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抵达海口新海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党朝峰 摄
7月1日上午8时许,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抵达海口新海港,即将在海南多个港口巡展。
今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在7月11日中国航海日即将到来之际,中远海运集团、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于6月16日从大连出发,为公众带来丰富多彩的航海科技和文化展示活动。
本次文化巡展将于7月2日至7月3日在海口新海港、7月5日至7月6日在儋州洋浦港、7月11日至7月12日在琼海龙湾港等地相继开启。
据悉,“新红专”轮长69.8米,设计吃水3.5米、设计航速18节,排水量1480吨,由中远海运集团与大连海事大学共同研发建造,于2024年7月交付。该船在自主航行、船岸协同、海上智能船舶移动试验验证平台、虚实融合沉浸式智能教学实训等方面实现了技术上的新突破,使我国智能船舶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该船既是新一代智能船舶技术应用与综合试验的高端平台,为我国智能船舶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又是智能航运高端人才培养平台,为探索创新未来航海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坚实保障。
巡展期间,参观人员可登上“新红专”轮,近距离感受智能船舶的独特魅力,了解其先进的智能系统和创新技术。同时,巡展还将通过主题展区、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介绍我国造船技艺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现海上丝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让更多人领略到航海文化的博大精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党朝峰 卓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