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赛与兴业,如何实现共生共荣?刚刚闭幕的成都世运会,提供了一个路径。
在汇集了1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世运会开幕式上,当面积约1.1万平方米连续LED巨幕点亮之时,呈现的视觉画卷令人震撼,而幕后的显示技术支撑方,正是成都高新区的科技领军企业——京东方。
有分析人士说,这块屏幕点亮的不仅是一场世界级体育盛会的序幕与一座城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雄心,也点亮了成都高新区在产业发展上进一步建设“世界柔谷”的决心。
柔性产品的硬核支撑
成都高新区以京东方等链主企业主引擎作用,打造以柔性显示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集群,预计2027年左右“成都造”柔性面板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尽管生产的是柔性面板,但汇聚在成都高新区的企业却个个都有先进技术的“硬核支撑”。
以“世界柔谷”的核心引擎——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为例,作为全球首批8.6代AMOLED生产线,2025年5月20日,该生产线项目提前4个月启动了工艺设备搬入,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成都成为全国领先的柔性面板生产基地,推动我国在OLED显示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成都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链条完善、发展迅速,形成覆盖LCD、OLED和Micro-LED等多种技术产品门类的产业体系。除了京东方,辰显光电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链主企业名单,成为Micro-LED行业的领军者。
“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Micro-LED显示领域领导者,目前已纳入‘中国制造2025’和地方‘建圈强链’产业规划,已成为成都市新型显示产业创新领军企业”。8月14日,在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内,该公司总经理黄秀颀侃侃而谈。
在他背后,摆放着一面墙的各种荣誉,比如2022年获得了“年度新型显示产业链贡献奖”,2023年获得了“年度最佳创新显示器银奖”等等。
事实上,从时间线上看,这是一家与成都高新区显示产业共同成长的企业,比如2020年辰显光电宣布落户成都后,在超40亿元的总投资规模结构中,成都高投集团正是其中的领投方,并联合四川省、市、区三级政府资金,合计持股比例超过80%。
2023年9月,世界显示大会在成都举办,成为全球显示产业的一次重要会议,辰显光电在本次会议上宣布中国大陆首条TFT基Micro-LED显示屏生产线签约落地成都高新区,2024年12月,该生产线就正式进入量产出货阶段。
目前,在成都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完成Micro-LED产业的率先布局,这将推进成都乃至四川在“一芯一屏”产业的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有效带动更多上游材料及设备、下游终端应用及配套产业的集聚。
因此辰显光电这面墙上的荣誉,这不仅展示的是一家企业的发展成果,亦是成都高新区在推进“世界柔谷”建设中的重要基石。
而早于辰显光电在成都高新区落户的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在高世代光掩膜版生产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俊荣表示,2017年来到成都后,专注于研发、生产高世代、高精度TFT掩膜产品以及新型掩膜技术的开发,全面配套国内显示面板的开发与应用。2019年1月,路维光电建设的中国首条G11代掩膜版生产线产品在成都高新区下线,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垄断,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成为国内首家、世界第四家掌握G11掩膜版生产技术的企业,国内首家可覆盖G2.5-G11全世代产线的本土掩膜版企业,可配套下游平板显示厂商所有世代产线。
作为国内掩膜版行业的领军企业,路维光电始终坚持“技术立企”,公司研发团队近年来聚焦高端掩膜版研发,先后成功开发并量产半色调掩膜版(HTM)、相移掩膜版(PSM)等高端掩膜版新产品,不断打破垄断,推动国产化替代进程。
“世界柔谷”初具规模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布局各类面板生产线5条,聚集新型显示相关企业40余家,汇集出光兴产、LG 化学、德山、三星 SDI和 UDC五家全球发光材料“隐形冠军”企业,中光电、瑞波科、路维光电、华兴源创、思越智控等在内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配套企业,以及TCL、鸿富锦等终端制造企业,打通了从玻璃基板、发光材料、光掩膜版、光学膜到面板制造,再到手机、车载显示等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
根据赛迪《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年)》,成都位居“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城市”前三,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5%,产业链完善度达73%,产业配套率达46%,新产品产值率达到76%,研发投入占比达7%。
2024年,成都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实现营收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4%,2025年上半年预计产值达207亿元——而市场普遍预测这一数据将在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增长,其动力正是来自“世界柔谷”中的硬核企业的持续发力。
如8月15日,一条好消息从“世界柔谷”中传出: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拓维高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8.6代线金属掩膜版(CMM,Common Metal Mask)首件产品日前产出并交付行业头部客户,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高世代线金属掩膜版的技术空白,也标志着我国OLED产业核心材料自主化迈出关键一步,更为成都高新区“芯屏”产业版图拼上了不可或缺的一块。
在企业快速发展之时,成都高新区也出台专项产业政策,在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支持;联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加速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进程;制定 “一对一”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全生命周期解决企业落地、建设、运营中的难题;定期举办产业沙龙、技术对接会,促进区内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成都高新区联合上海张江、苏州工业园、西安、武汉东湖、南京、厦门火炬、重庆、昆山、绵阳等10家国家高新区,以及合肥新站1家省级高新区,共同成立了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该网络旨在打破区域壁垒,统筹全国显示产业优势资源,围绕柔性显示、Micro-LED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高新区加快产业建圈强链,聚焦柔性显示、微型显示细分赛道,围绕材料、设备和零部件等核心配套环节,加速形成链属企业扎根本土的完整产业生态,积极引育“镇园之宝”、打造“明日之星”,加快建设“世界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