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低碳转型 “绿意”盎然
创始人
2025-05-07 02:00:22
0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佐敦”),顿感满眼“绿意”:厂区整洁干净,车棚顶部铺设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些光伏车棚可以利用太阳能为工厂提供绿色电力,每年可发电43.8万千瓦时,约占工厂年耗电量的10%,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92吨。”中远佐敦企业健康安全环境与质量保证经理邓国栋说。

中远佐敦的发展是青岛高新区加快绿色转型的一个注脚。近年来,青岛高新区通过能源革新、产业升级和智慧管控,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区域绿色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绿能+无废”模式落地

在青岛高新区的一处能源站内,地表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正有条不紊地运行。“我们在青岛高新区建成三处能源站,总入网供热面积达138万平方米。这些能源站每年可节省煤炭近15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7万吨。”青岛高新高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运营经理董康说,公司还将减排的二氧化碳量作为碳指标配额进入碳交易市场,按照当前碳交易价格估算,每年将产生约3500万元的碳交易价值。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青岛高新区积极革新能源利用模式,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推动能源结构深度转型。2022年开始,青岛高新区加速建设污水源热泵、余热回收利用项目。截至目前,园区总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达426.24万平方米,占全区总供热面积的44%。

“通过可再生能源供热,园区每年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12494.4吨标煤、节约用电2725.5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6万余吨。”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四级调研员陈占昌说。

为构建绿色发展体系,青岛高新区还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工作,降低企业成本。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就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之一。该公司安全环保部副部长石长宏介绍,在青岛高新区生态环境部门的协助下,企业完成生产系统生态化改造,完善了危险废物处置流程,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无废工厂”。

“我们依托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投入,减少不必要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产生。公司漆渣年产生量从15.794吨减少至4.063吨。”石长宏说,公司还通过安装危险废物智能终端设施,实现了危废的信息化管理、可追溯性和全流程监管。

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无废工厂”的同时,青岛高新区还引导区内小微企业进行危险废物统一管理,将园区产废主体的危废转运需求统一整合,采用“拼团”方式打包处置。这不仅提高了小微企业危废转移频次,也大大减少了企业危废处置费用。自青岛高新区2023年在山东省率先实施这一措施以来,高新区各试点企业累计转运危险废物近百次,总量达85吨。

“真金白银”支持技改

4月24日,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一期主体在青岛高新区竣工。该项目投产后,将成为智能化、产能大、品类全的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预计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支,并实现打造“零碳工厂”的目标。

锚定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青岛高新区不断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

“我们将园区建立之初的电子信息、现代加工、新材料、海洋生物技术四大主导产业,升级为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2+1’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由重到轻’的转变,为绿色低碳发展筑牢根基。”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城阳区委副书记卢阳介绍。

这一调整成效显著。近5年来,青岛高新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93.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30.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总量下降39.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5.5%,园区基本完成碳达峰目标。

如今,在青岛高新区的引导下,园区企业纷纷以“绿”破题,释放发展新活力。

索尔维精细化工添加剂(青岛)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企业。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该公司不断探索高盐废液利用路径,通过增设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系统,将高盐废液回收后用于中间产物的预清洗工序、最终产品生产的反应过滤工序,每年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量8万吨。

而青岛海湾索尔维化工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工业炉窑尾气治理设备技术升级改造,将脱硫工艺改造为钙法脱硫。脱硫后产生的硫酸钙、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混合物作为原料产品,由原料厂家回收利用。改造完成后,该公司每年将减排氮氧化物17.52吨、二氧化硫1.18吨、烟尘0.305吨。

为引导企业向“新”向“绿”、推进节能降碳,青岛高新区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改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扶持,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制造、绿色数据中心等示范项目或荣誉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极大增强了企业环保技改的信心。

卢阳表示,青岛高新区将继续通过政策激励、典型案例推广等方式,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减污降碳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以绿色低碳助力产业发展。

“数绿融合”助力降碳

青岛高新区还借助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重塑生产流程,加快数字化绿色化深度融合。

青岛高新区企业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克斯康”)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建立高精度检测装备智能工厂。该工厂仅需配备5名一线维护人员,即可确保200亩园区的5000多套设备高效运转,整个智能工厂工作效率提升22%以上,综合能源消耗下降40%。2022年,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仪器仪表行业首张国际碳中和认证证书,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

“青岛高新区抢抓青岛市数字化转型建设机遇,持续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减污降碳工作深度融合。目前,园区已有6家企业入选青岛市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名单,在数字化降碳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卢阳说。

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下,青岛高新区还打造了智慧能源中心。该中心通过“GIS+CIM”(地理城市系统+城市信息模型)方式,对区域内的公共机构、企业及园区的碳排放轨迹进行追踪,实时统计分析碳排放数据。同时,该中心对重点耗能单位和企业内部耗能单元进行能耗数据采集、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从而挖掘节能降碳潜力。(记者 宋迎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纵横谈|让国潮展现更加独特的魅... 融合古老神话和黑科技的“国潮嘉年华”活动在浙江杭州举办,“哪吒”“李靖”以及人形机器人等进行互动和巡...
IT+BT如何1+1>2?杭州... 建设“创新浙江”,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月27日,“IT+BT杭州生态活动第4季暨2...
长光华芯:已针对6G需求展开前... 金融界5月6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长光华芯提问:6G对光通信芯片的需求是刚性且不可替代的,其技...
Visa全球产品发布会:构建第... (财见2025年5月6日讯)近期,Visa在全球产品发布会上展示了商业的未来。Visa发布了由AI驱...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孪生... 4月29日,由水利部主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孪生水利分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论坛主题为“数...
AI板块爆发,同类规模第一的人... 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2.6%,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1.7%。Wind数据显示,人...
人类20号染色体上,有一条“神...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简单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
青岛高新区:低碳转型 “绿意”...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佐敦”),顿感满眼“绿意”:厂...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签约重点...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日前闭幕。本届峰会共签约数字经济重点项目455个、总投资额2280亿元人民币,...
中电信人工智能申请文本处理方法... 金融界2025年5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国芯科技合作研发抗量子密码芯片... 雷达财经 文|冯秀语 编|李亦辉 5月6日,国芯科技(688262)公告,公司与参股公司郑州信大壹密...
我国“楚天”星座首发试验星完成... IT之家 5 月 6 日消息,据湖北航空航天转湖北日报报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总体部抓总研制的...
如何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磨粉车... 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磨粉车间的智能照明与空调联动,需结合物联网技术、传感器网络及智能算法,构建“感知...
硅不够用了,接下来靠什么? 文 | 半导体产业纵横 不久前,武汉光谷迎来了一场重磅活动——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
目前无法解释的5个物理问题,每... 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现在...
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取... 金融界2025年5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脑机接口板块飙升,某公司一度涨... 5月6日,脑机接口板块飙升,截至收盘,南京熊猫(600775.SH)涨10%,爱朋医疗(300753...
AI领航!大浪青年夜校助力青年...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欣静 通讯员 胡奕琪 近日,龙华区大浪街道团工委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第...
荣耀MagicOS大升级!第五... 荣耀官方近日在荣耀俱乐部发布了关于MagicOS系统新特性的预告,透露了即将在6月推出的第五波版本优...
基康仪器全资子公司取得1项发明... 5月6日,基康仪器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北京基康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振弦式传感器振动频率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