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儿跟哥们儿小王喝酒,他捧着手机跟我拍桌子:“再熬两年!固态电池一量产,我立马把我那破油车卖了,以后马路上全是电车!” 我夹了口菜没接话,心想着这哥们儿怕是被网上的说法给忽悠了 —— 说真的,就算固态电池能大批造,油车也照样能跑,哪那么容易被干掉啊!
你别觉得固态电池多神,我前阵子刷汽车测评,博主说全固态的能跑 1000 公里,10 来分钟充到八成电,听着是厉害。比亚迪、丰田还说 2027 年要出装这电池的车,蔚来那些贵价电车现在都用半固态的了。可厉害归厉害,跟咱普通人有关系吗?
我算过一笔账,初期那电池成本是现在液态的 2 到 5 倍,2026 年要是有车卖,不得 30 万起步?我一个月挣 5000 多,除去房租水电,攒一年也就能凑个零头,这车咱买得起吗?
更别说技术还没捋顺。我表哥在汽修厂上班,他跟我说固态电解质导电不如液态的,电池跟其他零件还容易不兼容,用个三五年可能就出毛病。你说花大价钱买个车,没开几年就出问题,这不糟心吗?
还有充电桩这事儿,我上次算栽大了。上个月带我妈去乡下看外婆,开的是我姐的电车,导航显示村里有个充电桩,到了才发现早坏了。我俩在村口小卖部等了仨小时,才等到镇上的救援车来充电,等到家外婆炖的鸡汤都凉透了。反观我爸,开油车提前俩小时到,还帮外婆劈了柴,你说这差距咋就这么大?
油车的好处,我在冬天的时候最有体会。去年零下 20 度,我开家里那辆老油车跑高速,暖风开得足足的,一点不担心续航。路过服务区看到有人开电车,裹着羽绒服在充电桩旁边等,脸都冻红了,我看着都心疼。
再说政策,也不是一刀切。你看新闻里说有些地方要禁油车,可东南亚、非洲那边呢?我叔在泰国做外贸,他说那边加油站比便利店还多,电车充电得等俩小时,没人愿意买。就这基建,2040 年前油车肯定还占着大半市场。
我觉得以后也不是谁把谁挤掉,而是各干各的。高端电车搞固态电池加 800V 高压平台,适合那些不差钱的人;咱普通人买插混就行,加油充电都方便。油车也没闲着,现在有合成燃料,烧起来几乎不排碳,我听广播说有些工厂都批量生产了,要是 2030 年前成本降 40%,油车照样能跑。
其实固态电池就是新能源车的一次升级,不是油车的 “死敌”。以后马路上,油车、电车都会有,各满足各的需求。
选车这事儿,真别被 “终极方案” 忽悠。我同事买了电车,天天愁充电;我邻居开油车,周末说去周边玩就去。咱得看自己咋用 —— 上下班近、能装充电桩,买电车行;常跑长途、去乡下,油车肯定更靠谱。说到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