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正遭遇“墙倒众人推”?
创始人
2025-05-13 12:20:42
0

文|未来图灵

2025年4月,镜相工作室一篇《宇树机器人租不出去了》的文章在科技圈引发讨论。文章称,春晚后,宇树机器人的订单量激增,不少商家嗅到商机,以1.5万元/天的价格出租机器人,甚至出现“一周回本、半月赚20万”的暴利现象。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3月后,市场需求迅速萎缩。一位租赁商向媒体透露,他在3月订购了一台宇树G1,但广告发出后,问询者寥寥无几,3-4月仅成交三四单。曾经供不应求的租赁市场,如今变得冷清。曾经门庭若市、供不应求的租赁市场,如今已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随着市场热度下降,社交媒体上关于宇树机器人的负面评价开始集中爆发。在B站、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大量用户上传了机器人失控撞墙、电池续航缩水、售后无门的“翻车视频”。

曾经的“科技新贵”宇树,似乎正在遭遇一场“墙倒众人推”的危机。

社交媒体上的“翻车潮”

B站UP主黑猫测评发布了一条评测视频,详细对比了宇树G1的官方宣传与实际体验差距。视频中,机器人在平地行走尚可,但遇到斜坡或复杂地形时表现糟糕,甚至无法自主上下楼梯。

UP主直言:“花了十几万买了个玩具,目前的功能只有招手、握手、亚洲蹲,和官方宣传的‘全球首例空翻’相差甚远。”

小红书博主大大小小发帖《宇树机器狗返厂维修检测》,称自己刚激活四足机器人(机器狗)两小时就遭遇电机故障,不得不返厂维修。类似案例并不少见,多位用户抱怨宇树的售后响应慢,维修周期长。

4月中旬,北京亦庄举办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成为舆论焦点。不过,引发热议的不是比赛结果,而是一支记录机器人"花式翻车"的短视频。视频中,宇树G1机器人刚出发就"瘫倒"在起点线上的镜头尤为引人注目。

这一表现与宇树官方宣传视频形成强烈反差。在宇树此前发布的演示中,G1机器人能完成跳舞、打拳、空翻、侧踢等高难度动作,运动细节逼真。网友调侃:“官方视频里的G1是‘特种兵’,马拉松上的G1是‘瘫痪病人’。”

事件发酵后,宇树科技迅速发布声明,称公司并未参与这次马拉松,而是“第三方科技公司采购宇树机器人后进行二次开发,自主参赛”。

声明强调:“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的表现差别很大。”

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完全消除公众疑虑。业内人士向未来图灵表示,如果宇树机器人的表现高度依赖算法优化,那么其产品的通用性和稳定性仍存疑。

网友水篠-飒太在测评视频下评论:“这玩意买回来就不是用来玩的……它只是一个平台,能做什么取决于编程者的水平。”这一观点反映了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问题,它更像一个半成品,普通消费者难以直接使用,而开发者又面临较高的学习成本。

除了功能争议,宇树机器人近期还陷入“后门漏洞”风波。

5月8日第一财经消息称,针对此前多位博主质疑“宇树科技Go1机器人存在后门漏洞,可能导致用户设备控制权被窃取、视频流遭非法访问”一事,宇树科技公布调查结果。经确认,该问题属安全漏洞,黑客通过非法获取Go1所使用的第三方云隧道服务管理密钥,以高级权限篡改用户设备数据和程序,进而实现对设备的操控并访问视频流,严重威胁用户隐私与安全。

事实上,早在漏洞曝光前,网络上已有多项技术分析质疑Go1的安全性。部分博主指出其网络连接机制存在被恶意接入的隐患;另有技术人士通过数据流向追踪发现异常传输路径,担忧用户数据遭泄露;甚至有博主公开模拟攻击过程,宣称能通过特定网络手段侵入机器人控制系统。

面对质疑,宇树科技在声明中强调,涉事密钥及服务均由第三方云隧道服务商提供,公司已于2025年3月24日更换管理密钥,并于3月29日彻底关闭该服务,目前Go1系列产品的安全隐患已消除。

人形机器人赛道“虚火”过旺?

尽管宇树面临争议,但人形机器人行业仍被资本看好。

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显示,预计到205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人形机器人总量达到5900万台。

然而,行业繁荣背后,产品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位业内人士对未来图灵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早期阶段,许多企业过度依赖营销噱头,而忽视了底层技术积累。

SeedV实验室创始人兼CEO、创新工场AI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曾对中国青年报表示,从单纯的科技创新到人工智能商业赋能是一个必然的发展道路,因为任何单纯的科技创新都没办法支撑一个更大规模的产业级应用。不过他也指出,在这条路上,最大的挑战就是核心的人工智能人才对行业里的场景和业务流程并不熟悉。

“经常会发现我们很多的人工智能公司送到行业里面适用的人工智能产品,看上去非常酷,在科技上可以拿到各种比赛的第一名,但是并不能解决行业最关注的效率问题。”王咏刚说。

看来,机器人行业需要的是不折不扣的“长期主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工智能推动教育装备升级 在第85届教育装备展示会1200多家的参展商中,有省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展商284家,其中29家为国...
“芯”潮涌动 西安锻造“追光”... 西安高新区“曲率引擎”光子制造园(一区) 西安高新区 供图 在浩瀚苍穹中,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跨越都...
珠海冠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珠海冠宇(68877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又多了个研学好去处|阿城区气象... 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历经一年精心筹备,阿城区气象科普馆于5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创新构建“观天 ...
2024年度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达线缆:打造线缆产业标杆 近日,走进宁晋县贾家口镇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的智...
原创 古... 地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超过四十亿年前。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无数文明的兴起与衰亡交替上演。以我国为例,我...
四川将打造“成德眉资都市圈”绿...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据国际氢能源委员会预测, 2050年全球氢能源...
辰衡取得中央空调控制器接口防水... 金融界2025年5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辰衡(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2025年云手机大盘点:蜂窝云... 在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云手机作为一种通过云端服务器运行、用户远程操控的虚拟设备,逐渐成为游戏多...
小米退车风波再调查:是虚假宣传... 来源:大河报 记者:祁驿 小米SU7 Ultra车主因4.2万元选装件“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与宣...
中国石油申请近地表网格速度模型... 金融界2025年5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
中国科创成果加速落地融入日常生...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李春宇 吉宁 阳娜当冰冷的机器贴近生活并被赋予温度,总会让人觉得更加亲切...
维普无限申请一次性可编程芯片自... 金融界2025年5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维普无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
渝航智循取得低功耗气体监测装置... 金融界2025年5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渝航智循(重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昆明云锗申请续接生长消除锗单晶... 金融界2025年5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昆明云锗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续接生...
与华为就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开... 5月13日, 港股优必选大幅高开近15%,报100.2港元。 消息面上,5月12日,华为与优必选科...
Claude 25000字提示... AI领域近日再起波澜,焦点集中于Anthropic公司旗下的明星大语言模型Claude。据广泛报道,...
太阳辐射监测站:解码太阳能量的... 鸣乔【MQ-TGF】太阳辐射监测站是现代气象、能源及生态领域的关键设备,它通过集成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
科达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科达利(00285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顶...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 上市公司... 本报记者 李昱丞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多家上市公司计划推新。据公开报道,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