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入“Robotaxi盈利第一城”角逐
创始人
2025-08-07 01:01:37
0

来源:财富中文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美无人驾驶竞逐赛中,中国又增加一块练兵场——上海。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上海正式发放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小马智行、百度旗下萝卜快跑等八家企业获得示范运营牌照,奇瑞汽车联合文远知行等获得示范应用牌照,可以在金桥、花木、世博、浦东国际机场等浦东新区重要功能片区,提供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

两天后,上海方面又表示,将争取在年内实现浦东新区全域开放,同时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开放。该市还制定目标:到2027年时,成为全球自动驾驶的领先玩家,L4自动驾驶车运送乘客超600万人次,拉货超80万吨,全市Robotaxi商业运营范围扩大至2000平方公里、超5000公里道路。

此举意味着上海终于加入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中国大城市,允许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驶入真正的城市道路并商业化载客运营。与需要驾驶员随时接管方向盘的L2/L3辅助驾驶不同,L4意味着出租车无人驾驶甚至不设方向盘,独立完成接驾,应对复杂路况、安全送达终点。

这也意味着在全球“Robotaxi盈利第一城”的角逐中,上海为中国增添了一块砝码。

与传统出租车一样,Robotaxi的商业部署大多以城市为单位,极少跨城运营。因此,实现“城市级盈利”的那一刻,普遍被视为一家Robotaxi企业的“成人礼”,意味着它跨越了技术、成本、监管、人心四重挑战。

高盛近期发布的一份研报预测,Robotaxi在中国实现“城市级净利润转正” 的时点将会出现在2026年。其分析师团队指出,上海最新举措印证了其早期观点:一线城市将凭借更高的用户接受度、更强的监管支持和更好的运营效率,最早实现城市级盈利。

此前数年,对Robotaxi产业扩张速度的讨论聚焦于技术升级、成本下降、安全与体验。今年以来,焦点开始发生转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制约Robotaxi产业扩张最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技术,而变成了人,尤其是监管者。

在《财富》近日于新加坡举办的头脑风暴人工智能大会上,几位自动驾驶领域的资深从业者认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进步已经让Robotaxi的整车制造和运营成本降到足够低,而监管者的态度正在决定这一技术在各地的商业部署速度,后者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和扩张前景。

“技术显然已经足够成熟到可以实现规模化了,但我们在监管上必须与各地政府合作,”文远知行新加坡总经理许开新在论坛上说。

对于全球化步伐迈得比国内同行更快的文远知行而言,上海是它入驻的全球第十座城市。此前它已在北京、广州、南京、苏州、鄂尔多斯、阿布扎比、迪拜、利雅得、苏黎世等9座国内外城市落地。

Robotaxi在各国都还处于强监管的早期商用阶段,企业需要获得政府发放的牌照才能上路运营。运营一般也分两步走:先在封闭的城市片区和路段上做测试,在积累了足够多的里程和数据之后才能展开正式的商业运营。

于是,监管和与产业成熟度就形成了齿轮一般相互咬合的关系:政府牌照早发一步,技术、资本、供应链就能提前半圈;技术快半步,反过来会鼓励政府继续向企业开放路权。

在中国,这对齿轮滚动得最快的城市,当属武汉。

有着深厚的汽车和通信产业基础的武汉早在2022年9就在国内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百度旗下萝卜快跑首批入驻,成为这里的运营主力。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武汉市允许Robotaxi商业运营的区域从最初的13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覆盖大部分主城区的3000平方公里,令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入超600辆全无人车,实现了全天候 7×24接单。

武汉与萝卜快跑相互成就。2024年第二季度,萝卜快跑就宣布在武汉已录得单城 EBITDA 为正,即日常运营收入已经够付所有运营成本,令武汉成为全球最接近Robotaxi单城盈利的城市。

以武汉作为练兵大本营,萝卜快跑已将业务推广至全球15座城市,海外拓展至马来西亚和瑞士,迄今已在全球部署超过1000台无人驾驶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7亿公里。今年7月,萝卜快跑重申去年制定的财务目标:在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盈利的自动驾驶商业平台。

因此,武汉市很有可能在今年摘得“Robotaxi盈利第一城”的贵冠。

与武汉相比,北京、广州与上海等其他中国城市稍显保守。

武汉市区对Robotaxi几乎全域开放,车辆可以跨区运营,而其它城市一般将运营限制在一个行政区域内,比如北京的亦庄、广州的南沙区、上海的浦东新区,运营面积只有几十到数百平方公里。

运营范围与规模,会直接影响数据质量与模型的学习速度。在武汉,车辆一天就能跨江、穿巷、应对早晚高峰,遇到的车、人、天气都不一样。数据种类多,算法学得就快。而运营片区受限,模型很容易“背熟”其中的几条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逼近城市级商业落地所需的安全冗余。

在另一个Robotaxi大国美国,商业化运营走在最前面的城市是旧金山。这里也是Robotaxi领军企业Waymo的大本营。旧金山核心城区55平方英里,约合140平方公里,远小于武汉,但人口密度高、岔路多、坡度大,场景复杂。Waymo 在这里投放的车队规模比萝卜快跑的武汉车队稍大,达到800辆,日均订单约8800单,超过萝卜快跑的3500单。

但旧金山仍处于高成本、离盈利尚远的阶段。Waymo自行计算过,其单车成本15-20万美元,平均每单里程9英里,收费达到32美元时才能实现盈亏平衡,折合每公里2.2美元,远超当前的实际收费。

相比而言,萝卜快跑在武汉推出的第六代无人租出车整车价格降到20.46 万元人民币,算上车辆折旧、付给远程安全员的工资、电费、保险、维保、停车费用之后,单车日均运营成本约为250 元,每公里只需收费 1.0-1.2 元人民币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除了监管者的态度,还有一个与人相关的变量,将深刻影响Robotaxi驶向盈利的速度,那就是各家企业对商业模式的选择。

目前无论在中美,自营仍是主流商业模式,即Robotaxi公司无论是自建叫车应用(如Waymo One)还是与第三方叫车平台(如高德地图)合作,都自己拥有车队产权,远程安全员的雇佣管理、车辆充电、维保、客服也全部由自营团队完成。自营模式的优势是全流程可控,硬件、算法、运维数据实现闭环,服务标准统一,但劣势在于资产很重,造车与运营成本都十分高昂。

越来越多的中国Robotaxi公司在走向海外时尝试“由重转轻”,一条重要路径是与全球最大出行平台Uber合作,将海外车队交给Uber运营,自己则可以专注于技术与软件,依托后者的全球网络快速部署到更多海外市场。

文远知行2024年底就与Uber合作在阿布扎比展开服务。Uber买下50辆文远知行与吉利旗下品牌远程汽车合作生产的Robotaxi——GXR,并负责这支车队在阿布扎比的运营。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文远知行从Uber获取三份收入:卖车费、软件服务费和订单收入分成。最近双方联合宣布,未来5年将额外落地15 座国际城市。

小马智行最近宣布将在今年下半年接入Uber,在中东率先落地并逐步推广至其他国际市场。7月,萝卜快跑宣布将其数千辆第六代车接入Uber,今年年底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推出服务。

这意味着在中美之外,更多全球城市正在加入“Robotaxi盈利第一城”的角逐,各个城市监管者的态度、各家企业选择的商业模式,正在成为这场角逐中的两大重要变量。(财富中文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岛恒森聚工贸取得一种激光切割...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恒森聚工贸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激光切...
AT&T宣布:达成Op... C114讯 8月6日消息(艾斯)美国AT&T官网消息显示,该运营商近期与其合作伙伴爱立信和富士通实现...
泰斗微电子申请定位方法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定位方法、...
新疆库车市:科技赋能让棉花管理... 库车市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棉花种植深度融合,依托智慧水务平台构建起数字棉花智能化管理系统,棉农只需...
原创 地...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
OpenAI发布两款开源大语言... 来源:至顶网 OpenAI今日发布了新的生成式AI模型,虽然不是GPT-5,但这些新模型可能更加有...
立铠精密取得型材自动循环上升夹...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型材...
DJI ROMO P 首发评测... 是的,大疆做了个扫地机器人。 小雷知道很多人都一脸诧异,这家专注运动相机、无人机和影像周边设备的企业...
聚焦2025数博会|今年这些内... 2025数博会脚步渐近,一系列丰富且极具看点的活动安排浮出水面,从前沿产品展示到深度交流研讨,从精彩...
TD产业联盟:2025年2季度... 今天分享的是:TD产业联盟:2025年2季度5G产业和市场发展报告 报告共计:30页 《2025年二...
友邦集成吊顶取得石膏顶用隐藏式...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美的取得三相无源电路线路板布局...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加入“Robotaxi盈利... 来源:财富中文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美无人驾驶竞逐赛中,中国又增加一块练兵场——上海。 7月2...
流畅便宜好用且性能好、服务佳的... 在数字化时代,云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远程控制手机、虚拟iOS系统...
杜绝“性能过剩”,手机品牌可不... 当我一看到现在手机品牌“疯狂”初心,讲实话心中就会有一种感叹,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各种很牛的参数,讲...
机器人变身售货员!天府绛溪实验... 近日,天府绛溪实验室机器人训练技术创新中心零售场景临时训练场正式启用。在实验室的“未来便利店”里,机...
台州临海杜桥镇:“共享人才”激... 在台州临海市杜桥镇,“国家级眼镜质量提升示范区”的招牌正被赋予新内涵。曾经以“量”取胜的杜桥眼镜,如...
无人机巨头进军扫地机器人赛道:... 无人机巨头“大疆”跨界进军扫地机器人赛道。 8月6日,DJI大疆推出首代扫地机器人DJI ROMO系...
百镜出道,C位依旧:WAIC顶... 如果说 WAIC 2025 是今年 AI 硬件的「集体高考」,那 Rokid Glasses 无疑是...
事关AI!周鸿祎最新发声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称,AI大模型必然要进化到智能体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