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发布后,关注的焦点一直放在了i8和乘龙卡车的对撞视频上,所以,关于理想i8和这场发布会,关注不足了。
恰好周末,回顾了理想i8的发布会也看了一下这几天的一些情况。
简单说说我的一些想法,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理想i8这场千人发布会结束,股价却应声暴跌13%,此后三天,连续下跌,近400亿市值蒸发。
当李想站在聚光灯下,用一部电影的时长描绘理想首款纯电SUV i8与AI融合的宏大蓝图时,资本市场却报以冰冷的回应。在投资者看来,理想i8或许并不是一款能即刻扭转销量颓势的“爆款”产品。
理想i8的登场,带着李想第一眼很丑的自嘲,却承载着破局的使命。理想i8试图融合MPV的舒适空间、SUV的强悍通过性与轿车的灵动操控。全系标配双腔空气悬架,第三排号称超越诸多MPV,野心直指“保姆车+奔驰G+宝马i7”的终极形态。
但是,物理世界的堆料,已不足以撑起理想的第二曲线。
从李想的叙事逻辑上来看,更多的筹码押向了AI叙事:VLA司机大模型与理想同学MindGPT组成双智能体。前者号称进化为能思考、记忆的老司机,后者则化身能处理生活服务的贤内助。当苹果放弃造车转投AI时,李想曾盛赞其明智,在他眼中,AI的价值远超汽车本身。
理想i8发布,很明显的感受到这是李想在纯电+AI上的一场豪赌,是理想痛彻心扉的转型。
曾经赖以生存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增程”优势,已被同行快速复制,市场最狙击。从销量数据上来看比较直观,今年6月终结连续14个月增长,上半年销量下滑24%,高端市场份额从32%跌至26%。一季度净利润环比暴跌81.7%,L系列主力光环逐渐黯淡。
去年的理想MEGA风波,是理想的转折点。根据李想所言,在与管理层一起痛定思痛后意识到,当公司被销量欲望绑架,便牺牲了赖以生存的用户价值与效率基因。
所以,华为系高管邹良军转任顾问,研发、制造、销售、供应等体系整合,理想内部的一场变革随之启动。总之,理想终于从“打确定性的仗”,转向拥抱技术不确定性的创新航道。
所以发布会上,就有了i8的定价不再参与价格厮杀,定价上似乎更理性一些,但定价与产品,似乎匹配的并不理想。
理想i8预订数据还不错,但用户的疑虑犹在,股价持续下跌,说明资本并未看好。
当然,李想自己应该是清楚的,如果理想i8仅仅是一个纯电SUV,那么很难走的更远。所以,必须为i8增加AI的叙事逻辑,这是理想纯电车型能否突破同质化市场的关键牌。
可是,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基本是贴身肉搏,理想借道AI叙事逻辑,能否跳出内卷?
是试探,也是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