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论坛:一旦中国禁止美国加入中国空间站,美国是否有权将其击落
创始人
2025-08-19 11:40:40
0

一个美国网友在网上抛出个火药味十足的问题:如果中国不让美国加入天宫空间站,美国有没有权利直接把它给打下来?这话一出,立马在网络上炸开了锅,评论区吵得不可开交。这问题听着离谱,背后却藏着中美在太空领域的恩怨情仇。

从国际空间站到天宫的崛起

上世纪90年代,国际空间站项目启动时,美国牵头拉来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16个国家,热热闹闹搞合作。1998年,空间站的第一个模块“曙光号”升空,象征着人类探索太空的共同梦想。

中国当时也递交了加入申请,满心期待能参与这全球盛事。然而,美国却以“技术水平不够”为由,果断把中国拒之门外。表面上是技术问题,实际上却是冷战思维作祟,担心中国借机获取先进技术,威胁其航天霸权。

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沃尔夫条款”,这道门槛把中美航天合作彻底堵死。条款明确规定,NASA不得与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直接合作,连中国学者访问NASA设施都不允许。这条款由时任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弗兰克·沃尔夫推动,他以“国家安全”为由,硬生生把中国排除在国际航天圈之外。

2013年,NASA甚至援引这条条款,禁止6名中国科学家参加在加州举办的开普勒科学会议,引发多位美英学者抵制,最终迫使NASA道歉并重新邀请。这件事在《卫报》等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暴露了条款的争议性。

面对封锁,中国没有停下脚步。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出关键一步。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升空,为后续空间站建设打下基础。

2021年,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发射成功,次年“问天”和“梦天”实验舱顺利对接,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整个过程靠的是中国自己的技术积累和不懈努力,硬生生打破了美国的遏制算盘。如今,天宫空间站以400公里高度绕地球运行,成为继国际空间站后,人类在近地轨道的又一重要平台。

国际空间站的处境却不乐观。建成20多年后,这座太空实验室已显老态,舱体漏气、设备老化问题频发。据NASA规划,国际空间站将在2030年左右退役,届时美国暂无替代方案。

反观天宫空间站,不仅技术先进,还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灵活扩展,配套的发射、测控、回收体系也日臻完善。中国航天从被排斥到自立门户,靠的是实打实的努力,这份成绩单让全球刮目相看。

击落空间站的荒谬设想

在美国的Quora论坛上,某个用户抛出的“击落天宫空间站”问题迅速引发热议。这问题乍看像个天方夜谭,却触及了太空领域的法律与现实底线。

1967年,联合国通过《外层空间条约》,明确规定外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各国应和平利用太空,禁止对航天器使用武力。这份条约由包括中美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签署,是太空法的基础框架。美国若擅自攻击天宫空间站,不仅违反国际法,还等同于向中国宣战。

从技术角度看,击落空间站绝非易事。天宫空间站以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在400公里高空运行,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美国虽有反卫星武器,如2008年测试的“标准-3”导弹,但攻击空间站的难度远超普通卫星。即便技术上可行,后果也极为严重。

空间站被摧毁会产生大量高速碎片,遍布低地轨道,像无数失控的子弹,威胁全球的卫星网络,包括美国的GPS、通信系统,甚至国际空间站本身。2019年,印度反卫星试验产生的碎片就曾引发国际社会担忧,美国智库报告指出,类似行动可能导致“凯斯勒效应”,让低地轨道变成太空垃圾场。

更重要的是,攻击天宫空间站的提议在国际法和道义上站不住脚。历史上,中国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苏联“和平号”以及美国“天空实验室”之外,从未提出过类似破坏性建议。

反过来,美国因“沃尔夫条款”自我设限,无法参与天宫空间站的国际合作,却有人幻想用武力解决问题,这种逻辑不仅荒谬,还暴露了某些人面对中国航天崛起时的焦虑与无力感。2019年,中美在嫦娥四号任务中曾短暂合作,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为中国着陆器提供支持,数据公开共享,证明合作远比对抗更具建设性。

论坛上的讨论也反映了全球网友的理性声音。一位新加坡网友指出,攻击天宫空间站无异于宣战,会引发全球危机。美国网友则反问:如果中国当年被拒国际空间站就去击落它,合理吗?这些评论得到了数千点赞,显示出多数人对这种极端想法的反对。

中国则一再强调天宫空间站的开放性。2022年,中国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签署协议,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合作。瑞士、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实验项目已获批,科学家们正忙于准备设备,期待在天宫空间站开展研究。

“沃尔夫条款”本身也饱受争议。2021年,美国安全世界基金会举办研讨会,前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直言,条款并未减缓中国航天进步,反而让美国错失合作机会。

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称其为“美国自摆乌龙”,《福布斯》杂志更批评其“近乎偏执”。条款不仅限制了中美交流,还波及在美工作的中国籍学者,甚至连学术会议都受到影响。这种排他性政策与太空探索的开放精神背道而驰,成了美国航天界的“紧箍咒”。

太空探索的正确打开方式

国际空间站的退役倒计时,让天宫空间站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航天从不封闭,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原则。2022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天宫空间站欢迎各国科研人员参与,实验项目遴选公平透明。

德国的等离子体研究、意大利的生物实验已在站内展开,17个国家的合作项目如火如荼。相比之下,美国受“沃尔夫条款”掣肘,科学家只能望洋兴叹。2023年,NASA曾为嫦娥五号月壤样本申请豁免,试图参与研究,但这种特例少之又少,显示出条款的僵化。

2024年6月,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重申,中国对中美航天合作持开放态度,但前提是美方需移除“沃尔夫条款”等障碍。嫦娥六号任务中,中国向全球发布合作机遇,法国、意大利等国积极参与,唯独美国因国内法限制缺席。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指出,合作需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美国若真想交流,理应先清理自家门槛。

太空探索从来不是零和游戏。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火星探测器“祝融号”、嫦娥探月工程,都向全球共享数据,助力人类科学进步。2020年,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本,吸引了多国科学家申请研究,成果公开透明。

反观美国,近年来航天预算吃紧,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进展缓慢,2021年宣称的“重返月球”目标一再推迟。面对中国航天的快速崛起,美国与其沉迷于遏制,不如正视现实,寻求合作。

全球航天界也在呼吁协作。欧洲航天局与中国在航天员培训、探月项目上合作密切,2016年中国航天员叶光富参加欧空局课程,2017年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在中国接受训练。这种开放交流为太空探索注入活力。

未来,天宫空间站可能成为近地轨道唯一的长期科研平台,其开放性为各国提供了宝贵机会。美国的“沃尔夫条款”若继续固守,只会让自身在太空领域日益孤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信号盲区到全域覆盖:物联网聚... 物联网设备的 “死亡之区”—— 深山峡谷、高速隧道、远海孤岛,这些地方曾让单网物联网卡束手无策。物联...
2025未来网络创新技术与成果... 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迎来颠覆式演进的当下,网络通信技术创新已成为驱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8月1...
当AI浪潮来到西部山乡小县 这些女性出生在西部山乡,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在家种地或外出务工,曾是她们最常见的人生选择。在人工智能...
原创 库...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20天,也就是9月9日,新一代的iPhone17系列就要发布了。 这次最大的看点,...
眉山彭山:“筑日月模型 悟天地... 为点燃儿童探索星空的好奇心,让深奥的科学原理从课本走进生动实践,近日,一场由眉山彭山区科协主办、区图...
浙江君睿取得叠片分张上料机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君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叠...
格力高管回应空调市场份额被小米... 【CNMO科技消息】近日,关于“小米空调7月线上销量超越格力”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起因是部分网...
技术应用 | 大模型在远程银行... 文/兴业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 黄健 陈明雁 莫迪 何平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浪潮驱使银行业务模式发生了前...
注意:谷歌其他方式搞客户! 不... 注意:谷歌其他方式搞客户! 不是只有SEO和SEM! 大家好,我是郑州悉知科技的丹丹,别老惦记着谷...
拆解报告:Xiaomi小米开放... 小米在近期的「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发布了多款智能穿戴产品,包括小米首款AI眼镜、小米Watch ...
浙江赛思电子,第一份额拿下中国... 近日,中国移动2025-2027年同步网设备集采结果重磅落槌。浙江赛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
移动快检车开进京郊农副市场 “... 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 庞婷)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移动快检车”开进海淀区上庄水乡农副产...
2025年国产开放式耳机测评!... 开放式耳机可以说是我认为最好用的耳机类型了,作为一个耳机测评博主,也用过不少的开放式耳机,发现大家对...
浙江企业负面舆情优化处置行业发...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播速度呈指数级增长,网络舆情已成...
Meta没做的,英伟达做了!全...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新智元导读】英伟达发布全新架构9B模型,以Mamba-Transform...
外媒爆ARM挖角亚马逊AI芯片...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19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全球芯片架构公司ARM已聘请亚马逊前AI芯片部门...
江苏长灵贵金属取得高温熔炉内部...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长灵贵金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温...
2025年iOS云手机推荐:七... 在iOS云手机市场,用户面临着多样化的选择,这些选择不仅涵盖了iOS系统控制安卓设备的方案,还包含了...
原创 英... 7月31日,北京网信办针对英伟达算力芯片(H20)的紧急约谈正在进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
原创 美... 一个美国网友在网上抛出个火药味十足的问题:如果中国不让美国加入天宫空间站,美国有没有权利直接把它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