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台机器人背后的上海创新密码|活力中国调研行
创始人
2025-09-13 18:41:05
0

财联社9月13日讯(记者 张校毓)“全宇宙最好看的你,就让一让我嘛。”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擎朗智能”)内,一台需前往指定地点的配送机器人正向到访人群“撒娇”。9月12日,财联社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探寻其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机器人背后的上海创新密码。

公司产品测试区,工作人员们正在对不同场景下的机器人进行测试,如通过在不同路面、不同坡度下来测试整个机器运行的稳定度。“这边的测试主要是针对我们在现实运行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在清扫过程中停下来了,它为什么停?我们的数据会反馈回来,可能是坡度、可能是地面材料,或者是硬件故障。通过大量的数据回传,我们会优化自己的算法和模型,也包括在硬件上做一些小的微调。”擎朗智能政府事务部负责人朱晓骏向记者解释。

擎朗智能工作人员在进行产品测试 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

通过不断地测试与调整,擎朗智能目前已经打造了多款商用餐饮服务机器人,业务覆盖餐饮酒店、医疗康养、工厂商超等场景。在今年7月的WAIC上,擎朗智能推出的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在中央展区首秀即真干活,在小食店服务生的岗位上,手铲爆米花和制作饮品。

机器人正在手铲爆米花 图片来源:财联社记者/摄

据悉,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始终深耕服务机器人领域。IDC报告显示,作为全球商业化落地规模最大的服务机器人企业,擎朗智能出货量超10万台,居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第一位。那么,相较于工业场景的机器人,擎朗智能为什么选择服务机器人这个赛道?

“因为我们在服务业有比较大的数据积累、客户积累以及比较完整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所以在人形机器人具体应用的时候,可能最开始会选择服务机器人这个领域。”朱晓骏告诉记者,擎朗智能在创立初期便选择了在服务业领域做餐饮配送。

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也表示,“我们的逻辑是机械的事情让机器人去做,人投入到服务中去,从而创造极致体验。”

不过,看似轻松的服务领域实则“暗含挑战”。公司CTO唐旋来向记者坦言,“其实从机器人产品化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走了一个‘Hard’模式。”

唐旋来告诉记者,所谓“Hard”模式,主要源于显著的环境差别,服务机器人领域所面对的是开放环境:一是环境是多变的,比如餐饮酒店;二是这类开放环境是不可以改变的,且需要涉及到人的交互。“所以这么多年我们整个感知、算法模型的核心处理能力是擅长处理与人的交互,这种交互不是语言交互而是动作交互、行为交互,需要能够在复杂的、人流密集的环境中,做到较好的感知决策能力。”唐旋来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球商业化落地规模最大的服务机器人企业,目前擎朗智能凭借自有智能化生产基地与全球化运营网络,其产品销售覆盖了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在韩国、荷兰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设有子公司/办公室,在全球建立了80余个运营中心。

公司COO万彬介绍,目前公司在海外的营收已经占到公司整体营收的一半左右,基本已实现了业务“两条腿走路”。

回顾擎朗智能的成长,李通坦言,公司选择在上海发展主要源于上海所具备的三大显著优势:一是人才优势突出,二是供应链优势明显,三是政府支持力度大。

“在我们浦东,实际上各种高精尖人才非常聚集,包括像我们周边,马路上也跑着无人驾驶汽车,(因为)无人驾驶示范区就在这里;其次,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有供应链的优势。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到高铁一两个小时可达的地方,基本上都能找到大量的机器人供应链企业。”李通表示。

此外,李通还提到了上海市政府科技创新的支持,企业在资金、政策、人才、项目等方面都能获得支持。李通表示,这种全方位的政策支持让企业感到“非常幸福”,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财联社记者 张校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解锁类似人类直膝步态!浦东人形... 近日,开普勒机器人宣布,正式完成旗下人形机器人K2“大黄蜂”的全新步态升级,并发布国内首例“混合架构...
我与未来|在服贸会 遇见智能消... 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 郭佳丽)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正...
未来无人机什么样?如何引领低空...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速腾飞。作为新质生...
上海创智学院开放日暨人才培养论... (来源:劳动报) 转自:劳动报 9月13日,上海创智学院成功举办“创智开放日暨人才培养论坛”,深入...
在无锡触摸智造“脉搏”……第4... 赋能产业升级,共绘智造新篇。9月12日,2025第46届无锡(太湖)国际智能工业装备产业博览会在无锡...
“触摸”千年文明、秒穿电影场景...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能从文物中提取更多潜藏信息的三维视频显微镜、让观众“触摸”殷商...
微信推出“后悔药”!网友:救了... 微信又又又更新了 近日,微信团队发布了安卓微信8.0.63内测版本,这也是继iOS版本后的一次重要更...
全国每发射10枚火箭就有8枚是... 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鲍聪颖)9月12日,北京市“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发布会丰台专场...
“AI+金融”创新实验室落户良... 9月12日,北京中关村学院、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基金小镇联合共建的“AI+金融”创新实验室正式...
10万台机器人背后的上海创新密... 财联社9月13日讯(记者 张校毓)“全宇宙最好看的你,就让一让我嘛。”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中国三大运营商联手推动eSIM... 近期,手机市场因一款苹果新机型发生微妙变化。原计划于9月19日正式发售的iPhone Air突然延后...
具身智能加速产业落地,标准化建... 在刚刚落幕的“2025第五届中国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年会暨低空飞行/具身机器人技术峰会”上,英特尔亚太...
原创 别... 前儿跟哥们儿小王喝酒,他捧着手机跟我拍桌子:“再熬两年!固态电池一量产,我立马把我那破油车卖了,以后...
固态电池概念持续火爆,是“实火...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沾上固态电池概念就涨,是近期A股市场的常态。 截至9月12日收盘,万得固态...
邓正红软实力宇宙哲学视角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项震撼科学界的发现——其“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在杰泽罗陨石坑内发...
【环时深度】放眼全球,谁在跨界...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具身智能正掀起一场跨越汽车、制造与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浪潮。无论是坐拥先...
户外蓝牙音箱怎么选?西圣、JB...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蓝牙音箱市场中,蓝牙音箱的品牌愈来愈多,但许多人在选购时依然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
中国科技馆联合百度打造“科技馆...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中,一场以深度学习技术赋能科普创新的盛会——WAVE Summit 2025深度...
微信推出“后悔药”!网友:救了... 近日,微信团队发布了安卓8.0.63内测版本,这是继iOS版本后的一次重要更新。这次更新虽然看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