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万吨钢材加工七成由机器人完成
创始人
2025-09-03 08:40:34
0

8月28日,藻渡水库大坝智慧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对总长94.24公里的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关键词 智能建造

建设工程作为传统行业,曾长期依赖“搬砖头、绑钢筋、扛水泥”等高强度体力劳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许多人对建筑工地工人的印象。如今,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一行业已悄然发生了改变。

连日来,记者在重庆多个建设工地蹲点,目睹了一场从“搬砖头”到“按键盘”的巨大变革,机器人进驻工地也正成为“重庆智造”的新时尚。

“机器人工友”助阵

工期缩短150天

“准备开始起吊!”指令声刚落,塔吊司机陈杰就在键盘上娴熟地输入一串字符,同时轻推手柄:只见塔吊巨臂平稳移动,将一捆钢筋精准吊起,运向几十米高的作业面。

有意思的是,陈杰此时并不在高空驾驶舱中,而是坐在离工地百余米的5G远程塔吊控制室内,面前是多块高清屏幕,仿佛正在操作一台巨型“游戏机”。

8月27日,记者在两江新区中医院迁建项目现场见到这一幕。作为重庆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目前进入内部装修与地坪施工阶段。

项目总工程师沈秋余介绍,过去,塔吊的驾驶舱离地动辄几十米,司机徒手爬垂直扶梯得花半小时才能上去。驾驶舱内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并且高空作业一待就是一天,不仅风险高、强度大,效率还低。

如今,5G远程塔吊已彻底改变传统作业模式。无人塔吊遍布高精度传感器,依托5G低延时通信,可实现地面远程实时操控与全方位监测。据实测,该技术可节省人工30%,使吊装效率提升15%。

在这里,记者还见到不少“机器人工友”:刚刚浇筑的混凝土地面,地坪涂敷机器人缓缓“走”过后,抹面就变得均匀平整;不远处,地坪研磨机器人所过之处变得光滑如镜,并且粉尘还会被自动吸走处理。

记者了解到,这些“机器人工友”的厉害之处还不止于此。以地坪涂敷机器人为例,它不仅可以自主设定路径、精准控制材料用量,还能在复杂区域自动避障。相比传统人工,它的施工效率提高超过30%,对平整度的误差更可控制在5毫米以内,大大提升了施工质量。

在众多智能装备与创新专利技术的“全面加持”下,两江新区中医院迁建项目预计整体施工工期将缩短150天。

大坝“强筋健骨”

背后有位“数字工友”

8月28日清晨6点,綦江区赶水镇,天光未彻,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藻渡水库的大坝施工现场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大坝填筑设备操作手何严像往常一样,准时坐进碾压机驾驶室,开始了一天的大坝主体填筑工作。

大坝填筑是水库建设中极为核心的工序,如同为大坝“强筋健骨”,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库的稳定性、防渗性和长期安全性。

在何严右手边的平板上,一块“花花绿绿”的屏幕实时闪烁,清晰标注着他正在碾压的作业区域。不同颜色代表碾压速度、遍数和压实度等关键参数。这台平板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双天线、压实度传感器协同工作,共同构成了何严的“智慧工友”——智能碾压系统。

传统碾压属高强度重复劳动,枯燥艰苦。施工时除了操作手,还需配备一名质量监督员站在车外记录碾压遍数和范围。车速是否超限、振动是否达标、压实是否均匀,全凭老师傅的经验判断,质量和效率难以保障。

如今,“智慧工友”彻底改变了“人盯人、凭感觉”的旧模式。

记者观察到,何严这位“伙伴”本领不凡:它既是“记录员”,可以实时捕捉每一遍碾压轨迹、速度和振动状态;又是“分析员”,通过色彩直观显示碾压质量,提示薄弱区域;还是“监督员”,对施工过程全面监控、实时纠偏,确保大坝填筑每一层都达到设计标准。

目前,藻渡水库大坝的每台碾压设备都已接入这套系统,降低人力成本约20%。施工高峰时,4台碾压机同时作业,日填筑面积可达一万平方米,整体效率提升40%。

藻渡水库大坝项目的“智慧工友”远不止这一位。

面对总长94.24公里、实际巡检里程约380公里的输水线路,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隧道进度可视化系统,成为管理人员的“千里眼”,5秒内即可获取百里之外隧洞的实时施工画面与进度分析,实现洞穿山川的智能调度。

目前,在智能化手段的加持下,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大坝总体进度达80%,预计今年10月将完成填筑。

工人坐进“监控室”

机器人完成生产全流程

8月29日上午10点,成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箕山隧道深处隐约传来机械的轰鸣声。作为全国在建断面最大的山区高速公路高瓦斯特长隧道,箕山隧道工程钢材加工总量达3.3万吨,其中七成由机器人完成。

在距隧道施工面两百米处,一座面积为3600平方米的数字化钢筋加工厂正安静地运转。在传统工地,钢筋加工往往是最耗费人力的环节,但在这里,记者只见到五名技术工人——他们有的在操作控制台,有的负责看护设备运行,没有一个人在做体力活。

现场一位技术工人设置好参数后按下启动键,两台焊接机器人便同时挥舞机械臂协同作业,几分钟后,钢筋网片就已焊接完成。记者用手触摸机器人加工后的钢筋断面,发现切面平滑整齐,手感近似硬币边缘。

“以前钢板切割、焊接至少需要三四个人配合,累得满身大汗效率还低,现在最多只需一两个人监护,机器人自己就能完成全部流程。”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罗浩东表示,有了机器人帮忙,工人只需在显示屏上输入半成品钢筋规格、型号、数量等数据,机器人就能自动拉动钢筋,还能将钢筋加工成形状不同的各种构件。目前,工厂日加工钢筋数十吨,效率和精度都较人工实现了翻倍。

在机器人和智能化手段的加持下,工程整体效率提升近30%,该隧道预计2028年实现全线贯通。

相关新闻>>>

从“建造”到“智造”

重庆已实施55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记者近日从市住房城乡建委获悉,自2022年我市被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已组织实施55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培育17家示范企业。

在重庆各大建设工程现场,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在“上岗”。以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研发的ALC条板安装机器人为例,其每日作业面积可达120平方米,相比传统人工作业,效率提升3倍以上,并减少用工50%。该机器人已在重庆科学谷、金凤实验室等多个市级试点项目应用,累计完成作业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我市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实施体系、产业体系及支撑体系。”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正以构建“住建大脑+智能建造”为主线,全面推进行业转型发展。

重庆依托“政产学研用金”协同机制,已孵化7家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和多家数智化平台企业,并设立规模5000万元的全国首支智能建造天使投资基金;首创并连续举办两届建筑机器人大赛,打造全国同类赛事“第一品牌”。

区域推进方面,两江新区已编制相关行动方案,推动中建三局重庆智能建造中心落地;涪陵计划到2027年将智能建造研究院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并培育1家以智能建造技术为核心的上市企业。

“目前我市正加快印发《重庆市智能建造技术应用要点(2025年版)》,进一步明确重点推广的建筑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类型,推动多款机器人实现体系化、矩阵化应用。”该负责人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赛道Hyper | 谁为AI供...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当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训练与推理需求推高全球数据中心(IDC:Internet ...
宇树科技拟Q4提交IPO申请:... 9 月 2 日,足式机器人领域明星独角兽宇树科技通过社交平台宣布,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提交 IPO 申...
“人工智能+”背后的消费潜力 “‘人工智能+’行动有效顺应了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将促进居民消费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深刻转型...
苹果Vision Air 20... 2025-09-03 08:20:50 作者:狼叫兽 据知名科技分析师预测,苹果计划于2027年...
原创 固... 全球金融市场进入到集体调整的态势中,给牛哥的感觉是白天A股跌,晚上欧美股市跌,这样的走势也说明市场出...
凯文·凯利:2049年,大多数... 编译/VR陀螺 《Wired》杂志创始执行主编,曾撰写《失控》《必然》等畅销书的著名科技预言家凯文·...
软件三级等保费用全流程服务,让... 软件三级等保的全流程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是潜在的资金和时间消耗,而用户最关心的则是费用和流程的复杂性。...
矿业领域专家刘德芳:理论创新与... 来源:华影视点 在全球矿业面临资源勘探难度增大、开发成本攀升的背景下,AI找矿技术正成为行业突破的关...
刚刚,OpenAI任命新印裔C...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好困 【新智元导读】OpenAI近期动作频频。首先斥巨资收购实验平台Sta...
百度智能体产品8项入选沙利文中... 近日,全球顶级增长咨询机构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重磅发布《2025年中国AI Agent年度榜单》,百...
宁德时代在三亚投资成立新能源科...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三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端雄,经营范围含新兴能...
凭什么卫星都是和主星撞出来的? 嘿,各位宇宙探索爱好者们!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凭什么卫星都是和主星撞出来的? 长久以来,...
全频6G芯片,全球首颗,中国造... 公众号记得⭐️,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第六代(6G)无线技术距离现实又近了一步,有消息称中国研究...
英伟达回应芯片售罄传闻:可实时...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关英伟达高端AI芯片H100/H200供应紧张甚至"售罄"的传闻在市场上...
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基因起源新机...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新基因是通过错误复制、融合或拆分已存在的基因而产生的。然而,我国科学家经过...
Hi财经丨多地竞逐“未来产业”... 来源:海外网 来源:海外网 从AI智能体的迭代升级,到深海探测技术在部分领域领跑,再到新能源汽车的规...
岚图知音上市:卢放自信宣称,打... 在成都车展的前夜,岚图汽车携手华为,正式推出了全新岚图知音,这款家用纯电SUV以20.29万至24....
深圳正在吸引无人机新势力 深圳无人机灯光秀(羊城晚报资料图) 影翎全景无人机 图/受访者...
8月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新看点 来源:铜川日报 刚刚过去的8月,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在模型迭代方面继续加速,在应用场景方面更加多...
原创 风... 1. IPO时间表公布,四季度揭晓核心数据 宇树科技于9月2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计划在2025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