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少年关注地球家园与气候变化,热爱自然地理与气象科学,5月17日,青岛仟帆少年义工团组织岛城百余名学生和家长走进青岛市政协少儿气象科普基地,开启了一场饶有趣味的气象科普活动。
演播室是什么样子的?上午9:30,气象科普基地天气预报主播范鑫在气象融媒体中心演播室,为同学们讲解了气象演播室分三个录制区域,分别是三种节目类型——实景区可以录制访谈类节目;直播连线区,每晚五点三十分和青岛电视台一套今日栏目进行直播连线;和实景区不同的虚拟区,目前主要录制日常天气预报节目。
最有趣的环节,范鑫老师现场指导几位同学体验虚拟演播室的实时“抠像”技术,同学们站在蓝色背景墙前,像真正的天气预报员一样指着地图或气象云图播报天气,美美地过了一把“主播瘾”。
同时,范鑫老师向同学们讲了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的“三重奥秘”:利用蓝屏抠像技术实现虚拟场景合成;依托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数据支撑;借助专业设备完成多机位拍摄。
在气象会商室,气象科普基地预报科科长郝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天气现象背后的秘密,以及气象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队员们学习了风的形成、雨的由来和那些奇妙的气象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郝燕老师结合青岛“春迟夏凉秋爽冬长”的气候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如何服务城市运行、海洋经济和现代农业。
本次气象科普活动,通过“场景化+互动化+体验化”的模式,系统地展现了气象科学的发展脉络和现实价值,孩子们在触摸气象历史、感受科技力量的过程中,种下了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