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疗到消费,“脑机接口”走向更多应用现实|WAIC观察
创始人
2025-07-27 18:21:50
0

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辅助教育、改善睡眠质量、治疗抑郁症——这些真实的用户健康生活需求,今天正通过充满赛博感的脑机接口技术,以消费电子产品的形态,在WAIC的展台上触及普通观众。

7月26至28日,每年一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如约在上海举办。踏入WAIC 2025的展馆,各种前沿科技产品及信息扑面而来,界面新闻看到,今年脑机接口技术也在正在从科研加速走进现实。

月初,马斯克的明星公司Neuralink召开了一场发布会,对外展示首批7名患者成功植入设备的使用场景——意念操控成为现实,并公布计划脑机接口技术将“在2028年实现全脑接口”目标。

中国在该领域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中科院等机构推动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一位因意外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男子,现在仅凭意念就能完成玩五子棋游戏、发短信等等操作。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探索,脑机接口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历程,今天脑机接口正处于从科研向产业化过渡的转折点。

在26日WAIC的主论坛上,脑虎科技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陶虎分享了近期的最大感受。脑机接口是人类大脑和外界世界沟通的一个信息渠道,对于患者是修复的桥梁,对于正常人是增强的途径,当前脑机接口的产业探索方面,医疗器械是一个必经阶段。“但我们真正想的是,脑机接口是可以增强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链接的一个重要渠道。”

不久前,陶虎辞去了中科院前沿技术研发的工作,全职切换到产业界,投入到脑虎科技的创业当中。作为对标马斯克Neuralink的公司,2021年成立的脑虎科技几乎是中国当时唯一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企业。近期,脑虎科技在实时汉语言解码和运动解码上双双取得国际领先的技术突破,获得学术顶刊Nature的报道。

这是国内首例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实时合成汉语言临床试验,在手术两天后,患者开始接受相关训练,术后七天实现了142个常用汉语音节下71%的解码准确率,且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

除了技术成熟度的提高,行业新的外部变化来自于AI技术应用融合。AI让大脑脑电信号采集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高,同时这些高质量数据借助AI,也得以更好的分析和编解码。而集成电路工艺技术,让脑机接口通道数可以大幅提高,在核心材料、算法等层面也持续有所突破。

实验室成果想要转化成可靠的产品与服务,绝非易事。脑机接口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了电极材料、芯片封装、医疗器械、算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全系统,特别是通道数增加将带来功耗、发热、无线传输、生物相容性等一系列连锁问题。

陶虎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特性:“无论是马斯克的Neuralink,还是脑虎科技,并非依赖某个单点的、超越时代的技术突破。核心在于对整个系统内不同环节进行持续的优化迭代与必要妥协,在‘敢犯错、不断试错’中推动产品向前演进。”

这种系统工程的复杂性与长周期特性,也对投资逻辑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

长期低调的知名企业家、盛大集团和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陈天桥近日罕见发声,他呼吁投资脑机接口等硬核科技领域需要的是“耐心资本” ,必须摒弃过去互联网时代的投资套路。

随着脑机接口领域热度的提升,近期相关初创公司涌现,投资人争相出手,产业融资额也不断扩大。除了医疗领域这一核心赛道,消费级应用场景的探索正日趋活跃,界面新闻在现场看到,不少创业公司的产品也在WAIC上涌现。

启学象限(上海)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发的产品,是一款消费级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耳机。展台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通过这样一台设备,用户可以在学习、睡眠等多样化的居家情境中,即可实现对脑电信号的监测和数据反馈。

例如在学生群体中,通过分析脑电波数据,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持续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得以客观评估,帮助家长和孩子了解专注力现状,并为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专注力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当前已有学校对该产品表现出兴趣。

脑机接口创业公司WAIC展台人流络绎不绝。启学象限供图。

除此之外,该耳机还可以提供便捷的家庭睡眠监测,评估睡眠问题。界面新闻看到,来到展台的投资人同样络绎不绝,仔细询问技术细节与市场规划。

产业化曙光初现,政策层面同样暖风频吹,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中,“脑科学”都被重点提及,上海更是接连推出脑机接口行动计划、未来产业聚集区等重大举措,争做脑机接口高地。

界面新闻在WAIC现场看到的零唯一思,是另一家由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吕宝粮教授与米哈游于2021年联合成立的初创企业。该公司开发基于多模态情感脑机接口与脑电大模型数据处理分析平台,当前其与多家知名医院和研究机构合作,采集了4000+例高质量临床数据,开发了抑郁症、焦虑症客观评估系统,已经部署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临床验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妈祖... 7月26日,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以中国海上守护神“妈祖”命名的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正...
张江科学会堂科普季启幕 科学之... 2025张江科学会堂科普季今天启幕,继续聚焦AI主题与张江核心产业,内容涵盖算力芯片、具身智能、模型...
聚焦前言创新 上海AI实验室发... 人民网上海7月27日电(记者董志雯)7月26日下午,2025 WAIC科学前沿全体会议在上海市徐汇举...
直击WAIC|机器人太会“整活...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2025)7月26日至7月28日在上海...
机器人打起来啦!拳拳到“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上海报道 “全中国的机器人都来WAIC了吧。”7月26日,2025年世界...
中国电信集团发展战略升级为“云... “今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应用元年,中国电信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
火星伴月,就在明晚! 7月28日可赏火星伴月 7月28日傍晚,微微泛红的火星将与蛾眉月近距离相伴,上演“红白配”,届时只要...
青春有光,从“心”绽放!这场健... 近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发起,市妇幼保健院联合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精心打造的 市青少年...
宇树机器人G1表演格斗!王兴兴...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同期举办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AI女性菁英论坛”上,...
仿生机器人与仿生智能大会在昌召... 7月26日,仿生机器人与仿生智能大会在未来科学城召开。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简,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初步考虑总部...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中国政府7月26日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初步考虑总部设...
从医疗到消费,“脑机接口”走向... 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辅助教育、改善睡眠质量、治...
打起来了!人形机器人“能文能武... 26日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人形机器人的“浓度”明显提高。 无论是格...
“2025年度AI人物”重磅亮...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同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产...
翰普电子取得微型摄像头调焦治具... 金融界 2025 年 7 月 26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翰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
上海浦东新推一揽子举措 加快建... 中新网上海7月27日电 (记者 李姝徵)加快建设人工智能(AI)产业高地,2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推出...
小米Redmi 15曝光:骁龙... 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每一款新品的曝光都会引发众多消费者的关注。近日,小米 Redmi 15 ...
京东投资机器人的公司亮相WAI... “AI版labubu”走红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京东AI大模型开始发力 7月27日,京东此前投资的多家具...
网约车Lyft的自动驾驶班车即... (爱云资讯消息)Lyft与本特勒合作推出自动驾驶班车服务。2026年底前,Lyft计划在美国多个机场...
原创 物... 作为世界顶尖学府之一,哈佛大学在全球享有无可匹敌的声誉。数以万计的学子梦寐以求能够踏入这所学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