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脑机接口板块飙升,截至收盘,南京熊猫(600775.SH)涨10%,爱朋医疗(300753.SZ)涨8.71%,三博脑科(301293.SZ)、创新医疗(002173.SZ)、中科信息(300678.SZ)均走强。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的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HK)盘中一度大涨超50%,收盘仍涨17.63%。
消息面,脑机接口赛道迎来新的催化剂。有报道称,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脑机接口设备Link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设备”认证,将为严重语言障碍患者带来革命性的沟通解决方案。
在Neuralink发布的最新视频中,第三位接受脑机接口植入的ALS患者布拉德福德·史密斯通过借助Link设备成功恢复沟通能力。
所谓脑机接口,就是把大脑与计算机连接起来。正常来讲,人类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的常规通路是外周神经和肌肉系统,而脑机接口则是通过解读大脑的思维,从而直接控制外部设备。如果该技术成熟,有望解决老年痴呆、失明、瘫痪、脑部损害等大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为恢复感觉和语言、运动功能等提供了希望,用意念即可控制各种设备,某种程度上算是“心想事成”。
值得一提的是,Neuralink也在积极探索该技术在视觉恢复和其他健康领域的应用。马斯克称,这将帮助那些双眼失明且视神经功能丧失的人恢复视力。
国内在该领域也利好频频。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图谱与类脑智能实验室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产品——CyberSense,通过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验收,后续将助力科学家将“比头发丝更细更软”的柔性微电极植入实验动物的大脑皮层,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此外,4月份,国家医保局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三个价格项目。这意味着,脑机接口技术正式进入医保目录。
种种迹象表明,脑机接口正飞速发展,曾经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幻技术,似乎真的要逐步走进现实,后续产业化进展有望迎来加速,不少机构对此表示乐观。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0亿元。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医疗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以及其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27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55.8亿元。
不过,脑机接口技术牵涉到软硬件一体化、芯片、生物材料等壁垒深厚的领域,基础研究的不足或会影响到产业发展的进程。
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如今脑机接口技术都还处于摸索阶段,距离真正进入临床阶段至少还需数年。
作者: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