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7日报道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5月14日报道,中世纪的炼金术士曾试图从廉价金属中提炼出黄金。他们没能找到“贤者之石”。但如今,即使在小型核物理实验室里也能把铅变成黄金,科学家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进行了这种实验。
在获取“人造”黄金的过程中,不用咒语、魔法仪式、水银、硫磺和其他传统炼金术工具,只用依靠自然物理学。在铅原子核对撞时“撞掉”原子核中的3个质子,铅原子核即可变成金原子核。然而,为此必须将撞击的原子核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左右。科学家们以这种方式,将更重的原子核加速到接近光速,模拟宇宙初期环境,试图了解宇宙大爆炸后的最初时刻物质经历了什么。
不过,不要指望这些实验会导致金价暴跌。由铅变成的黄金卖不了,因为它的存在非常短暂,且每秒形成的金原子核只有17.8万个,不到1克黄金所含原子数的亿万分之一。如果由铅变成的黄金看不见摸不着,这些实验的价值何在?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联合核研究所核反应实验室科学负责人尤里·奥加涅相回答说:“的确,可以说物理学家实现了炼金术士的梦想。炼金术士搞错了把一种元素转化为另一种元素所需的能量大小。他们的炼金实验影响的只是原子的电子壳,而需要改变的是原子核。这需要用到数百万倍的能量!从原子上剥离外层电子(它与原子的结构关系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需要以电子伏特计的能量;而从原子核上剥离质子或中子,则需要兆电子伏特计的能量。将铅转化为黄金需要的就是后者级别的能量。”
“点铅成金”对科学有何意义?奥加涅相表示,这种实验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得黄金或其他元素,而是在于了解核力如何作用。他说:“现代科学认为,物质世界是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引力。关于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已有严谨的理论可很好地解释并预测与之相关的一切。而强相互作用力是使质子和中子以极大密度保持在极小体积的原子核内的力,它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目前只有各种适用范围有限的理论模型,而没有统一且严谨的理论。而且,我们在这方面甚至没有找到什么头绪。进行了我们现在所说实验的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涉及强相互作用力的核反应。”
这位学者指出:“我们想知道,在什么条件下、以多少能量和质量可发生物质转化。如果我们学会控制核力,这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编译/黎然)