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纯
日前,位于绍兴滨海新区的某显示技术(绍兴)有限公司成功研发第八代喷墨打印设备。作为半导体显示行业中高精密喷墨打印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已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薄膜封装领域积累超1000项专利,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遗余力加快技术革新,正成为绍兴市企业的普遍共识。在研发投入上,更是不惜重金。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5月,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4.0%,居浙江省首位。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生态,让企业研发增信心添底气。为进一步激发广大企业创新热情,绍兴市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融通创新链产业链,在顶层设计、平台建设、配套服务等方面发力。2025年初,绍兴市出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全覆盖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夯实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自建研发机构,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已超过50%。
科技创新不能靠“单打独斗”。平台的建设,让“高浓度”创新要素得以集聚,而政企校多方协同创新的模式,正全面助力广大企业攻坚克难。
“在研究院科研团队的协助下,电子化学品等产品开发项目推进顺利,预计能增加产值5亿元。”绍兴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帅说,在与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开展合作后,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新工艺改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绍兴市正围绕“10+2”重点产业集群,持续优化高能级平台布局,通过大院名校研究院、创新联合体、重点实验室、中试平台等,激发全社会研发热情。以共建研究院平台为例,目前已累计引进核心研发人员2601人、高层次人才466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53项、省级项目94项,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超20亿元。
此外,绍兴市还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打破企业研发中存在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匹配度低等困难,以“人才”之桨,鼓“创新”之帆。2025年以来,绍兴市选派百余位“科技副总”奔赴企业帮助开展研发攻关。“在‘科技副总’帮助下,我们完成了功能性复合面料的各项极限测试,克服了面料容易断裂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研发效率。”浙江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