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信重工(601608);铁建重工(688425);科达自控(831832);山河智能(002097);天玛智控(688570);科达自控(831832);电光科技(002730);北方股份(600262);郑煤机(601717)等
中国非金属资源及相应矿机器人需求
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非金属矿方面,中国萤石储量增长24.4%,钾盐储量增长15.3%,钠盐储量增长8.7%,重晶石储量增长12.4%,高岭土储量增长4.0%,晶质石墨储量增长23.9%。
中国矿用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
2024年4月,为加快矿山领域机器人应用推广,更好服务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联合开展了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遴选工作,确定推广66个场景实例。其中煤矿场景共有55个,占据绝大多数份额。非煤矿案例11个,其中有色金属案例5个,黑色金属案例3个,其他非金属矿案例1个。
矿用机器人产业链全景梳理
目前,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上游核心零部件大多需要依赖国际机器人厂商巨头提供各类零部件,除了机器人行业“四大家族”把控机器人四大核心零部件外,英伟达、地平线等信息科技公司也占领着大部分AI芯片市场,产业链中游则由包括软件开发商和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根据下游客户不同的矿山用途进行制造,包括中信重工、郑煤机、中铁建重工、科达自控、天河科技、山河智能、国兴智能、天创电子、天玛智控等。
矿用机器人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从机器人的角度进行分析,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决定了工业机器人的精度、稳定性、负荷能力等重要性能指标。核心零部件是产业链中壁垒最高的环节,占机器人成本的70%。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一般占总成本的15%左右;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动力源”,一般占总成本的20%左右。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一般占总成本的35%左右。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