,一场双赢?

四年前,字节跳动 CEO 梁汝波公布了一份“大小周取消”的内部调研,1/3 员工支持,1/3 员工反对,甚至有新员工表示,“取消小周,每年损失 10 万。”

今天,界面援引知情人士分析,取消大小周也会影响小红书员工的收入。“逻辑上会降低 15% 或 20%。因为一个月两个小周是双倍工资,等于多拿了 4 天工资。”

可能有人读者好奇,为什么媒体叙事里大小周主动权与决定权总在公司,员工就没有选择权吗?答案或许残酷,但无论主动或被动,大小周的决定权自始至终都不可能由员工决定。

一是,大厂业务高歌猛进时,员工业务分工高度精细化,早被驯化成一颗颗螺丝钉,一旦某个项目有人加班必然会关联到其他人正在推动的工作,所以只能一个部门加班或者不加班——所有人被裹挟其中,只能疲于奔命向前冲。

《谁动了年轻人的周末》写到,“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今人们越来越能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异化。一方面,人们能够认识到个人对于庞大的资本机器而言仅仅是一个螺丝钉;另一方面,对工作系统的反抗是不现实的”——翻译成大白话,对身处大厂的许多打工人而言,即便取消大小周也不会让工作总量减少,对很多人而言不过是换个地方加班。

二是,大厂如同一块构造精密的瑞士手表,近万个“齿轮”带动着整个巨大机体的正常运转。一旦有空转、甚至停止运转的齿轮传导下去,会导致走时过快或过慢,这都会浪费公司巨大的人力、时间及纠错成本,管理层必须从制度上最大限度保证每个齿轮咬合传递“精准”。

以小红书为例,公司保持大小周的工作传统就可以每年挤出近 20 个额外工作日,公司陷在一种快速生产——高速增长——快速生产的死循环中,这虽然会给员工带来高负荷、长时间的工作承压,但却可以最大限度确保公司战略与业务调整高效的执行力。

此外,大小周能在大小互联网公司沿用至今,早就不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结果了——很多大厂通过 “圈养”,最大限度缓和着员工的抵触。

一位曾在大厂任职的资深 HR 对虎嗅分析:“营养丰富的三餐,下午茶、零食不限量供应,基础娱乐设施配套齐全,10 点后下班还报销打车费,单身年轻人在这样的职场环境只要安心加班挣钱就行了,换做其他公司这些破事儿谁给你兜啊?说句不好听的,一群进不来大厂、浑浑噩噩混日子的人为目标清晰的大厂年轻人操心。”

况且,大多数求职者早在面试时,就已经在心底反复权衡过利弊——说得残酷点:想要“活少”就不要贪恋高薪,选择高薪就不要奢望不加班。

所以,即便大厂取消大小周,大厂社畜压力就会减少吗?

大厂制度缘何被“异化”

很多人或许忘了,在烈火烹油一样的 2012-2019 年,各大社交平台讨论最广、各家公司效仿最多的其实是华为的狼性文化——早在15年前,华为曾整出来《奋斗者申请协议》,要求员工自愿放弃带薪年休假、非指令性加班费。

华为以一己之力带火了狼性管理和加班文化后,大厂加班制度逐渐成为诸多中小企业为员工画饼的案例素材——诸如“北京一互联网公司被曝工位旁支帐篷”、“某互联网公司挂出‘不畏加班、不念下班’标语”这样的新闻。

吊诡的是,事情逐渐向着更为荒诞的走向发展,不乏公司将加班与奋斗划上了等号——可很多企业的毛病在于,给不起加班费却试图通过“上价值、盯考勤”的强制手段胁迫员工加班,这类企业你和它谈工资,它和你谈加班;你和它谈加班,它开始跟你谈效率。

说实话,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推行加班文化或者说奋斗文化。

在传统行业,比如富士康,有订单这种极大确定性的任务时才会要求工人加班,毕竟多组装一台手机就有一份钱;反观互联网企业,很多社畜加班情况则完全不同——一些小公司左突右奔,不过是为了跑通业务的盈利模型,进而拴住更多投资人;而诸如BAT这样的大厂,则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损耗在“部门墙”以及眼花缭乱的会议汇报上。

诚如某大厂员工对虎嗅吐槽的那样,“当员工以抢到会议室作为一天工作的最高成就时,你很难不去思考组织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加班反而变成了互联网企业做大之后的“副作用”。

也就是说,此前互联网企业确实在颠覆传统企业模式,并培养出了更高效的组织,但是如今部分大厂组织架构复杂、人员冗余,这帮人效率低不说,人力成本还“贼贵”。

这其实能理解,大厂快速扩张时会把任务分解到每个部门变成具体的 KPI、OKR,不仅工作量,压力也会从高往低层层累加,结果公司给员工说“我给你钱,你每天精神饱满工作 10 小时”——先不说合不合理,问题是这现实吗?

所以,形式主义加班成为打工人必须精进的一门课程(俗称“摸鱼”),并以此和公司斗智斗勇,相爱相杀,达成某种平衡。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联网企业逐渐滋生出一种非常冷血的“潜规则”,就是互联网人的“ 35 岁困境”,很多人就因为年龄这个坎被老东家无情淘汰——反正对公司而言,既要“年轻”的头脑,也要年轻的身体。

或许,正如《相约星期二》里老教授临终前的感悟:“他们生活得太匆忙了,他们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所在,所以在忙着寻找,他们得到了新的车子、新的房子、新的工作。但过后他们发现这些东西同样是空的,于是又重新奔忙起来。”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纵横谈|让国潮展现更加独特的魅... 融合古老神话和黑科技的“国潮嘉年华”活动在浙江杭州举办,“哪吒”“李靖”以及人形机器人等进行互动和巡...
IT+BT如何1+1>2?杭州... 建设“创新浙江”,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月27日,“IT+BT杭州生态活动第4季暨2...
长光华芯:已针对6G需求展开前... 金融界5月6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长光华芯提问:6G对光通信芯片的需求是刚性且不可替代的,其技...
Visa全球产品发布会:构建第... (财见2025年5月6日讯)近期,Visa在全球产品发布会上展示了商业的未来。Visa发布了由AI驱...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孪生... 4月29日,由水利部主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孪生水利分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论坛主题为“数...
AI板块爆发,同类规模第一的人... 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2.6%,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1.7%。Wind数据显示,人...
人类20号染色体上,有一条“神...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简单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
青岛高新区:低碳转型 “绿意”...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佐敦”),顿感满眼“绿意”:厂...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签约重点...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日前闭幕。本届峰会共签约数字经济重点项目455个、总投资额2280亿元人民币,...
中电信人工智能申请文本处理方法... 金融界2025年5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国芯科技合作研发抗量子密码芯片... 雷达财经 文|冯秀语 编|李亦辉 5月6日,国芯科技(688262)公告,公司与参股公司郑州信大壹密...
我国“楚天”星座首发试验星完成... IT之家 5 月 6 日消息,据湖北航空航天转湖北日报报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总体部抓总研制的...
如何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磨粉车... 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磨粉车间的智能照明与空调联动,需结合物联网技术、传感器网络及智能算法,构建“感知...
硅不够用了,接下来靠什么? 文 | 半导体产业纵横 不久前,武汉光谷迎来了一场重磅活动——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
目前无法解释的5个物理问题,每... 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现在...
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取... 金融界2025年5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脑机接口板块飙升,某公司一度涨... 5月6日,脑机接口板块飙升,截至收盘,南京熊猫(600775.SH)涨10%,爱朋医疗(300753...
AI领航!大浪青年夜校助力青年...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欣静 通讯员 胡奕琪 近日,龙华区大浪街道团工委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第...
荣耀MagicOS大升级!第五... 荣耀官方近日在荣耀俱乐部发布了关于MagicOS系统新特性的预告,透露了即将在6月推出的第五波版本优...
基康仪器全资子公司取得1项发明... 5月6日,基康仪器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北京基康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振弦式传感器振动频率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