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2025第五届中国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年会暨低空飞行/具身机器人技术峰会”上,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机器人系统首席方案架构师杨洪先生作为特邀嘉宾,以《具身智能的技术挑战与开发实践》为题发表主题演讲,成为本届大会的核心亮点之一。
作为国内顶尖的机器人系统架构专家,杨洪先生在演讲中全面解读了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发展趋势,并深刻剖析了产业落地过程中的关键瓶颈。他重点介绍了基于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打造的具身智能平台开发套件,并通过案例展示了在端到端操作与运动控制方面的创新实践。他特别强调了从算法到硬件再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思考方式,呼吁产业界在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时,应更加注重生态协作与标准化建设。这一观点获得与会学界、产业界代表的广泛认同。
“具身智能不仅是实验室里的前沿探索,更是即将走进现实世界的产业引擎。我们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产业协同与标准支持。” —— 杨洪先生在演讲中指出。
杨洪先生长期深耕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生态,他还是ROS技术指导委员会(Technical Steering Committee)成员和英特尔技术代表,深度参与ROS 2多个核心版本的研发迭代。他主导或推动了机器人导航框架、基于视觉的自动抓取、MoveIt手眼标定工具以及OpenVINO对ROS的支持等成果。这些技术不仅加速了ROS在全球的落地应用,也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作为行业技术专家,杨洪还受邀参加了国家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具身智能研讨会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会上,他结合产业实践提出了关于算法接口标准、系统互操作性和生态兼容性的建议,为《人工智能关键基础技术和具身智能训练场能力评估指南》,《人形机器人基础共性与接口通用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等相关标准制定提供了前沿参考。
业内人士指出,杨洪的参与不仅带来了技术层面的实践经验,也展示了他在研发与政策标准之间的桥梁作用。随着智能网联、低空飞行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加速融合,具身智能正逐渐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在这一背景下,杨洪在短短数日内,先后于工信部标准化会议和全国性高峰会上发表观点,不仅体现了该技术的重要性,也展现了其在技术突破、产业实践与标准建设三个层面的综合影响力。
关于大会
2025年8月28日-29日,第五届中国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年会暨低空飞行/具身机器人技术峰会即将在上海松江开启。本届峰会由未来出行研究院、AI机器人生态圈主办、iRIC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以及4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组织,20多位行业嘉宾重磅出席峰会分享演讲,数百人与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