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粒粒
翻译学是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70年代才基本确立其独立的学科地位,至今不过半个世纪。翻译则是一项古老的职业,自人类社会语言产生以来就已出现,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
曾几何时,我们把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奉为书架与谈资的“座上宾”,却少有人提及译者是谁。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在中国如果没有翻译,就不会有曾推动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西学东渐”,乃至今天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能性。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世界格局正处于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文明之间存在冲突动荡与融汇互鉴两种趋势。这两种趋势必然导致人类文明通向未来的不同道路。
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来绵延不绝、传承至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始终保持着兼容并蓄的品质。在这种意义上,由翻译,推助中华文化“走出去”“走进去”,既是一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彰显,也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