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方案解析带来的是旋依科技300W大功率氮化镓无线充电设备的方案解析,这款无线充电设备由发射模块,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接收模块组成,采用磁耦合共振技术,支持220Vac市电供电,输出电压范围为18-60V,支持24V、36V、48V电池组,支持为锂电池,铅酸电池等充电,最大充电电流可达5A。
无线充电设备支持宽工作范围温度和高防护等级,并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支持过流、过压、过温、反极、短路和开路保护,支持30mm无线充电距离,支持20mm偏移范围,适合为地面巡检机器人、轨道机器人、巡检无人机、AGV、物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充电。
其中无线充电设备通过UWB进行通信,相比无线充电带内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在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中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能力,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此外在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内部还应用了致能的氮化镓开关管,进一步提升转换效率,降低散热需求。下面充电头网就带来这款无线充电的方案解析,一起来看看这款无线充电设备的设计和用料。
旋依科技无线充电设备由一个无线发射端和两个接收端组成。
无线充电发射端采用铝合金外壳,正面印有旋依科技字样。
型号:T300M 无线功率发射器
输入:100~264Vac 1.9A 50/60Hz
深圳市旋依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有连接接线,中心同心圆为线圈区域,边缘设有开孔用于固定。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特写,为圆形设计,机身侧面设有输出线。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采用塑料材质外壳,上方设有指示灯,中间位置设有散热片为接收器散热。
输出线设有网尾进行抗弯折保护。
另一款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接收线圈和无线充电接收器组成。接收线圈固定在金属支架上。
拧开固定螺丝,拆开接收线圈。
接收线圈内部通过灌封密封。
接收器粘贴铝合金散热片。
接收器输入端连接接收线圈和UWB通信天线,UWB通信天线特写。
看完了旋依科技这款无线充电设备的外观展示,下面就进行内部解析,一起看看设计和用料。
首先拧开螺丝,拆开无线充电发射端外壳。
壳体内部一览,左侧设有指示灯,电源插座和散热风扇,依次设有PFC模块,右侧上方设有UWB通信模块,下方设有无线通信模块。
PCBA模块通过螺丝固定。
PFC模块输入端采用插接件连接。
无线充电模块输入端采用XT30插接件连接。
无线充电模块输出端采用XT60插接件连接。
UWB通信模块设有导线连接到指示灯和无线充电模块。
UWB通信模块设有连接器和馈线。
从壳体内部取出PCBA模块,壳体对应PCBA模块之间设有导热垫散热。
PFC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一览。
PFC模块正面一览,左侧下方设有接线柱,保险丝,压敏电阻,左侧上方设有热敏电阻,安规X2电容,共模电感。中间位置设有PFC控制器,氮化镓开关管和碳化硅二极管,右侧设有PFC升压电感和高压滤波电容。
PFC模块背面设有整流桥。
14D561K蓝色压敏电阻用于吸收过压浪涌。
两颗蓝色插件Y电容特写。
NTC热敏电阻丝印5D-15。
安规X2电容来自天泰,规格为0.22μF。
整流桥来自乐山无线电,型号GBU8K,规格为800V 8A,采用GBU封装。
PFC控制器来自英飞凌,型号ICE3PCS03G,是一颗CCM模式PFC控制器,具有精确可调节的开关频率,集成数字电压环路补偿,具备快速输出动态响应和外部同步,采用DSO-8封装。
PFC开关管来自致能,型号ZN65C1R200L,为Cascode级联结构的氮化镓开关管,耐压700V,瞬态耐压为800V,导阻200mΩ,栅极支持20V耐压,具备低栅极电荷,有效简化驱动电路。适用于快充、通信电源、数据中心和照明应用,采用DFN8*8封装。
致能 ZN65C1R200L 资料信息。
50mΩ取样电阻用于检测PFC开关管电流。
PFC整流管来自科尼盛,型号KN3D10065G,为碳化硅二极管,规格为650V 10A,采用DFN8*8封装。
高压滤波电容来自江海,为CD29H长寿命,耐大纹波电流电解电容,规格为450V220μF。
无线充电模块一览,左侧上方为无线充电主控芯片,隔离驱动芯片和驱动器芯片,下方设有隔离变压器,氮化镓开关管和薄膜滤波电容,右侧设有滤波电感,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右上方设有开关电源,用于为无线充电模块,PFC模块和UWB通信模块供电。
无线充电模块背面设有整流管和稳压芯片。
电流检测芯片来自德州仪器,丝印1AED,型号INA181,是一颗双向低侧和高侧电压输出电流检测放大器,采用SOT23封装。
薄膜滤波电容来自厦门法拉电子,规格为500V 5μF。
无线充电控制器来自德州仪器,型号TMS320F28032,芯片内置C2000 32位MCU,主频为60MHz,内置64KB FLASH和20KB RAM,采用TQFP64封装。
芯片外置20.000MHz时钟晶振。
同步降压芯片来自矽力杰,丝印WC,型号SY8113B,是一颗4.5-18V输入电压的同步降压转换器,芯片内部集成开关管,支持3A输出电流,开关频率为500KHz,采用TSOT23-6封装。
10μH合金电感特写。
稳压芯片来自意法半导体,型号LD1117AS33TR,支持15V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为3.3V,输出电流1A,采用SOT-223封装。
隔离通信芯片来自川土微,型号CA-IS3050G,符合ISO 11898-2物理层技术规范,支持1Mbps传输速度和5000Vrms隔离能力,采用SOIC8-WB封装。
驱动器来自微芯科技,型号TC4424A,为双路3A驱动器,支持CMOS和TTL电平输入,采用SOIC8封装。
四颗氮化镓开关管组成全桥,用于无线充电输出。
无线充电开关管来自致能,型号ZN70G1R120L,为Cascode级联结构的氮化镓开关管,耐压700V,瞬态耐压为800V,导阻120mΩ,栅极支持20V耐压,具备低栅极电荷,有效简化驱动电路。适用于快充、通信电源、数据中心和照明应用,采用DFN8*8封装。
致能 ZN70C1R120L 资料信息。
三颗薄膜谐振电容来自厦门法拉,规格分别为0.056μF,0.022μF和0.015μF。
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输出电流。
开关电源主控芯片来自洪利发,型号UC2845A,是一颗电流模式PWM控制器,采用SOP8封装。
开关管来自安森美,型号FQP2N90,NMOS,耐压900V,导阻7.2Ω,采用TO-220封装。
高压瓷片电容来自松田电子,规格为0.01μF 1KV。
亿光EL817光耦用于输出电压反馈。
滤波电容来自艾华,规格为25V220μF。
稳压芯片丝印53A50。
TL431电压基准特写。
无线通信小板设有主控MCU,隔离通信芯片和UWB模块。
小板背面没有元件。
主控MCU来自极海,型号APM32F103RCT6,为工业级主流MCU,芯片内置ARM Cortex M3内核,主频为96MHz,内置256KB FLASH和64KB SRAM,具备USART、I2C、SPI、USB、CAN、SDIO和EMMC接口,采用LQFP64封装。
意法半导体 LD1117AS33TR 稳压芯片为MCU供电。
隔离通信芯片来自川土微,型号CA-IS3050W,符合ISO 11898-2物理层技术规范,支持1Mbps传输速度和5000Vrms隔离能力,采用SOIC16-WB封装,用于CAN总线通信隔离。
隔离通信芯片来自川土微,型号CA-IS3722HS,是一款高性能双通道数字隔离器,支持150Mbps传输速率,具备3750Vrms隔离能力,采用SOIC8-NB封装。
485收发器来自亚德诺,型号MAX485,是一款低功耗RS485/RS422收发器,支持2.5Mbps传输速率,采用8 SO封装。
亿光EL357隔离光耦用于485通信使能控制。
小板上焊接UWB无线通信模块,模块采用Qorvo DW1000 UWB收发器芯片,支持110kbit/s,850kbit/s和6.8Mbit/s传输速率,支持3.5-6.5GHz传输频率,支持2.8-3.6V单电压供电,采用QFN48封装。
小板侧面通信和供电接口特写。
接下来拆解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拧下固定螺丝,拆开外壳,内部设有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接收线圈。
无线充电接收器通过螺丝固定。
壳体内部设有FPC天线。
LED指示灯通过胶水粘贴固定。
无线充电接收器下面是接收线圈。
线圈背面粘贴隔磁片。
线圈引出线外套热缩管绝缘。
无线充电线圈采用丝包线绕制。
拧下固定螺丝拆开无线充电接收器外壳。
壳体内部设有两块PCB板,通过排针连接。
FPC天线通过插接件连接。
拆下上层的控制小板,底部设有无线充电同步整流小板。
接收线圈焊接连接到同步整流小板。
小板输出侧焊接正负极连接导线。
壳体内部PCBA模块对应电解电容的位置镂空,降低厚度。
控制小板设有无线通信模块,降压芯片,MCU,电压比较器和运放。
另一面设有降压电感,滤波电容,与门和与非门芯片。
主控MCU来自极海,型号APM32F103RBT6,为工业级主流MCU,芯片内置ARM Cortex M3内核,主频为72MHz,内置32KB FLASH和10KB SRAM,具备USART、I2C、SPI、USB、CAN、SDIO和EMMC接口,采用LQFP64封装。
MCU外置12.000MHz时钟晶振特写。
意法半导体 LD1117AS33TR 稳压芯片为MCU供电。
电压比较器来自德州仪器,型号LM2903,为通用双路比较器,采用SOIC8封装。
运放芯片来自德州仪器,型号LM2904B,为行业标准双路运算放大器,采用SOIC8封装。
降压芯片来自芯源系统,型号MP9486A,是一颗4.5-100V宽输入电压的开关降压芯片,芯片支持1A输出电流,具备过热保护和短路保护,采用SOIC-8 EP封装。
搭配使用的47μH合金电感特写。
输出滤波电容规格为100μF25V。
降压芯片采用矽力杰SY8113B。
10μH合金电感特写。
输出滤波电容规格为47μF25V。
无线通信模块采用Qorvo DW1000 UWB收发器芯片。
底部小板焊接谐振电容,同步整流管,驱动器,保险丝和滤波电容。
小板背面焊接取样电阻。
同步整流管来自华羿,型号HYG080N10LS1C2,NMOS,耐压100V,导阻6.9mΩ,采用PDFN5*6-8L封装。
半桥驱动器来自安趋,型号ID7S210AD,耐压200V,具备1A输出电流能力,采用SOIC8封装。
整流二极管来自辰达半导体,型号ES1D,为超快恢复二极管,规格为200V 1A,采用SMA封装。
另外两颗二极管型号相同。
两颗输出滤波电容来自永铭,为LKM系列长寿命电解电容,规格为390μF80V。
输出保险丝规格为10A。
PCBA模块背面设有1mΩ电流取样电阻。
单运放来自德州仪器,丝印1SPF,型号为LM321LV,为LM321运放的替代产品,具备更好的低压性能,采用SOT23封装。
输出控制管采用华羿HYG080N10LS1C2。
最后来拆解外置的无线充电接收器。
内部PCBA模块焊接无线通信模块。
两个无线充电接收器内部用料相同,节省篇幅不再赘述。
旋依科技300W大功率无线充电设备由发射模块,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接收模块组成,采用磁耦合共振技术。发射模块采用220Vac市电供电,接收模块输出电压范围为18-60V,可为24V-48V的电池组充电,支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充电电流可达5A。模块支持30mm无线充电距离和20mm偏移范围,并具备完善全面的保护功能。
充电头网通过解析发现,发射模块由PFC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组成,PFC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都使用了致能的氮化镓开关管,ZN65C1R200L用于PFC升压,ZN70G1R120L用于无线充电输出。无线充电模块采用德州仪器TMS320F28032控制器进行无线充电控制,极海APM32F103RCT6 MCU用于无线通信控制。
接收模块内部采用极海APM32F103RBT6用于同步整流控制和输出电压电流控制,同步整流管来自华羿。整套无线充电设备中采用Qorvo DW1000 UWB收发器芯片用于无线通信,相比传统方案中的带内通信,具备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更适应恶劣场合的无线充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