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由烟台海阳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海遥五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在黄海海域发射升空,将天启星座05组卫星送入高度850km、倾角45°的近地轨道。这是海阳成功保障的第16次海上发射任务,已累计将93颗卫星送入太空。
摄影 通讯员 聂东磊
据悉,4颗卫星入轨后将利用自身的推进系统完成四星在轨布相,使相邻两星的相位间隔90°,并将轨道高度抬升至900km。天启星座设计由38颗卫星组网,届时可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采集服务,将有效解决地面网络覆盖不到的海上、空中及偏远区域物联网络接入问题。
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作为“新增长引擎”写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山东又相继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和行动计划,加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在各类政策鼓励下,依托我国首座海上火箭发射母港,海阳谋篇布局六公里商业航天产业带,积极竞逐商业航天“蓝海”:
2024年,东方航天港组织保障的海上发射任务占全国全年火箭发射次数的8.8%,成为我国现有航天发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三大核心能力为抓手,截至目前,26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落地东方航天港产业园,总投资约275亿元,实现“火箭上天、产业落地”阶段性目标。
基于良好的产业基础,海阳对商业航天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航天大道”上的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引进山东长征火箭、星河动力航天等商业火箭公司,九天行歌、宇航装备等航天配套企业,落地陆海空间、最终前沿等卫星研制、配套集成及应用领域公司,建成国内单体最大的沉浸式航天科普体验馆,启动规划国内首个集发射观礼、科普教育、研学营地于一体的大型航天文旅综合体,辐射引领山东省航天文旅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火箭链-卫星链-文旅链”全产业链布局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随着火箭接连升空,海景+火箭的文旅套餐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山东滨海城市成为“追火箭”热门打卡地,也带火了当地的旅游业。
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东方航天港指控中心进馆人数超万人,各景区共接待游客超10万人,“小众目的地”如今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访。“近年来,海阳航天文旅板块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看一场火箭发射,赴一次星海之约,已成为当下流行的旅行方式。”东方航天港集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语谦介绍。
未来,海阳将加快能力建设和市场培育,积极拓展全球商业航天海上发射市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加快打造更加成熟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体系,积极探索金砖国家全球遥感卫星数据与应用平台合作途径,加快形成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大众新闻记者 刘玉凡 张锡坤 杨秀萍 吕乐 通讯员 姜祥 徐盛世)
责任编辑: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